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发现,引起集输管网发生失效的直接原因是管道与附件设备的失效。对集输管网失效的各因素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建立了以集输管网失效为顶事件的故障树。考虑44个基本事件,使用下行法对集输管网失效故障树进行分析,得出了系统全部52个最小割集,而且对故障树进行了定量分析。对集输管网进行定性分析找出集输管网最薄弱的环节,可为老管网的维护和新管网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基于故障树的压力容器失效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基于故障树的压力容器失效诊断专家系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故障树方法是分析复杂系统失效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用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故障树的信息和规则来建造知识库,运用正向推理机制构建专家系统,通过人机接口进行树的搜索和匹配,从而达到压力容器失效诊断的目的。由此突出了故障树分析法在建造大型复杂的失效诊断专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站场阀门失效因素,建立了以站场阀门失效为顶事件的失效故障树.综合阀门使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把故障树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起来,对阀门进行了失效因素分析和可靠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30mm航空杀伤爆破弹失效故障树,对装药弹体失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每个底事件进行概率重要度分析,得出热处理失效和压药密度低是装药弹体失效的关键事件,为小口径弹药系统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叉车机械变速箱齿轮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研制出机械变速箱齿轮失效故障树;编写出计算机辅助故障树分析程序;求出了导致系统失效的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即最小割集),从而建立了系统的故障谱,为叉车的设计和维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生式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专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生式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专家系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指出其知识库的建造实际上是产生式系统与框架系统相结合,将故障树中的信息按照故障树的结构综合和编入计算机的过程,而推理机的编制实际上是将故障树转化为推理树,进而进行树的搜索和匹配的过程。由此突出了故障树分析法在建造大型复杂的失效分析专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套加热炉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水套加热炉的可靠性并延长其安全使用寿命,对于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障树分析方法是从分析失效因果关系中的顶部事件开始直到底部事件.它是由果到因、自上而下地进行分析,具有简明、直观、灵活的特点,是工程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的有效方法.文中对引起水套炉发生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以水套炉失效为顶事件的失效故障树.通过对水套炉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得到了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通过对水套炉失效故障树结构重要度的计算,找出了底事件的薄弱环节,由此确立了水套炉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水套炉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简化引信故障树底事件数据库结构,便于引信故障树底事件信息探索。方法 对引信故障树底事件种类统计和分析得出。结果与结论 根据引信零部件使用条件、作用原理、结构和失效模式等因素对引信故障树底事件进行了分类和命名。  相似文献   

9.
套管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收集石油管理现场失效数据资料,以套管失效为顶事件建立了石油套管的故障树,该故障共考虑了47个不同的基本事件。通过对套管故障树的分析,得到了套管失效故障树的一阶最小割集27个,二阶最小割集29个,四阶最小割集1个,确立了套管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潜在损坏、套管挤毁、套管断裂及严重腐蚀,并提出了提高套管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汽车自动变速器异响故障进行分析。给出了异响故障的各种原因及其组合方式,进行了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通过建立故障树的方法,找出故障原因,分析系统薄弱环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所建立故障树进行的实例故障诊断表明,故障树分析法是对复杂动态系统失效形式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结构的连续倒塌分析(PCA)是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定量评定和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基础,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备用荷载路径原理,采用考虑构件失效时长的竖向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进行了竖向连续倒塌分析,根据损伤结构的反应判断剩余结构能否抵抗连续倒塌,分析中考虑了将同一轴线不同楼层的框架柱逐根移除和将同一轴线所有楼层的框架柱同时移除这两种情况对结构倒塌失效模式的影响,探讨了失效时长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发现构件失效时长对剩余结构的响应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竖向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是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与抗连续倒塌能力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梯系统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特种设备,其安全问题受工作系统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量化分析电梯系统的安全性,对电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电梯系统进行风险要素的权重分析,并引入事故树分析(ATA)技术系统地分析电梯运行中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事件,作为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的赋值依据。在其基础上,建立电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设定安全评定等级,通过加权求和的方法对电梯系统进行量化评估。该电梯系统风险评估体系避免了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结合故障树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系统建立了电梯系统风险评估体系,为客观评价电梯系统安全等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种便携式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首先分析了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硬件架构,然后对AS3992芯片的特性进行了介绍,对其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随后对RFID信道中的损耗进行了估算;该设计采用AS3992内部低功率线性输出,设计了对应的射频前端电路,并进行了ADS仿真验证,最后分析了ISO/IEC 18000-6B数字基带中的清点标签流程,对读写器进行了性能指标测试。  相似文献   

14.
轻钢结构柱爆炸荷载应变率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现行轻钢结构设计手册为基础,选取其中一个型号的轻型钢结构柱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应变率响应数值模拟分析。文章分析了不同工况对轻钢结构柱应变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轻钢结构柱应变率的主要因素是比例距离和失效应变,而柱高、支座形式等因素对应变率的影响不明显;在设计计算中,将爆炸荷载产生的应变率考虑为常数,将动力强化系数考虑到材料性能中,再将动力反应分析的准静态方法是可行的。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结构的优化设计、防护措施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重庆市政府办公类建筑用能现状的调研,对重庆市现有279栋政府办公建筑以节能标准执行时间为界进行了划分,并对其能耗特征分布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建筑面积、空调形式、管理体系与政府办公类建筑能耗分布的关系,初步探讨了重庆市政府办公类建筑的用能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其起动控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题。该文介绍了一种特殊的无刷直流电机,分析了电机的工作原理。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位置检测问题,采用了端电压法来实现反电动势过零点的检测,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从理论上对电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借助MATLAB对电机的外加速起动曲线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起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风机进行抗震设计,进行了风机塔和基础的动力分析。首先对近海风力发电机的塔和泥面线上基础进行了多自由度动力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得到了自振频率和对应的振型。然后进行了近海风力机塔和泥面线上基础这一多自由度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得到了结构物的位移反应。结果发现:对于多自由度结构的强迫振动,外荷载的频率与结构的任何一个自振频率相同时,位移幅值会无限大,即出现共振现象。当外荷载的频率与结构的自振频率接近时,结构物的位移反应也会很大。减震可通过调整结构的构造或者设置阻尼器。  相似文献   

18.
基于sportt系统,构造了一个新的连续混沌系统。对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个模拟混沌电路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完全相符。在此模拟电路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量化电路,对连续混沌信号进行二值量化,实现了一种新的量化序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是降低建筑层高,节约建筑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外对腹部开孔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大多局限于试验研究。运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六根腹部开有矩形孔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选择适当的单元、材料模型、本构关系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分析,将模拟得到的截面抗剪承载力、荷载-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ANSYS分析钢筋混凝土开孔梁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对影响开孔梁受力性能的孔洞高度、孔侧加强筋等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研究了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均值聚类两种图像分割方法,对于这两种方法分别提取了4种纹理特征描述符:角二阶矩、对比度、相关性和熵来进行图像分割。并结合两种方法得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分割方法。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对lean图进行分割并对分割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方法优于灰度共生矩阵法,且优于模糊聚类法中用对比度和熵进行图像分割的效果,提高了图像的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