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锅炉的研究,在改变锅炉负荷、运行氧量、SOFA风量和配风方式等情况下,测定锅炉脱硝入口处NOx排放浓度,分析燃烧调整对NOx排放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在额定负荷运行时,氧量3.0%时,NOx排放最低;中负荷500MW运行时,氧量3.3%时,NOx排放最低。燃烧试验煤种时,当煤粉细度R90降低到25%时,NOx排放降低了4.2%;降低一次风量可以使NOx的排放降低;在额定负荷下,缩腰型配风方式NOx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站锅炉NO_X排放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燃煤锅炉氮氧化物生成的因素很多且规律复杂.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使用某一电厂低NOx排放燃烧优化试验的数据,建立了该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模型.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信.通过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配风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腰型配风方式较佳,而倒宝塔型配风方式优于正宝塔型配风方式.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为燃煤锅炉通过优化燃烧降低NOx排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运行优化降低燃煤锅炉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台1025t/h的烟煤锅炉上进行了NOx排放特性研究。试验主要研究了炉膛出口氧量、顶部燃尽风及其喷嘴摆角、燃烧器组合、辅助风配风及锅炉负荷对NOx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Ox排放随炉膛出口氧量降低而明显降低,中下层燃烧器运行的NOx排放明显低于中上层燃烧器运行或隔层运行,缩腰型配风方式可明显降低NOx排放。由于顶部燃尽风与主燃烧器距离太近且设计燃尽风量偏小,燃尽风喷嘴和摆角对NOx排放影响较小。经过运行优化调整,烟煤锅炉NOx排放可降低30%以上,低于500mg/m3。  相似文献   

4.
针对燃用劣质混煤的300 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通过低氮燃烧系统改造与增设燃尽风(SOFA)相结合的方式,用于降低氮氧化物(NO_x)排放浓度。通过三种劣质混煤的实炉燃烧试验获得了SOFA风率,三次风投、退,缩腰配风方式对NO_x排放浓度与锅炉燃烧经济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OFA风率增加,锅炉热效率随之下降,而NO_x排放浓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制粉系统三次风退出时,NOx排放浓度明显降低,而飞灰含碳量有所升高;此外通过优化缩腰配风,有助于提高锅炉热效率和降低NO_x生成浓度,从而实现低氮燃烧的同时,兼顾锅炉燃烧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贵溪电厂1号炉进行高效低NOx燃烧试验研究,找锅炉运行效率和NOx排放量与电厂运行参数的关系,在负荷、煤种、煤粉细度等参数不变时,尽量采用缩腰的配风方式燃烧,控制较低的过量空气系数等,才能保证NOx排放较低。  相似文献   

6.
燃烧调整对NOx排放及锅炉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控制NOx排放,在1025t/h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通过改变氧量、上三次风、燃尽风以及二次风配风方式等因素,研究不同工况下NOx浓度及锅炉效率变化规律.试验表明,不同氧量工况下炉内火焰平均温度基本不变,随氧量增加,燃料型NOx急剧增加,锅炉效率升高;随上三次风比例增加,NOx和锅炉效率都下降; 随着燃尽风挡板开度增大,炉内火焰平均温度下降,NOx排放浓度下降,锅炉效率变化较小;不同配风方式下,束腰型配风工况的锅炉效率最高,NOx排放量最低,均匀配风工况下NOx排放浓度增加了14.20%.在保持一定锅炉效率的前提下,燃烧调整可以降低NOx排放浓度10%~20%.  相似文献   

7.
在双炉膛、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上进行燃烧调整试验,分析一次风速、配风方式、燃尽风、氧量对NOx排放及锅炉效率的影响,为锅炉运行优化、降低NOx排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方法,进行了氧量、负荷、燃尽风量、主燃烧区燃烧器风量和配风方式、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燃烧器摆角、煤质等因素对锅炉NOx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先进低NOx燃烧系统的锅炉,煤质因素是NOx排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运行氧量变化是NOx排放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氧量增加,锅炉NOx排放浓度呈线性增加;负荷也是NOx排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负荷和相应的运行氧量水平;而在保持大量燃尽风实现空气分级燃烧的条件下,主燃烧区燃烧器风量和配风方式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是微弱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该1 000 MW锅炉NOx排放浓度与主要运行因素的回归经验关系式,该经验关系式可用于该锅炉NOx排放浓度的在线运行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电站锅炉NOX的排放量,阐述了600 MW四角切圆锅炉基本参数以及整个试验测试系统,分析了不同氧量、不同配风方式和不同含氮量对NOX排放和锅炉效率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氧量3.5、缩腰配风和煤质含氮量较高时NOX的排放量较大,氧量较低会产生CO,NOX排放浓度和CO生成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0.
氮氧化物是燃煤电站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410 t/h锅炉上进行了NOx排放特性试验,试验得出锅炉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方式、制粉系统投运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并对氧量与锅炉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锅炉优化运行,降低NOx污染物排放提供参考依据。运行结果表明,低氧燃烧的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复合绝缘子闪络故障往往与有风天气状态有关,除因风引起的风偏闪络外,本文统计发现低风速状态下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复合绝缘子闪络故障,而目前有关不同风速及风向对复合绝缘子闪络特性的研究数据尚十分缺乏。为了研究风速和风向对复合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在风洞试验室搭建了工频闪络特性试验平台,来模拟自然界中不同风速和风向,通过复合绝缘子人工闪络试验,获得了不同风速及风向条件下复合绝缘子的闪络电压。结果表明,不同的风向角下复合绝缘子闪络电压会随风速的增加而升高,绝缘子闪络电压受风向角影响明显,风向角越接近90°,闪络电压越高,紫外摄像表明空气流对复合绝缘子闪络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对复合绝缘子闪络故障的现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孙艳霞  方是文  李震 《中国电力》2022,55(4):166-174
海上风电经交流电缆汇集送出系统送端暂态过电压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定量分析暂态电压对海上风电机组的影响,指导海上风电无功电压控制系统配置,亟须研究海上风电经交流电缆汇集送出系统暂态无功电压模型。首先,分析计及交流电缆的送出系统等效网络特性,明确等效网络呈现感性与容性特性的边界条件;然后,基于等效网络容性特性,建立计及交流电缆的海上风电暂态无功电压数学模型,基于控制硬件在环(control hardware in the loop,CHIL)实时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海上风电暂态无功电压模型,定量分析交流电缆线路长度、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电流环控制带宽与阻尼比对机端暂态过电压的影响规律,为定量评估海上风电经交流电缆汇集送出系统暂态过电压运行风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present an approach to the estimation of aggregated power output distribution from wind farms, with a focus on the alternative simulating model of correlated wind speeds and kernel estimators which overcomes some disadvantages of related ones. The case study show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pproach under assumptions concer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wind speeds at different generation sites.  相似文献   

