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传统组合模型建模准则单一、权值固定不变的缺陷,引用最优加权组合建模理论,在诱导有序加权几何平均(IOWGA)算子的基础上,结合对数灰关联度,研究了一种改进的IOWGA算子的组合模型。其核心思想是以对数灰关联度为准则,基于单一模型各时刻拟合、预测的精度高低进行有序赋权。文中对优性组合的判定方法及组合模型预测效果评价准则亦进行了研究。将组合模型应用到宁波市某路基沉降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预测精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平  刘征  曹海莹  丁伟 《工程质量》2013,31(7):16-19
以邢台临西高速公路软基段为工程背景,基于双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采用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准则,创建了一种加权组合模型。计算分析与实测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加权组合模型较单一,预测模型预测误差降低,克服了单一预测模型的自身缺点。加权组合模型的提出对于研究沉降变形预测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丁建荣 《土工基础》2014,(3):100-102
通过监测获取的沉降——时间数据进行拟合曲线分析,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路基工程沉降——时间曲线呈现反S形,但采用常规的反S形成长曲线模型预测路基沉降时,由于受到数据样本和模型自身的限制,预测的沉降曲线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沉降的发展过程。基于此,提出了基于不同类型的反S形成长曲线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通过赋予各个反S形曲线模型权重系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权重系数,得到最终的路基沉降预测公式。实际工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适应性较好,可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预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线性回归分析、对数函数回归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这三个子模型为基础,根据最小二乘准则原理,以预测误差为目标函数的误差平方和线形组合构建目标函数,求得加权系数后进行组合预测。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其他的单项模型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镇江市体育中心大型堆山项目的现场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Verhulst模型灰色预测法、Asaoka法和Usher-Spillman组合数学模型对山体沉降进行了预测。其中Usher-Spillman组合数学模型对山体沉降进行拟合分析,得出沉降随时间变化的拟合方程,拟合相关系数可达0.98以上,其精度远远高于Verhulst和Asaoka法。该模型具有适应性强、预测准确度高的特点。本文运用该模型对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堆山工程的1、2号监测点地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1、2号监测点的最终沉降量分别为538.54mm和268.84mm。  相似文献   

6.
针对Logistic和Gompertz路堤沉降预测模型对于高填方土体后期沉降量预测精度较差的问题,该文基于Logistic和Gompertz预测模型的共性和个性,在充分考虑二者各自优势和特定局限性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最优化组合。以组合模型的最小对数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求解最优加权系数,进而推导出最优加权几何平均组合预测模型,以提高高填方土体沉降预测精度的置信度。通过各预测模型对实际高填方土体工程的实测沉降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验证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在高填方土体沉降预测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及可靠性均优于任一单一模型,适应性更强,尤其当监测时间超过曲线拐点后,几乎接近实测值。组合预测模型能够适用于多个模型优化组合,可涵盖各单一模型的优劣势,只要在权重比不出现负值的情况下,可大幅度的提高沉降预测精度。因而此组合预测模型可作为高填方土体后期沉降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沉降组合预测中单项模型选择的合理性,基于弥补非负不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的缺陷,提出不同加权重分配形式的组合预测模型,为地基沉降探索实用简便的预测方法,供工程实践上沉降预测的参选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合理有效的沉降变形监测方法,不仅能在土方填筑期间获取更为真实的沉降监测数据,还能更好地进行工后地基沉降变形的预测及控制工作。本文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填方工程为例,阐述了一种在填方地基填筑期间的沉降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开挖探井的方式安装沉降监测元件,在安装完成后对探井进行回填夯实,基本不影响填土施工过程及施工质量。文中陈述了两种沉降监测设备,通过比较两组沉降监测数据,总结分析了大厚度填方地基填筑期间沉降变形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可为类似工程填筑期间沉降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小兵 《山西建筑》2014,(24):148-149
为提高路基工后沉降预测精度,引入组合预测的理念,基于沉降实测曲线不同阶段变化规律分析,通过调整权重将几种推算模型有效组合在一起预测工后沉降,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有效的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结合西昌市某工程沉降观测项目,以Matlab为仿真平台,利用弱化缓冲算子改进离散灰色DGM(1,1)模型用于沉降预测,并对其预测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沉降发展趋势,且精度高,为工程后期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引进诱导有序加权几何平均(IOWGA)算子,提出一种基于IOWGA算子的大坝安全监控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依据每个单一预测模型在各个时刻预测精度的高低进行有序赋权。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优于传统的加权算术平均组合预测模型和各种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用于大坝安全监控预报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铁隧道监测点沉降变化中非线性、不确定、时变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首先运用小波分析将监测点沉降序列分解为低频近似分量和高频细节分量,然后对各分量分别进行支持向量机预测,最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得到监测点的沉降预测曲线。预测结果表明,在相同样本数和短周期预测条件下,Wavelet—SVM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方法。对地铁沉降监测提前进行预警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点沉降现场实测数据对软土地区兰永一级公路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指数模型、乘幂模型、双曲线模型、对数模型4种沉降预测模型,并将这4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指数与双曲线模型的组合模型。结果表明:4种模型中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较高,利用指数与双曲线组合模型得到的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良好,使误差平方和减小到22.789 mm2,能够满足工程要求;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在730 d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完成,预测最终沉降量为60.44 mm。  相似文献   

14.
汪孔政 《山西建筑》2007,33(21):5-6
基于路基沉降具有趋势性变化和随机变化的特点,建立了一个组合模型,采用Gompertz增长模型预测沉降的趋势项部分,AR模型预测沉降的随机项部分,二者之和作为总的沉降预测值,通过实例计算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能提高路基沉降量的短期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波红 《山西建筑》2009,35(35):274-275
指出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的稳定和沉降是建设成败的关键,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影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因素,以及路基沉降的预测分析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沉降量,从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6.
黄土路堤工后沉降预测新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堤的工后沉降是在黄土地区修建高标准铁路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黄土路堤工后沉降的实测数据,找出其相应的工后沉降规律将有利于指导设计与施工。在分析了大量的兰武二线铁路黄土路堤工后沉降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模型。为了检验新模型,运用常用的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对相同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预测,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的分析和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预测的误差小,与实测数据的吻合较好。新模型为工后沉降的分析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为今后黄土路堤工后沉降的预测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波神经网络在软基沉降组合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波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引入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把5组不同形式的s型增长模型单项预测结果作为小波网络的输入向量,将代表相应时刻的实际值作为小波网络的输出,对软基沉降序列进行非线性组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小波网络组合预测的结果比各单项模型预测的结果都好,与BP神经网络相比,小波网络的收敛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种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适用性,指出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并结合遗传算法优化来预测软土路基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非饱和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合理地预测线路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现场沉降观测数据表明不同饱和度地区路基沉降曲线线型变化较大,基于饱和理论的沉降预测方法在工后沉降预测中存在不能准确描述沉降规律,且存在预测值偏小的风险。基于实测沉降规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非饱和土地区路基的沉降预测曲线模型。分析了预测曲线模型的特点,并基于最小二乘法给出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15标段沉降数据,提出相关系数、偏差度、稳定度为模型有效性检验指标,结合施工完成2 a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在施工完成3个月及6个月所提模型与规范要求3种预测模型的对比研究;对3条不同饱和程度高铁路基沉降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饱和土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为非饱和土地区高速铁路建设合理判断工后沉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