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的临床表现、病理和MRI特征.方法 对1例HCP患者的临床、病理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特点.结果 HCP多慢性起病,临床以头痛和多颅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MRI可见受累硬脑膜T1相呈等或略低信号,T2相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增厚的硬脑膜明显均匀强化,硬脑膜病理检查可见纤维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激素治疗有效,MRI复查硬脑膜变薄,累及范围缩小,强化减轻.结论 HCP以头痛、多脑神经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MRI扫描可见特征性的硬脑膜强化改变.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2.
肥厚性硬脑膜炎12例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研究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cranialpachymeningitis, HCP)的临床表现和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对12例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呈慢性起病,临床上以头痛(11例)和脑神经麻痹(9例)为主要表现,其中外展神经受损者7例,三叉神经4例,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面神经各2例。MRI示受累硬脑膜最多见于鞍旁海绵窦区(7例),小脑幕(6例)次之,中颅窝底、大脑凸面各4例,累及大脑镰3例。同一病例可累及多个部位(弥漫型),本组弥漫型7例,局限型5例。增厚的硬脑膜厚度为0. 5 ~2. 0cm,形状多呈条带状或斑块状; T1WI呈与脑灰质相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 4例靠近脑实质面的硬膜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增厚的硬脑膜明显强化。5例伴邻近脑实质长T1 长T2 异常信号灶。复查时,病情改善者硬脑膜变薄,累及范围缩小,强化减轻,伴发的脑内异常信号影缩小或消失。结论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做出较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CP病因复杂,临床上最常见为头痛,伴或不伴颅神经损害或小脑共济失调。CSF可异常,但无明显特异性; MRI表现为肥厚的硬脑膜T1WI呈等、略低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增强后扫描强化明显,部分区域呈结节状强化。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结论 HCP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以慢性头痛伴或不伴颅神经缺损为主要症状,MRI检查有特征性表现,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是治疗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4.
2例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和磁共振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2例肥厚性硬脑膜炎(HCP),探讨其临床和磁共振(MRI)成像特征。方法:分析2例患者临床和MRI特点,结合文献讨论HCP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等。结果:HCP病因多样。临床以头痛和多组脑神经损害为主。1例低颅压性头痛为HCP罕见症状。MRI增强扫描以颅内硬脑膜弥漫性异常增厚为特点。结论:HCP是以头痛和硬脑膜弥漫性增厚为特点。根据临床缓慢局灶和全脑功能障碍症状,结合增强MRI特点,有利于早期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肥厚性硬膜炎(H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H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8例患者继发于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头痛(8例)或复视(2例)为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9例;脑神经麻痹7例;癫痫、共济失调、双下肢无力伴针刺觉减退各1例.MRI示硬膜异常肥厚,呈长或等T1、短T2信号;MRI增强示增厚的硬脑膜明显强化,呈条带状或结节状,不深入脑沟脑回.9例予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头痛症状均缓解,遗留周围性面瘫4例,视物及听力障碍各1例.结论 HP多为继发性,以头痛及脑神经麻痹为主要症状,MRI平扫及强化可见条带状或斑块状硬膜肥厚,可累及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CP)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本院1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报道的77例HCP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HCP患者临床表现均可见慢性头痛,多组脑神经损害;其次为精神异常(10.3%),共济失调(9.0%),癫疒间发作(6.4%),偶见偏瘫及闭经泌乳;74例(94.9%)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早期易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低颅压性头痛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MRI可见大脑镰和(或)小脑幕等处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肥厚,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病理学表现为硬脑膜纤维组织明显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 HCP以头痛及多组脑神经受损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可见大脑镰和小脑幕等处硬脑膜肥厚,MRI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16例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核磁共振(M RI)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肥厚性硬脑膜炎可继发于感染性疾病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临床表现以头痛最常见(100%),磁共振成像可见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肥厚,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结论 肥厚性硬脑膜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以头痛和脑神经麻痹为主要症状,磁共振检查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HCP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结果3例HCP患者均以头痛,颅神经麻痹和共济失调等为主要临床特点,增厚的硬膜在MRI的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在T2WI上常表现为中央低信号边缘高信号,病理特征是硬膜的致密纤维化,慢性炎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可有肉芽肿样改变。结论HCP的MRI表现较具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硬脑膜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1例患者MRI表现均显示多叶受累的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异常信号,病变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且具有多变性,增强扫描少有强化,MRA无大血管狭窄.9例为双侧病变,2例为单侧;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枕叶受累9例,顶叶受累7例,颞叶受累6例,额叶受累2例;伴发脑深部灰质核团或脑干、小脑病变8例.结论 MELAS综合征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对MELAS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价值,结合肌肉活检可明确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PRE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继发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例,肾功能衰竭3例,高血压1例。临床表现:7例均有头痛及视物模糊,伴有癫痫发作6例,恶心、呕吐4例,轻偏瘫、共济失调各1例。6例行头颅CT检查,3例枕叶低密度影,其中2例广泛脑白质水肿;1例多发小血肿;2例未发现异常。7例MRI检查显示枕叶均受累,同时伴小脑受累3例,脑干2例,额顶叶皮质下白质2例,尾状核、丘脑各1例。在脑叶呈脑回样、在其他部位呈斑片样异常信号;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和Fair像呈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1例无强化,1例呈脑回样、斑片样和环状强化。4例DWI扫描,2例呈略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1例未见异常。结论 头痛、视觉障碍和癫痫发作是PRES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