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分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磁共振纹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本院病理诊断为GBM的患者12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利用3D Slicer软件提取4方面磁共振纹理特征,包括一阶数据、形态和形状、纹理: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灰度运行长度矩阵。采用χ2检验分析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GBM磁共振特征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磁共振纹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GMT启动子甲基化GBM与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GBM的磁共振纹理特征相比较,有7种磁共振纹理特征差异显著(P<0.05),分别是能量(P=0.033)、熵(P=0.032)、一致性(P=0.030)、自相关(P=0.035)、方差:灰度共生矩阵(P=0.031)、灰度不均匀性(P=0.029)、群集阴影(P=0.032)。结论 MGMT启动子甲基化GBM与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GBM的磁共振纹理特征相比较,有7种磁共振纹理特征可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术前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包括T1WI、T2WI、ADC及T1WI增强...  相似文献   

3.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是脑胶质瘤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与脑胶质瘤的发生、诊断及预后关系密切。MRI、PET等影像学检查及影像组学方法能够获得反映脑胶质瘤结构、功能、代谢甚至分子水平改变的重要信息,有望于术前无创、准确预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本文就脑胶质瘤影像学特征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粪便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甲基化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及FOBT对56例CRC患者和34例体检健康者进行粪便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联合检测,分析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FOBT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RC患者粪便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3.9%,体检健康者为2.9%;联合FOBT检测诊断CRC敏感性为55.4%,明显高于单独MGMT基因甲基化的33.9%(χ2=14.674,P<0.01)和单独FOBT的33.4%(χ2=14.322,P<0.01)。MGMT基因甲基化与CRC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Dukes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粪便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隐血可提高CRC的诊断效率,有望成为CRC的非侵入性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是胶质瘤一个重要的分子特征,与烷化剂化疗敏感性、预后、风险分层、肿瘤复发等密切相关。当前仅使用手术标本通过基因检测分析来确定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这一过程有局限性。MR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脑肿瘤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近年来已有多种先进磁共振成像技术被用于术前无创性评估MGMT甲基化状态,这将有助于预测治疗反应和预后。本文就近几年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和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动态对比增强灌注成像、动脉自旋标记、基于流入的血管空间占位)、扩散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限制光谱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波谱成像等磁共振成像技术预测MGMT甲基化状态的研究进展及MGMT甲基化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以期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术前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组织和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与PTC预后的关联,旨在为探索PTC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60例PTC及6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的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比较两组的不同病理参数间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PTC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MGMT甲基化阳性率(51.7%)明显高于对照组(26.7%);病例组MGMT甲基化阳性率在有/无吸烟、有/无饮酒间差异显著(P<0.05);年龄越大、肿瘤直径越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越高、有MGMT基因甲基化是PTC较差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PTC重要的早期事件,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虽然也可发生,但频率远低于PTC;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对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过甲基化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2006年3月到2009年7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77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两组病例肺部病变组织中MGMT的甲基化状况。结果研究组有26例出现MGMT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33.8%,对照组无1例出现MGMT基因甲基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中MGMT过甲基化状态与有吸烟史、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和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NSCLC组织中的MGMT过甲基化状况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在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其中包括WHOⅢ级19例,Ⅳ级15例,术前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及IVIM扫描,测量肿瘤实质区域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获得真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perfusion 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将肿瘤实质区测量值除以对侧正常脑实质区,得到校正后参数值:相对D (relative D)、相对D*(relative D*)、相对f (relative f),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MGMT启动子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间校正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阈值、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组中rD、rf值高于非甲基化组,rD*值低于非甲基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rD*、r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814、0.719;阈值分别为:1.703、1.058、1.756;敏感度分别为:84.2%、89.5%、63.2%;特异度分别为:73.3%、60.0%、93.3%。结论 IVIM能无创地评估高级别脑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其中rD*的灵敏度较高,有助于指导患者的个性化诊治方案以及对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T2WI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胶质母细胞瘤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6例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患者的术前MRI影像,根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组(Ki-67<50%)和高表达组(Ki-67≥50).在T2WI轴位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所有病例按照70%:30%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训练组用于特征筛选和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特征筛选由t检验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完成,特征筛选后的数据建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Logistic回归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三种机器学习模型;测试组用于验证建立的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表示为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和AUC.结果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机器学习模型中,RF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0.72、0.67、0.76、0.72,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诊断效能最低,SVM模型介于二者之间.结论基于T2WI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对术前预测胶质母细胞瘤Ki-67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RF模型预测效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标准和长周期替莫唑胺疗法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2016年收治的117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替莫唑胺治疗周期的差异分为标准周期组75例(6周期)和长周期组42例(≥9周期),记录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等预后指标,并分析影响PFS和OS的相关因素。结果长周期组较标准周期组有更长的PFS、OS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终点时的生存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PFS和OS的影响因素包括TMZ化疗周期、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切除程度、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情况,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TMZ化疗周期、肿瘤分级、肿瘤切除程度、IDH基因突变情况,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等因素均可对PFS和OS产生影响。