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鲜罗汉果为试材,重点开展果实于0、2、4、8℃下的耐藏性及特性变化规律研究,特别是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综合保鲜效果最佳,4℃贮藏60 d的细胞膜渗透率、MDA含量和PPO酶活性指标均低0、2、8℃,TSS含量反之,其中MDA和TSS含量分别为2.29 nmol/g·mf和14.6%。另外,0℃贮藏60 d时细胞膜渗透率和MDA含量较高,果实出现冷害,贮藏品质差;2℃贮藏时,TA含量较低,PPO酶活性较高,不利于贮藏;8℃贮藏时,果实失重率和PPO酶活性较高,果实出现品质劣变、腐烂、果皮发黄等现象,使成熟衰老速度快,不利于长期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对龙眼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热处理对龙眼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用50℃热水处理龙眼果实10 min,晾干,用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置于(15±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呼吸强度、失重率、果皮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皮丙二醛(MD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果皮褐变指数和果肉自溶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50℃热水处理10 min,可有效降低采后龙眼果实呼吸强度,减少果实失重率,延缓果皮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的升高,保持较高的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和果肉TSS、TA、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降低果皮褐变指数和果肉自溶指数。该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龙眼果实衰老,提高龙眼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生鲜罗汉果为试材,通过测定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SS)、细胞膜渗透率(MDA)等生理指标,研究3种不同气体环境下的罗汉果贮藏品质。结果表明:在4℃的低温下,1(CO-2:5%;O_2:2%~3%)的综合评价最佳,贮藏至60 d时,1的罗汉果果实失重率为0.7%,MDA含量为2.29 nmol/g·mf,细胞膜渗透率为15.27%,均低于CK和2;CK(CO_2:0.03%;O_2:21%)的罗汉果的失重率和酶活性较高,果实出现轻微腐烂,成熟衰老快,贮藏品质差;2(CO_2:10%;O_2:2%~3%)的罗汉果细胞膜渗透率和MDA含量较高,不利于罗汉果的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NO熏蒸处理对冬枣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白熟期冬枣为试验材料,分别以0,50, 100, 150和200μL/L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气体熏蒸处理2 h后,在0±1℃条件下贮藏80 d。观察贮藏期果实阶段性的外观变化,同时分析测定其腐烂指数、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和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结果表明:NO处理(浓度为50~200μL/L)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白熟期冬枣果实表面出现腐烂斑点和软腐情况;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失重率和细胞膜渗透率;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在NO浓度为50~200μL/L范围内熏蒸对白熟期冬枣采后的贮藏品质有不同影响,其中以150μL/L处理2 h后在0±1℃条件下贮藏效果最好,贮藏期延长,腐烂指数降低,失重率降低,硬度保持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较好,能抑制冬枣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抑制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以"金红宝"厚皮甜瓜为材料,研究采后不同低温贮藏(3、7、9℃)对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可有效的维持果实品质,延缓失重率、硬度和TSS的下降,保持TA和VC含量;9℃虽可保持果实的采后品质但总体不如7℃;3℃下果实失重率、硬度、TSS和TA含量下降迅速,VC和果皮色度也显著低于7℃和9℃。由此表明,果实贮藏在3℃下发生了冷害,导致了品质的劣变,7℃可最大限度地保持"金红宝"甜瓜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云霄解放钟枇杷为试材,采用10,20,50 μmol/L 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熏蒸8 h,通过检测(4±1) ℃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维生素C、总酸(TA)含量和呼吸强度、失重率、乙烯释放速率、腐烂率等指标,研究MeJA熏蒸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 μmol/L MeJA熏蒸处理可抑制枇杷果实呼吸强度、降低失重率和贮藏前期乙烯释放速率,维持总糖、维生素C、TA和贮藏后期较高TSS含量。基于外源MeJA的浓度效应,10 μmol/L 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失重率影响不显著,50 μmol/L MeJA处理对保持枇杷果实维生素C、总糖、TA和贮藏后期的TSS含量效果不明显。综上,20 μmol/L 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品质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厚皮甜瓜(Cucumis melo L.)