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的门类归属、文化生产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文化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定价原则。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的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在谈到价值规律内容或要求时,均只粗略地讲两点: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并且多为规范研究而缺少实证分析。而实际上,历史地、现实地考察价值规律,发现价值规律的构成决不只限于这两点。价值是商品经济中特有的生产关系,它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的运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众所周知,事物都是以系统存在的。内在地考察价值规律,会发现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价值规律是以若干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大系统的形式运动着并客观地实现着其功能的。价值规律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有着各自的功能。各个子系统功能的总和,构成了价值规律大系统的总体功能,并推动着商品经济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向前发展。具体说来,价值规律系统包括的子系统主要有:价值决定(生产、形成)规律、价值运动规律、价值交换规律、价值实现规律、价值分配规律、价值增殖规律和价值转形规律。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在商品经济中除了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外,还存在着一条规律——质量价值规律。质量价值规律的含义可以表述为;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实行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同质同价。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母规律,质量价值规律则是价值规律的派生规律,子规律,价值规律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它所突出和要求的是以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即一定质量标准的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进行等价交换。因此,商品生产者往往只按照价值规律的要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为世界文化产业第一强国,不仅在文化产业盈利模式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而且在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建构方面也有其过人之处:一方面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美国社会起到了凝聚作用,另一方面,配合美国的对外政策,巩固了美国的霸权。但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解决。文化生产的资本逻辑,个人主义的泛滥都导致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消费主义的膨胀与自我实现的断裂。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都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流通规律对资本总流通有决定影响.等价交换要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客观上要求商品按等价交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活力,应遵循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规律,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搞清价值规律和时间节约规律的关系,对于确认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两个规律的关系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前段的讨论来看,在这个问题上较具代表性的是孙冶方和郭道夫两同志的观点。孙冶方同志认为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规律,而是人类生产的永恒规律,它与时间节约规律是绝对同一的。郭道夫同志坚持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特有规律的观点。但是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以"文化+"为代表的"跨界融合"理念逐渐兴起,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一理念是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的一种新战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这有利于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能够大幅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有效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活力。可通过扭转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强化"文化+"发展统筹谋划,探索"文化+"具体融合方式,优化"文化+"服务平台等途径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特殊意义上的剩余价值是造福价值。这种能够给人们创造物质福利的价值,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有自己的特殊的性质。与造福价值相应的“生产造福价值,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福利”的是造福价值规律。这条规律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规律,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又有自己特殊的提高造福价值的方法。与造福价值是社会主义利润的源泉,“人民富裕幸福”、“共同富裕”的价值保证相联,创造和生产造福价值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而与这个生产目的相联,造福价值规律既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又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竖起了一座分水岭,还将成为走向共产主义未来的经济保证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技术下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要遵循文化生产的自身规律,又要重视高新技术的引进。作者以新媒体技术为研究背景,探讨新环境中文化产业的新兴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迅速崛起的新兴领域,当前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多为经济学视野下对其产业属性的研究,而从文化一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产业的美学属性,发现文化产业在产品的生成、情感表达的方式、产品的最终旨归以及文化产品传播的基本前提等方面具有与美学相通的特性。文化产业多重属性的并存表明其必然超越过去时代的产业水平和产业模式,而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展开,对文化产业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定位有助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确立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发展文化产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重要政策导向。当前,我国在文化产业领域共制定了5部法律,22部行政法规,500多部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其内容主要体现为“管制性内容”,我国各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奖助性规定”,多体现在政策性文件之中,有必要转变为正式立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基本法”“奖助法”和“一般法”,以实现“文化产业立法的法典化、规范化”,“建立文化产业管理的部门协调机制”,“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奖助机制”。在立法技术上,“文化产业促进法”需要坚持“能细则细,宜粗则粗”的原则,先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法制框架,再通过配套的法规、规章中具体落实该法的实施措施、实施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化领域可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整合高新技术与文化资源优势,组建集团,培植品牌,增强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新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产品已经走向全球市场.尽管文化产业带有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特征,但在各国文化产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文化产品更强调自己的个性和原创性.因此,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在世界文化产业竞争中取胜,文化创新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具有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典型特征,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突出。资源型文化产业是利用文化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形成文化产业的主导门类和产业类型,其特点是投入少、风险低、回报快,并且同旅游业形成相互带动的关系,比较符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中,存在着热衷于打造人工文化景观和文化复制物的做法,满足人们廉价的审美需要,而对真实形态的文化资源利用重视不够,体现出较强的政绩色彩和经济利益的追求。我国应走出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推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闻法制是在清末"预备立宪"以及变法修律的背景下出现的,既受到了变法修律的影响,其本身也是变法修律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专门的新闻法律的产生,在客观上对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与其他社会范畴割裂开来,是纯粹的、技术性的经济学,文化现象并不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内。随着文化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因素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认识,关于文化的基本经济理论的研究也理应为实践活动提供指导。论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对文化产品及文化资源的理解,就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与使用以及文化资源的储备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上偏低,与我国传统的重政轻技观念、小农生产方式及城乡二元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农村教育、培训机制、法律不健全,也影响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要加强科技宣传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积极引进项目,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构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迎来新的机遇,为此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立法阶位较低,地方立法不完善,缺乏总体的文化产业促进立法,应加快文化产业立法步伐,将现有政策法制化;加强制订文化产业基本法,尽快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提升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立法的法律层次,完善文化产业地方法规,开展文化产业法律、法规、规章的清理与整合,使文化产业立法保持统一性、协调性和科学性,从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文化领域历来是各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由于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所以在其研究视角、发展规律、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呈现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相对于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来看待文化力,从权力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文化力的意义以及作用方式,或可有不同的收获。其一,在权力体系内,文化力中各元素所发挥的作用难以替代,权力可以通过文化力来实现通过暴力难以达成的目标。其二,处在权力体系内的文化力对各文化元素的运用具有独特的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研究和把握,有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