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数学观察中激活空间观念,在数学操作中形成空间观念,在数学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数学思考中深化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
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授数学的必要目标之一,形成空间观念,学生才能在数学几何课程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空间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思想.  相似文献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学生在几何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取观察、操作、想象、归纳等形式,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得到形成与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学习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也是他们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生存、发展和突破,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现实,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确实存在于生活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5.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十大核心素养之一,空间观念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小学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课本中包含许多与空间观念培养相关的章节。因此,小学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特征,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核心的数学素养.只有注重学生认知规律,把观察、操作、应用、联想等活动结合起来,令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正>"空间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关键词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空间观念,可以促进学生空间意识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在动脑思考中构建、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这样学生就能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一、重视生活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正确而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想象、应用中自主构建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闻丽梅 《时代教育》2010,(9):238-238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这部分的教学,突出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时应用学生生活经验,形成空间表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形成空间观念;鼓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强化应用意识,在应用中发展空间观念,从而为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方方 《亚太教育》2020,(4):185-186
空间观念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培养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阶段,空间观念的发展依赖于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开展。那如何通过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呢?笔者从唤醒生活经验、开展从做中学、运用几何语言三个方面阐述自己在空间观念培养方面的研究所得。同时也表明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51):52-53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关键数学能力"。空间观念是学生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空间观念离不开学生的空间想象,而空间想象也是小学生几何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发展空间思维、建立空间观念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圆柱和圆锥"一课的听课感悟,谈一谈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很好的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悟学习的魅力."空间与图形"是小学阶段数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它引导学生们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感受数学、学习数学.我校要求教师要利用好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形成初步的几何思维,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重视几何概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白宝兰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开始教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之一,因此就要在教学中重视几何概念的形成,促进学生空间...  相似文献   

14.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核心的数学素养。只有注重学生认知规律,把观察、操作、应用、联想等活动结合起来,令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取得实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周建 《教师》2019,(14):50-51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长期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素,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空间形式的直观感知能力,以及再认、保留与回忆图像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和借助实物及图形创设各种实践性的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之自觉主动地开展观察、实践、应用、交流等实践性学习活动,不断厚实有关空间观念的感性经验,并从中逐步开展理性的数学思考,以促进空间观念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正确而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想象、应用中自主构建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7.
培养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为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提供了直接的知识环境。空间观念是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今后进一步学习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学生空间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受数学空间观念发展程度的影响,所以数学空间观念的教学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课堂几何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展开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课标》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儿童随着空间观念的积累,可以逐步形成空间想象力.因此,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又为今后进一步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逻辑,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阔小学生的数学视野,从而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需要关注融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高科技的数学学科学习工具,有助于高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构造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投入小学数学课堂,深入数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学习。本文就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进行了简单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