对低温敏感,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易发生冷害,导致果实品质下降,货架期缩短。本实验以"玛瑙"厚皮甜瓜为材料,研究了在果实发育期(幼果期、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及采前48 h)单独400 mg/L翠贝4次喷洒、采后单独1.5%壳聚糖涂膜及采前、采后结合处理对果实低温(5℃)贮藏期间冷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单独翠贝喷洒或结合采后壳聚糖涂膜均可有效减轻贮藏期间的厚皮甜瓜冷害,明显降低果实细胞膜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采前翠贝处理对冷害的控制效果最好,在贮藏第21 d时,处理果实的冷害指数仅相当于对照组的1/3。同样,以上3种处理还延缓了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的下降,保持了果实良好的品质。其中,采前翠贝处理对维持果实的硬度和亮度、色泽效果较好;而采后壳聚糖涂膜对延缓果实TSS下降,降低失重率的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杏梅果实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贮藏温度(0、2、4、6℃),以杏梅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为参考指标,研究贮藏温度对杏梅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品质的影响效果不同。与4℃和6℃贮藏相比,0℃和2℃可以显著降低杏梅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和失重率,同时较好地维持杏梅果实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滴定酸含量(TA),也有效抑制了杏梅果肉总酚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使其抗氧化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3):185-190
研究了质量浓度30 g/L氧化玉米淀粉和1 mmol/L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单独及复合涂膜处理对‘巴梨’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SA处理延缓了果实冷藏期间失重率的增加和色调角ho值的下降,对其他生理和贮藏品质无明显影响。氧化玉米淀粉单独和复合涂膜处理均可有效抑制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复合涂膜处理还有效地延缓了呼吸高峰的出现并抑制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此外,氧化玉米淀粉单独和复合涂膜处理均有效延缓了果实失重率的增加和硬度的降低,较好地保持了果实色度,但两处理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中,复合涂膜处理的果实保鲜效果最优。由此表明,氧化玉米淀粉和ASA复合涂膜处理可作为巴梨采后潜在的处理技术以有效的维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臭氧气体处理对金针菇保鲜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用白色金针菇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用5个浓度的臭氧气体处理金针菇,然后在低温(4℃)条件下贮藏,并测定贮藏期间金针菇的感官品质、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比较不同臭氧气体浓度处理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用臭氧浓度为16.6 mg/L处理过的金针菇保鲜效果最好,臭氧处理有效地保持了金针菇的感官品质,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保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控制了MDA含量的上升,抑制了PPO活性的增加,并能保持较高的POD活性,有效减缓了金针菇的衰老速度。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壳聚糖双胍盐酸盐(CG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番茄丝核菌的抑菌能力;并通过涂膜的方法处理圣女果,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维生素C(VC)含量、细胞膜透性和总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壳聚糖(CTS),CG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1mg/mL和0.62mg/mL;当CGH浓度达到2.00mg/mL时对番茄丝核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到100%。以质量浓度为3%的CGH涂膜处理的圣女果在(28±2)℃存放12d后,失重率仅为7.5%,硬度仍有21.121N/cm2,TSS为7.2%,VC含量为21.70mg/100g FW(鲜重),膜渗透率为27.4%,可滴定酸含量为0.35%。与对照(CK)相比,显著保持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香蕉果实(Cv.‘Baxi’)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0、0.5、1.0和2.0μL/L)对香蕉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了病情指数、果皮色泽、果皮细胞膜透性、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维生素C(Vc)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加速了果实成熟与品质变化,而1-MCP处理大大抑制了病情指数的提高和果皮色泽的变化,抑制了果皮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TSS、TA和Vc含量的变化。几种处理浓度中,0.5μL/L的1-MCP处理浓度效果最显著。结论 0.5μL/L的1-MCP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果实的成熟与软化,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3.