14.
邱金鹏  牛东晓 《电力建设》2016,37(1):125-130
随着风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时准确地对风电场功率输出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风速具有不确定性,风电功率难以掌控。通过分析风速与功率之间的变化趋势,建立基于风速的功率计算的数学模型,然后以风速预测为突破口,基于小波分解模型将历史无规律风速进行模式分解。对分解出来的历史数列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预测模型分别预测,还原为原始数列得到预测风速,最后计算得到预测风电功率。通过某地的实例计算,证明了采用小波分解与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风电在电网中渗透率的提高,友好型风力发电场需要具备类似于同步发电机组的调频能力,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率质量,有必要对风电调频的控制参数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风电机组的调频主要体现在降低负荷突变初期的频率变化率,同时减小系统稳定后的频率偏差,本文从减载、虚拟惯性、一次调频控制的角度找出了影响调频的控制参数,并定量分析各参数的大小对频率特性的影响。最后建立含风电的三端系统仿真模型,计算了不同的调频控制参数下风电机组的频率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调频控制参数的合理设置,可有效的提高风电的调频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频率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电入网的消纳难题,提出了抽水蓄能参与调峰的数学模型。将弃风成本作为经济指标之一,风速和负荷作为不确定变量,建立了风电-火电-抽水蓄能随机规划模型。处理机会约束条件时,提出以bootstrap抽样法估计置信区间,以提高精确度。在IEEE 30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测试,对不同风电和抽水蓄能装机容量情况下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风电装机容量由300 MW增加到400 MW时,弃风成本升高,系统对抽水蓄能的容量和备用容量需求也随之增加;当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00 MW时,将抽水蓄能容量提高到90 MW,相比于无抽水蓄能参与调度的情况,能够节约经济成本约5%左右,且参与启停调峰的火电机组由2台减少到1台。算例表明针对不同装机容量的风电,合理地配置抽水蓄能容量,多元协调配合进行调峰,才能实现低成本消纳风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Shi Pengfei 《电气》2006,17(4):12-14
The statistics on Chinese wind power installed capacity for year 2005 show that the wind power farm construction grew rapidly but the capability of equipment domestication remained weak. Looking back at the events occurred in 2005 that have milestone significance for wind power, we can see how the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lso,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progress and lessons of wind power in the period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wind power performance in the coming five years should be appraised based on the capability of equipment domestication and electric energy sent to network.  相似文献   

18.
The 500‐kW wind generator was developed as one of NEDO's projects, and it has been operated at TAPPI wind park since October 1996. Since then, several tests on its performance have been mad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concerns the dynamic behavior under fluctuating wind conditions. For this purpose, we performed the modeling of the NEDO 500‐kW wind generator by a system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using the measured data. Next, we clarifi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ransient response and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generator based on the model. We confirmed that the simulated results of dynamic behavior almost agree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 2001 Scripta Technica, Electr Eng Jpn, 135(3): 37–47, 2001  相似文献   

19.
海上风电机组分阶段预防性维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恶劣环境所引起维修费用昂贵的问题,结合部件失效率曲线,提出了海上风电机组分阶段预防性维修策略。首先引入容量因子,修正海上风电机组单位时间停机损失。其次,视风电机组为多部件复杂系统,结合维修情况更新部件和机组可靠性。在考虑预防性维修成本和对机组可靠性提高量的影响下,构建费效比(return on investment,ROI),采用离差标准化方法,确定各个部件的维修方式。以单位时间维修成本最低为目标,部件可靠性为约束,采用反向粒子群算法(opposition based learning-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OBL-PSO),得到最优维修时间间隔和全寿命周期内预防维修次数。最后,以某海上风电机组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分阶段预防性维修策略比传统等时间间隔的维修策略减少了停机维修次数,能够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为海上风电机组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影响较大,需要对风电场的电能质量给出全面准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风电场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以信号调理电路为硬件基础,以USB接口采集卡为核心,以Lab VIEW为软件开发工具。具有波形显示、数据读取、信号分析、基于国标判断等功能,可以对风电场的电能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对风电场发出的电能质量是否适合并入电网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