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顽固性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统计我院128例次血透患者发生顽固性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情况。结果透析开始发生低血压14例次,占低血压血液透析患者的10.9%。进食时发生低血压28例次,占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的21.8%,结束前发生低血压86例次,占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的67.2%。结论对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总结212例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和护理体会.对其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患者透析的效果,有效地预防了低血压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地完成了透析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血液净化中心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与超滤率,自主神经病变,贫血等因素有关.结论 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方案,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采取有效的护理可预防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莉  刁永书  陈林 《西部医学》2011,23(11):2255-225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患者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58例血透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为9%,经处理,46例完成当日透析,12例提前结束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低血压发生原因与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血管疾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透析中进食等有密切关系。结论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85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85例患者共透析8 620次,其中低血压27例,发生次数为389次。结论:高低钠梯度透析、正确服用降压药、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血液透析膜和防止有效血容量骤减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06例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及相关原因.结果 对106例患者均进行透析计划的调整及相应护理配合,除12例患者低血压现象未消除外,其余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未影响透析治疗,预后均得到了改善.结论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及预防性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胥艳  杜斌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9):1144-1145
目的: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并及时纠正低血压,避免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及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加以预防和护理。结果:低血压发生明显减少。结论:针对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能有效减少低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47例透析患者采取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单超、钠曲线或超滤曲线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结果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适当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占所有并发症的25%左右.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时,多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以及出汗等症状,更有甚者会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可危及生命安全.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如果护理人员对这一并发症发生缺乏深入认识,极易因懈怠和疲于应付而致患者于危险处境.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是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改善预后质量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防治老年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采用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高/低钠序贯透析法预防老年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结果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约为10%~15%),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老年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10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8 139例次患者发生低血压1 676次,发生率为9.24%.主要原因包括有效循环容量的减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及透析液因素、降压药等方面,所有患者经抢救治疗后均好转,无一例死亡.结论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控制超滤脱水量,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是预防血透并发低血压发生和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56人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56人次中发生低血压50人次,经处理44人次可继续进行血液透析,6人次持续低血压不能进行透析,需结束治疗.结论: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不仅会影响透析的效果,还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透析过程中预防低血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和总结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纠正措施.方法 对我院1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原因及纠正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对198例低血压并发症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除2例因年龄关系家属放弃抢救死亡外,其余均被相应的纠正措施治疗成功.结论 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要针对患者不同病情进行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可以预防和纠正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根据其病因使用有糖透析液,低温透析,提高透析液钠的浓度,控制脱水量,静脉注射高渗渗液,使用升压药等措施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治疗出现的低血压经及时处理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血液透析治疗,无1例发生低血压意外。结论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高,只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及时处理,能有效地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在透析间期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6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128次,原因:有效血容量减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因素等其他原因。所有患者经抢救治疗后无1例死亡。结论血容量减少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最主要的原因,有效的护理干预,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指导是预防低血压发生,达到预定的透析目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田慧芝  籍计萍 《大家健康》2013,(14):178-179
介绍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紧急处理、预防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曹俊爱 《吉林医学》2012,(36):8007-800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护理措施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7例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达到预防的目的。结果:通过积极的预防及护理,33例患者血压纠正,顺利下机,4例患者经抢救后脱离危险。结论:在患者发生低血压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透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护理措施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达到预防的目的。结果通过积极的预防及护理,93例患者血压纠正,顺利下机,45例患者经抢救后脱离危险。结论在患者发生低血压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透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占所有并发症发病率的20%~30%。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极为复杂。在血液透析中反复发作的低血压不仅会使患者有残余的肾功能遭受破坏,并可导致患者各器官的缺血性损害。因此积极预防和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低血压对维持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侯学慧 《中外医疗》2009,28(34):81-81
透析相关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低血压可以诱发心律失常,缩短透析时间导致透析不充分甚至中断透析。因此预防和减少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有效透析的重要保证。现将自2008年1月至今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65例病人中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各种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