安喜布(Ansi P-S,纸片型1-MCP缓释剂)是1种新型的保鲜剂。本文研究安喜布处理对采后"中青"台湾青枣果实保鲜效应的影响。采后台湾青枣果实用有效1-MCP体积浓度分别为0,0.6,1.2,1.8μL/L的安喜布处理12 h,在(15±1)℃贮藏。贮藏期间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果皮叶绿素含量、果实好果率、失重率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效1-MCP体积浓度为0.6,1.2,1.8μL/L的安喜布处理都可降低台湾青枣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延缓果皮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果实外观颜色的转变,减少果实失重和腐烂。其中有效1-MCP体积浓度为1.8μL/L的安喜布处理12 h的果实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海南省五指山市的山竹果为材料,研究二氧化氯(ClO_2)处理对其保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质量浓度(10、15、20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处理山竹子果实,测定其9个相关的生理指标并进行冗余分析。结果:经3种质量浓度的二氧化氯处理,能够显著地抑制山竹果肉的腐烂速度,保持其果皮红色色泽和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延缓硬度和丙二醛(MDA)的增加以及Vc含量的降低,提高山竹果实中过氧化物(POD)酶的活性,并使山竹果壳具有较低的细胞膜透性。其中,以15 mg/L ClO_2处理山竹果的贮藏保鲜效果最好。结论:经ClO_2处理有利于维持采后山竹果实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5.
肉桂提取物对赣南脐橙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纽荷尔"赣南脐橙(Citrus reticulata Osbeck.cv.Newhall)为实验对象,研究肉桂乙醇提取物对赣南脐橙果实在冷藏(6±1)℃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贮藏中后期(贮藏50~100 d)肉桂提取物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p0.05),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itamin C,VC)、总糖含量的降解,保持果实良好的营养品质和风味。另外,肉桂提取物处理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肉桂提取物处理能保持果实较高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贮藏中后期较显著延缓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肉桂乙醇提取物对赣南脐橙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是一种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保鲜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壳聚糖涂膜对葡萄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红宝石无核’葡萄为研究材料,用不同浓度(0.5%、1%、1.5%)的壳聚糖水溶液涂膜葡萄,以用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作为对照(CK),低温贮藏,测定贮藏期间葡萄果实失重率、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VC、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壳聚糖涂膜可以有效降低‘红宝石无核’葡萄在贮藏期内水分散失速度,减少TA和VC的损失,并抑制MDA的在果实中的积累。试验表明,壳聚糖涂膜是一种有效的葡萄保鲜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保鲜袋包装杏果实为对照,分别采用保鲜袋+1.5%壳聚糖抗菌纸铺垫;保鲜袋+200mg/m3浓度的臭氧气体;保鲜袋+1.5%壳聚糖抗菌纸铺垫+200mg/m3浓度的臭氧气体三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贮藏保鲜,考察不同处理对杏果贮藏品种的影响。试验表明,3个处理组的保鲜效果在各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能够有效的减缓杏果腐败率的上升,保持杏果可溶性固形物(SSC)、VC和可滴定酸(TA)的含量,抑制杏果PPO活性,延长贮藏期限。其中保鲜袋+1.5%壳聚糖抗菌纸铺垫+200mg/m3浓度的臭氧气体处理方法对杏果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提取液对砂糖橘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具有良好防腐抑菌作用的中草药高良姜、大黄、丁香、桂皮、大蒜的提取液浸果,研究中草药提取液对无核砂糖橘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与对照相比,中草药提取液处理提高了砂糖橘的好果率,减少了水分损失,延缓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及VC含量的下降.其中稀释50倍的中草药提取液处理的果实贮藏40 d时,好果率达98%,比对照提高了10%,失重率仅为1.9%,果实品质最好.中草药提取液处理还提高了贮藏前期果皮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了贮藏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利于延缓果皮的衰老和病变.  相似文献   

19.
以香蕉果实(Cv. ‘Baxi’)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1-甲mc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处理(0、0.5、1.0和2.0 μL/L)对香蕉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方法 测定了病情指数、果皮色泽、果皮细胞膜透性、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维生素C(Vc)含量。结果 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加速了果实成熟与品质变化,而1-MCP处理大大抑制了病情指数的提高和果皮色泽的变化,抑制了果皮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TSS、TA和Vc含量的变化,几种处理浓度中,0.5 μL/L的1-MCP处理浓度效果最显著。结论 0.5 μL/L的1-MCP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果实的成熟与软化,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0.
温度和包装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常温、8℃和0℃)和包装(30μm和50μmPE膜)条件下巨峰葡萄果实失重率、Vc、TSS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期的延长,果实失重率增加,Vc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少,TSS含量先上升后降低。低温和包装能够显著抑制果实水分蒸发,保持TSS和可滴定酸含量的相对稳定;低温保持了较高的VC含量,但包装效果不明显。30μm PE包装较50μm对葡萄贮藏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