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去人性化、表演化与平庸化已经成为了当下建筑的典型特征,这也是现代性视域中建筑的必然表现。它所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建筑的家园性的丧失。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建筑伦理思想实现了对现代性建筑的本体论反思,他从天、地、神、人这四重整体的宇宙情境出发,为当下建筑的家园性重建提供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旨向,也为我国新时代建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某一顷刻写道: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后来它一度成为美学领域的流行话语而被无数次地重复。这至少寄寓了三重的象征意义:一是这句话昭示出深刻的美学真理——人对于世界的本能性和必然性的依恋,因为“大地”隐喻着人的生命存在的还乡性和回归母体的深厚情感;其二是,人永远是自然中的一个可能性结构,他在山水之中充分展示自我生命活动中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诗意地栖居"是人类永久的梦想,也是根植于现实的追求。西方"诗意"的历史内涵在天地神人四重体结构之中,神性是本真生存的尺度;中国"诗意"的历史内蕴则体现在天地人和仁、道、佛的四重体结构之中。"诗意"的传统内涵在现代社会发生了转化,传统的超越尺度被"物"所取代,生存陷入非本真状态。在娱乐审美泛化的现时代,将诗意与审美进行区分,并致力于现代诗意的重建,是迫切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诗意栖居”这一生态诗学命题入手,运用生态批评理论解读美国现代经典小说《蜜蜂的秘密生活》。主要分析了作品的以下几方面:过度工业化和科技竞赛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灾难;诗意栖居是人类重返精神绿洲的希望寄托;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以及作者对实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这一美好理想的呼吁。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规律、真理一般表达为判断。作为对科学事实的有所断定,科学判断关涉存在者,这是科学的特质。但这并不是科学的什么坏事,而是科学思想自身的规定与限度。在现象学看来,作为一种对象性思维,科学判断并非本源之思。为了克服科学判断的认识论困境,海德格尔与胡塞尔都从哲学上作出了各自的有意义的努力,但他们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否定科学,而是力图为科学思想寻求更为坚实的本源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科学与哲学、形而上学的区分与边界。胡塞尔揭示了作为述谓判断基础的前述谓经验,对存在判断加以悬置,并主张回到生活世界,但胡塞尔的现象学仍受制于先验自我。与胡塞尔不同,海德格尔则走出了先验现象学,致力于科学判断的存在论基础的揭示,即一种存在之思,进而实现诗意的居住。但就语言自身何以成为科学判断的本源的问题,海德格尔并未给予充分的阐明。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在科学判断与思想的本源问题的探索上,都增进了对科学及其与存在、语言关系的认识,同时他们也留下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思想史上,思与诗长期处于相互隔膜、相互背离的状态。近代以后,思与诗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向。现代哲学通过本真的语言追问人之所由来的本体,现代诗则以隐晦的语言表达了人的无奈与彷徨,两者共同探求着人"诗意地栖居于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通过语言寻找精神的"还乡之路"。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之思与禅宗精神存在共通和相似。海德格尔批判主客二分的西方形而上学思维传统,倡导一种主客二分之先的前逻辑思维;禅宗力举顿悟,这是一种不必借助逻辑程序和语言文字仅凭直觉体验的、神秘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无是个本源性的、基础性的元哲学问题 ,“无”是人类的最终极的挑战 ,是每个人乃至可能是人类所不可逃脱的“终极命运”。它是人类的“终极关怀”的起点。西方传统文化将存在与无截然二分 ,将无排除在存在之外 ,在思无的方法上将无当成一个对象来思。而现代西方哲学 ,尤其是海德格尔哲学 ,则将存在和无相内在包含、互相依赖、互为根据 ,认为无就是存在的最基本的结构 ,存在和无相反相成、互由对方显现自身、互以对方为自身的结构。由此引发出西方现代哲学的根本性变革因素 :时间性 !这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无是时间意识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 ,取消了无 ,也就取消了时间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人诗意地栖居"问题,介绍了文学与哲学视野下对"诗意性"的探讨。认为中国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阐述侧重感性方面的生命体验,西方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阐述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诗意性的存在"是存在者存在的一种可能,"有用性的存在"也是存在者存在的一种可能。人的大地性存在应与人的世界性存在共存。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哲学是研究存在及其世界构造的,存在的一种方式就是建筑定居。海德格尔哲学博大精深,但其中有关建筑的讲述是哲学家中最多和最直接,并对建筑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他的建筑生态思想是划时代和引领风潮。本文对海德格尔的哲学进行综述,阐释他的建筑及其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入土为安,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传统生死观,死是生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死亡并不是和他人关系的终结,祭祀行为就是生者延续与死者关系的最重要方式。但现代墓园在发展中因为利益驱动,考虑人的情感因素已越来越少,使祭祀行为逐渐由主动参与转化为被动接受,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很好的延续和发展。本文围绕墓园环境如何激发祭祀行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明确了墓园的情感再生是激发祭祀行为的核心因素,总结出墓园情感缺失的影响和目前现代墓园的4大情感缺失,并提出了现代墓园的5项情感再生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上海市两处代表性办公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采用主观问卷调查了建筑内人员对室内环境的总体感觉,各项人的因素及室内环境质量因素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病态建筑综合症症状等,并客观调查了空调系统运行能源消耗费用及人员薪酬等支出情况,同时对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噪声、甲醛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物理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尽管建筑室内各项物理参数都在标准范围内,接近50%的人员抱怨有病态建筑综合症,且大多数人希望增加室内新风量,(尤其是开放式办公室)降低室内噪音水平。