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攀钢密地选矿厂铁精矿颗粒组成和铁精矿浆管道输送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理论计算分析认为,在合适的矿浆重量浓度和输送管道内径下,铁精矿浆满足长距离高浓度浆体管道输送稳定性要求,可以管道输送。  相似文献   

2.
肖祖容  陈建利 《矿业工程》2022,(1):34-38,41
以某选厂铁精矿管道输送为例,结合矿浆流变试验数据,测出屈服应力、刚度系数与矿浆浓度关系、以及不同浓度不同管径下矿浆临界流速,确定出最佳输送浓度、输送流速、输送管径、管道敷设坡度以及输送泵的选用;最后通过该项目的顺利实施,简要分析牛顿体矿浆管道输送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矿浆管道输送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以及国内外典型的矿浆输送管道系统组成及其特点;分析了矿浆管道的选择和研发方向;指出我国矿浆输送管道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尖山铁矿第二条浆体输送管道调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天铸 《矿冶工程》2008,28(4):10-12
通过现场试验和调试研究, 确定了尖山第二条铁精矿浆体管道的各种参数的运行范围, 同时验证了管道输送系统的设计。根据生产运行情况, 尖山第二条铁精矿浆体管道输送能力完全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260万t/a。  相似文献   

5.
<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浆体管道输送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与参加了笊篱沟、贾家堡、田家村、大红山、尖山、攀枝花、白马、司家营、调军台、梅山、齐大山铁精矿等20多种物料的精矿和尾矿浆体管道输送试验研究,承担了酒钢本部铁精矿浆体输送管道的工程设计和工程总包,建有国内数据最齐全的浆体管道输送数据库和计算模型,拥有2至10英寸的水平环管输送试验系统和一套8英寸240米长的模拟复杂地形输送工艺的试验系统,试验测试技术先进,可进行系  相似文献   

6.
邓金迪 《金属矿山》2013,42(12):156-157
龙宇钼业选矿厂尾矿经浓密池浓缩至质量浓度为50%左右后,采用原设计的管道自流输送至尾矿库,2路尾矿输送管线仅使用10个月即报废。生产实践与理论分析均表明,造成原尾矿输送管线寿命短的根本原因是管道安装坡度太大、尾矿浆流速过快、固体颗粒刮削磨蚀管道严重。为解决原尾矿输送管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在原尾矿输送系统中增设了5级消力池、并平均每隔80 m管线安装1段阶梯竖管。改造后,尾矿库坝面放矿口矿浆流速由原来的9.4 m/s降至2.4 m/s,管道使用寿命约为改造前的5倍,极大地提高了尾矿输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为选矿厂生产的连续稳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王志杰 《金属矿山》2021,50(7):146-152
白马铁矿田家村半自磨产品设计采用6.5 km管道输送至磨选厂房,输送粒度为-3 mm,投产后管道经常堵塞,不能正常运行。为此,首先开展了矿浆粒度、流量、浓度、流速等输送工艺参数考察,结果表 明:出口矿浆粗粒级减少、细粒级增加,输送过程中流量、流速下降,浓度上升形成堵塞;在此基础上,对输送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调整半自磨筛板筛孔参数为2.5 mm×12 mm,一级泵叶轮直径由965 mm改为990 mm ,将泵池结构由平底四角改造为三面坡结构,改造后输送系统运行平稳。为尽可能提高半自磨机处理能力,对优化后半自磨参数、矿浆管道粒度,矿浆流量、流速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优化后输送矿浆浓度得到提 升、输送流量、流速超过了设计指标,确保了管道输送的稳定。为探讨输送系统进一步优化的可行性,开展了矿浆流变特性试验研究,试验了原矿浆体沉降特性、不同浓度矿浆的流变特性、临界流速,分析计算了摩 阻损失,在综合分析浓度、粒度等参数对输送影响的基础上,将筛板尺寸调整为2 mm×12 mm,将一级泵站2台泵叶轮分别调整为870 mm和980 mm。输送系统参数优化后,半自磨台时平均613 t/h,管道流速3.44 m/s, 实现了粗粒矿浆长距离管道输送稳定运行,对矿山企业管道输送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毕兵兵  黄保平 《现代矿业》2019,35(1):115-118
针对梅山铁矿尾矿浆高浓度长距离输送的安全稳定性问题,分别通过清水试验、环管试验对尾矿物理特性及管道输送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了梅山铁尾矿浆长距离高浓度输送的规律以及经济、安全的输送浓度及流速;得出在合适的运行参数下,可实现尾矿浆的高浓度长距离安全经济的输送。  相似文献   

