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新材料产业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新支柱产业之一。山西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但也存在定位不清、扶持力度不够、虚假繁荣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紧密结合山西的资源优势,突出资源特色;在原材料工业的转型发展中实现新材料工业的创新发展,快速形成产业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设山西新材料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推动山西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产业是我国产业组织结构中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产业正在逐步失去在传统产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本文分析了高校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困和高校产业向风险投资业转型的可能性,进而分析了高校产业实现转型的有利条件。文章还指出高校产业要实现向风险投资业的转型必须进行全面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3.
调整产业结构,寻求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路径已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生态工业园被认为是协调产业与环境关系的有力工具,是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模式。日本北九州以生态工业园为载体,实施"三位一体"环境产业发展战略,成功实现城市产业转型,为我国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4.
运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界定翻译产业内涵及其表现形态,分析了翻译产业的产业效应,提出了发展我国翻译产业的战略举措,并结合成都翻译产业发展案例,说明了作为绿色朝阳产业的翻译产业对于促进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城市软实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转型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不断减少,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集群不再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转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理论视角,依据资源消耗程度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加以分类,探索其概念的界定,阐述其转型过程,并梳理、提升出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以来,在江苏陆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的背景下,江苏海洋产业的转型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问题.2000年以来江苏海洋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影响江苏海洋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包括:陆海统筹机制与体制不完善、海洋科技产业化程度低、涉海企业竞争能力弱、缺乏海陆联接枢纽等.海洋产业规模化聚集、强化陆海统筹以陆带海、扶持和建立高端海洋产业示范基地等方面是解决江苏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中国缺乏率先进行近代经济开放与产业发展转型的条件和机会,只能在遭到外国不断侵略和压迫下在一个虽痛苦而属必要的步骤中被动地结束闭关自守和经历产业转型。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稍见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凭借随意在中国投资的特权,有了更迅速的增长。1927年后,中国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有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经济开放逐渐摆脱了一些明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特征,产业转型基本沿着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轨迹发展,但并未走上相对可行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资源型产业演进的基本模式主要为:通过发展资源采选与加工的新技术来实现技术创新,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延伸产业链来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通过设立核心企业并开展相关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来组建产业集群,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的交流、合作来实现产学研合作。由于云南省资源型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结构化、社会化问题颇多,若要进行完全意义上的产业演进,还需要考虑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问题、转型过程中的补偿机制问题以及闲置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云南省资源型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转型过程中,首先应通过构建产业集群、进行技术创新等手段,来提高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其次要合理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努力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最后应抓住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入驻云南,以此带动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型首都圈,打造环渤海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辐射和带动全国发展。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价值以及当前京津冀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认为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水平分工是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河北省优质要素持续流出和京津冀区域产业垂直分工格局是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两大困难。建议通过改革京津冀“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机制、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谋划建设若干高端产业发展载体和平台等措施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中国数字技术、数字基建以及智能设备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主攻方向的新兴科技企业不断涌现,加力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然而,当前中国数实融合不充分,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导致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如何全力精准赋能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赋能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哪些现实挑战和历史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大力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当前面临的时代命题。本研究对数字化赋能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挑战与实现路径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竹炭产业是一个可再生的、健康的、环保产业,符合当下世界经济低碳发展潮流。我国竹炭产业的发展壮大由于长期依赖出口,目前在世界经济低迷的环境下,发展举步维艰。因此,竹炭产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创新内需导向型发展理念,培育目标市场良性循环发展圈,实施精品名牌发展战略,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坚持以人为本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变迁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凝练。按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特征,将美国二战后至今的产业结构变迁历程划为六个阶段,在分别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认为美国产业转型升级有五个主要特征,即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产业在国际间梯度转移、产品高附加值持续创造、不同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和产业生产效率区别增长的过程。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是驱动美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我国稳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加速产业跨界融合实践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进程等。  相似文献   

13.
村集体产业发展主体包括政府、村集体组织、企业和农户。在欠发达地区,村集体产业多源自政府产业扶贫项目,前期主要由政府主导发展。对安龙县红旗村发展红托竹荪产业的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阶段,必须依靠多重主体融合发展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发展。具体体现为:政府要转变角色和职能,由主导发展变成辅助发展;村集体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强调自主性;产业发展要依靠市场运作,企业市场经营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发挥农户参与经营可以避免产业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强调农户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4.
核心资源产业的衰退是我国资源型城市面对的问题,以配套法律制度推进核心资源产业转型是资源城市振兴的重要手段。牡丹江市政府非常重视大牡丹江地区核心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了对资源产业转型路径探索的力度,但效果却不明显,这其中,法律制度供给量不足实为原因之一。本研究以该市核心资源产业转型的法律保障以及产业转型最优时机的识别和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资源产业转型政策法律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可从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算起,公元前21世纪进入夏后启奴隶制王位世袭时代,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数量和交换区域扩大。秦汉至明初,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不断兴盛,明初至清末,政治上动乱、剧变,从而缺乏进一步进行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的先决条件,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6.
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低碳经济转型,是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低碳转型方面对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产业体系转型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低碳政策、培育低碳文化,制造低碳标准、鼓励低碳竞争等方面研究了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产业生态重构。适时推进我国产业低碳转型,有助于我们赢得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给园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目标.伴随着各地园区经济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各产业园区面临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例如,入园企业规模不大、产业特色不够突出、名优品牌产业少、各产业契合度小、产业链较短、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等,使得其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大.走集约型内涵式园区经济发展之路,要积极有效地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融合和强力发展;要建立和完善产业资源管理体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全面深化地方政府体制改革;要积极构建产业园区投融资平台、积极推广PPP等新融资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体制;各级政府要利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平台支撑等形式,服务园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对于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加深两岸经济结构性与深层次相互依赖、推进两岸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对接、促进两岸经济整合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两岸要充分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发展规划,确立两岸产业合作重点与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创新两岸产业合作模式,加快两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化纤纺织产业集群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层,要保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必须不断转型升级。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分析了太仓市璜泾镇化纤纺织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可相应采取的三种价值链攀升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包括企业和区域两个层面,企业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改善竞争要素-9能力,表现形式是产业链、价值链和附加价值的提升。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包括城市功能提升、集群化布局、产业链配套、中小企业扶持、创新网络构建、人居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