热环境、空气品质和噪音是影响人员工作效率的主要环境质量因素。因此,办公建筑可优先考虑改善这些环境质量因素以提高人员的健康舒适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调查的两幢建筑中,人员薪酬与建筑运行能耗(电费)支出之比也达到100倍之多。这表明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办公建筑中,提高人员工作效率有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该文灰色关联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广泛。相对关联度模型在灰色关联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计算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容易受奇异值的影响,进而影响关联度的整体性,而且相对关联度模型中的分辨系数的取值没有确定的方法,通常依赖于经验,这将导致关联度值不具有唯一性。该文采用对序列差进行均值计算的方法来降低奇异值的影响,并分析了分辨系数在关联度计算中的作用,并给出了分辨系数取值的具体量化方法。通过实列分析,该方法有效的增大了关联度分布区间,提高了关联度分辨力,使关联分析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回顾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并且关注在这种意识形态中人们从诗歌角度对于建筑空间的解读与感受,而且进一步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中探讨并发掘中国古典诗歌的意义及其内涵。这种空间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对于设计符合中国国情及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建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伸子》是以宫本百合子自身的美国留学经历为题材,描写了她自己从恋爱、结婚到离婚经历的自传性小说,被宫本百合子称作"自身的古典"。在这部小说中,伸子与母亲、伸子与丈夫佃、伸子与素子等人的关系错综交织在其中。而伸子真正的成长以及自立意识的深化,也就是在处理与这些人物关系过程中成立的。从三类人物关系着手,探寻其中伸子对自立,特别是精神自立的追求。在此基础上,从《伸子》的自传性出发,揭示了主人公和作者思想构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集成数据选择特征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征选择技术在利用基因芯片进行疾病的分类和诊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数据选择特征基因的方法;针对多来源数据中的每一个,首先计算每个基因在这一数据上的差异表达统计量,然后用这些统计量来代替这一原始数据进而提取特征。在4个真实的基因表达数据集上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测试并与对照的方法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所选出的特征应用于分类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现代竹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绿色建筑材料。文章总结了竹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和特点,介绍了近年来竹材在基桩、框架、墙体、楼板、屋面和屋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竹材在基础防潮、屋面防水和节点连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竹结构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情况,分析了竹材的应用前景和优势。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建筑材料,竹材更符合建筑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主动防护网中由钢丝绳网及缝合绳组成的单个防护单元在法向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防护单元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未在角部缝合绳与钢丝绳网连接节点处设置绳卡时,由于防护单元角部缝合绳与钢丝绳网之间相互错动摩擦作用,引起角部钢丝绳网与缝合绳连接节点处最先发生破坏,影响了其整体性能;当在角部缝合绳与钢丝绳网连接节点处设置绳卡时,由于绳卡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缝合绳与钢丝绳之间的相互错动,试验得到的最大竖向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此外,在试验开始阶段,防护单元存在一部分弹性变形前的非弹性变形,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当扣除这部分影响时,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好,数值分析方法能较好的预测防护单元在法向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筋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用来代替钢筋用在海工等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的混凝土内,是解决混凝土钢筋锈蚀带来的耐久性问题。首先研究了玄武岩纤维筋在常温下长期浸泡在5%氯化钠溶液、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和5%氯化钠与饱和氢氧化钙混合溶液中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筋的耐腐蚀情况,然后考察了相同介质中不同温度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筋及其原材料抗腐蚀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筋耐氯化钠盐溶液腐蚀性能较好,而耐碱腐蚀性较差,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中的连续玄武岩纤维的耐碱性较差。对于将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筋长期使用在混凝土中必须对其耐碱性进行改性。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多媒体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弊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药理学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显而易见,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存在着不足和片面的地方,本文客观的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得出结论,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在药理学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