9.
石灰石矿浆磨蚀性很强,很快就可磨蚀透钢、玻璃纤维以及其它传统的矿浆输送管道,有时只需3个月。Central Illiois Light公司于二年多以前,在石灰石厂的一部分矿浆输送系统试装了固态聚氨酯管道。至今,管道仅有微小的磨损迹象。在其它矿浆输送系统也安装了这种管道之后,获得了成功,达到了同样结果。采用聚氨酯管道的输送系统,其维修费用大大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管道材料具有耐磨蚀与耐腐蚀特性。  相似文献   

10.
铁精矿管道输送中固体运量的智能计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矿浆浆体特殊的物理性质,长距离矿浆管道输送过程中流量的测量和计量一直是行业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种能够对矿浆流量进行准确计量的仪表。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根据管道工艺及管道运行经验,结合自动控制、通信网络、软件编程、计量等技术,建立了矿浆管道输送的运量计量数学模型,并开发了昆钢大红山铁精矿管道输送计量系统。运行实践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系统介绍了在铁精矿浆体管道输送的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及实际应用,对管道输送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通过实施铁精矿管道输送,解决了汽运费用高的问题,实现了铁精矿经济、安全、无泄漏污染的输送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计算某铜镍尾矿浆体管道输送阻力,首先推导了高浓度尾矿浆体的流变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开展了毛细管流变试验,测试了不同浓度尾矿浆体的流变参数。尾矿浆体流变特性表明该尾矿浆体浓度大于60%时,均为典型的宾汉流体。利用宾汉模型,推导了与之匹配的管输阻力计算公式,并利用尾矿浆体流变参数、理论工作流速计算了尾矿浆体管道输送阻力损失,为管道输送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铁矿山的外部运输方案中,铁精矿粉的长距离管道水力输送和矿浆船的应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固体物料的长距离管道水力输送具有如下的优点: 1.管道输送可连续作业,每年工作8000小时以上,整条管道的寿命不低于20年; 2.大部管道埋于地下,不受地面条件及恶劣气候的影响; 3.基建投资及经营费,比铁路运输低30~50%,甚至更低; 4.在地形复杂地区,由高处向低处输送特  相似文献   

14.
柳富明 《煤矿机械》2018,(2):129-131
在矿山物料的长距离管道输送中,经常出现堵管或者流速过高造成的严重磨蚀致使管道破裂的现象,其主要因素是矿浆速度和矿物粒度的不合理选取。为了解矿浆在弯管中的流动特性,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中的欧拉模型对矿浆在90°弯管中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分析了矿浆以一定的体积浓度在不同速度和不同粒径工况下流过90°弯管后矿浆中矿物颗粒的速度分布以及体积分数沿管道截面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当矿浆的体积浓度为35%、矿物颗粒粒径为0.5 mm时,流速低于1.7 m/s流经90°弯管后会出现明显的相分离现象,但当流速为1.8 m/s后,矿浆流经弯管后其颗粒沿管道截面的分布完全满足矿浆长输管道的理论要求;当矿浆流速为1.6 m/s、颗粒粒径为0.3 mm时,矿浆在管道中的流动性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铁精矿及其和粗粒(粒径为2.44mm)赤铁矿矿浆的管道输送试验,测定了矿浆输送中的流变参数、能耗损失、颗粒沉积条件等,并对试验所取得的初步结果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设计程序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尾矿泥是以粘性细颗粒为主组成的粒状物料,其矿浆为固、液两相混和物,流变性质比较复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尾矿泥浆体的特性和流变试验,建立了输送计算模型,计算出尾矿泥管道水力输送的浓度、管径、流速和阻力损失等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矿浆输送管道的特点及其发展;分析了矿浆输送钢管的选材、关键性能指标及内在影响因素.外径不小于508mm的管道宜选用直缝埋弧焊管,外径小于508mm的管道则宜选用电阻焊管.耐冲蚀磨损性能是矿浆输送钢管的关键指标,硬度、韧性及组织综合影响材料的冲蚀性能.在成熟高强度管线钢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成分及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综合力学性能,有望开发出具有优良耐冲蚀磨损性能的矿浆输送钢管.  相似文献   

18.
矿浆管道输送尾砂型料的构思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物料管道输送技术和矿山尾砂充填工艺的创新 ,提出砂浆管道输送尾砂柱状型料的概念 ,并就型料管道的水力学原理、管道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型料成型的方法展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仓式气力输送泵的改进设计,在物料输送管道的水平段或倾斜段增设平行于物料输送管道的辅助送风管,增加输送管道内的空气扰动,或重新吹起沉积物料,解决了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成果鉴定     
白马铁矿铁精矿浆体管道输送试验研究鉴定会四川省冶金厅于1991年7月2日—3日在长沙主持召开了白马铁矿铁精矿浆体管道输送试验研究成果鉴定会。出席会议的30名代表来自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水利部等所属的有关高校、设计和科研单位。该项研究成果是由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完成的。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及鉴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