结论 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长周期TMZ疗法较标准周期疗法预后更佳,可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的PFS和O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MS-HRM)定量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外周血中MGMT基因甲基化水平,并结合结直肠癌病理参数分析探讨MGMT基因甲基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33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的正常黏膜组织以及其中16例患者的外周血为研究对象,用MS-HRM进行MGMT基因甲基化检测,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MS-HRM的方法特点。结果 MS-HRM从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检测到12例(36.4%)MGMT基因启动子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甲基化5%1例,5%~10%3例,10%~25%3例,25%~50%2例,50%~75%3例),对应的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仅检测到甲基化5%1例(3.0%)。16例外周血中检测到甲基化小于5%3例(18.8%)。MGMT基因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但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HRM可定量检测结直肠癌MGMT甲基化水平。MGMT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进展评估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术前根据MRI征象及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高级别胶质瘤(HGG)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经病理证实HGG患者术前头部MRI,71例各扫描序列图像完整、14例未接受弥散加权成像;其中58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27例(-)。比较MGMT启动子不同甲基化状态下HGG的MRI定性指标(肿瘤部位、坏死/囊变、出血、瘤脑界面、强化程度)和定量指标[肿瘤最大径、水肿最大径、囊变最大径、最大ADC值(ADCMax)、平均ADC值(ADCMean)、最小ADC值(ADCMin)及相对ADC值(rADC)]的差异;绘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指标预测HGG 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MGMT启动子甲基化(+)HGG瘤脑界面多模糊(39/58,P<0.05);左侧颞叶HGG更易出现MGMT启动子甲基化(15/24,P<0.05);不同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HGG其余MRI定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GMT启动子甲基化HGG的ADCMin、ADCMean及rADC[(0.98±0.25)s/mm2、(1.06±0.24)s/mm2、1.39±0.31]均高于启动子甲基化(-)者[(0.84±0.18)s/mm2、(0.92±0.18)s/mm2、1.19±0.30,P均<0.05]。ADCMin截断值取0.88 s/mm2时,其预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00%和71.40%;ADCMean截断值取0.98 s/mm2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00%和71.40%;rADC截断值取1.24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00%和71.40%。结论 术前MRI征象及ADC对于评价HGG MGMT启动子甲基化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GM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甲基化状态、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乳腺癌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化检测MGMT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GMT基因在乳腺癌中甲基化率为7.5%(3/40);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甲基化率10%(2/20);免疫组化显示MGMT蛋白表达率87.5%(35/40)。结论MGMT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中不是频发事件;MGMT蛋白表达与其甲基化无相关性;MGMT基因甲基化参与乳腺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Reeli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的研究,探讨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者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Reeli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患者组甲基化阳性率为78.95%(60例),健康对照组甲基化阳性率为35%(2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elin基因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有关(OR=13.084,95%CI:5.079~26.308)。结论 Reeli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Reelin基因启动子区DNA呈超甲基化状态,Reelin基因DNA甲基化是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GMT和NF-κB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GMT和NF-κB在42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石蜡标本中的表达,运用MSP方法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结果 (1)MGMT在低级别组胶质瘤中的表达率为73.7%;在高级别组中其表达率为21.7%.(2) NF-κB在低级别组胶质瘤中的表达率为52.6%,在高级别组中的表达率为60.9%.(3)42例胶质瘤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50%,其中MGMT蛋白阳性的胶质瘤,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26.3%;MGMT蛋白表达阴性的胶质瘤,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69.6%;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呈负相关.(4)MGMT与NF-κB两者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MGMT蛋白表达随胶质瘤的级别增高而下降,NF-κB与MGMT与胶质瘤级别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和ATRX蛋白在IDH1突变型与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相关性及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广东同江医院病理科行手术切除胶质母细胞瘤后组织蜡块标本共62例(其中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DH1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12例,IDH1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50例),检测P53和ATRX蛋白在这两种不同基因分型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53蛋白在IDH1突变型与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率分别为75.00%(9/12)和30.00%(15/50),ATRX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16.67%(2/12)及94.00%(47/50),P53和ATRX蛋白在IDH1两种基因分型的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53及ATRX的表达呈负相关(r=-0.404,P0.01)。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DH1基因分型、年龄及性别是影响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大部分的IDH1野生型的GBM的患者缺乏P53基因及ATRX基因的突变。IDH1野生型GBM是显著影响GBM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临床对成年GBM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T1WI增强图像采用六种不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GBM 57例和PCNSL 4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应用ITK-SNAP软件在术前T1WI增强图像手动逐层勾画瘤体感兴趣区(ROI)。基于慧医汇影放射组学Radcloud平台进行ROI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采用方差阈值法(阈值>0.9)、单变量特征选择法(P<0.01)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降维,筛选出的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极致梯度提升、逻辑回归(LR)、线性判别分析(LDA)、随机森林、K近邻等6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6种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模型之间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共提取1 688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降维及筛选后保留显著特征(5折交叉验证、每组分别25、10、31、17、14个特征)构建预测模型,6种模型中LDA、LR模...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以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方法开发一种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测模型,实现风险分层预测。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CIA/TCGA(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he Cancer Genome Atlas)公共数据库中309例GBM患者数据,针对术前对比增强后T1加权(post-contrast enhanced T1-weighted,T1CE)序列和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eighted fluid attenuation inversion recovery,T2 FLAIR)序列,提取坏死区、肿瘤区和水肿区三种感兴趣区域的10 12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Cox等比例风险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cox proportional-hazards,LASSO-Cox),筛选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它们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61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胃癌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和化疗。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 (MSP法)检测RUNX3、CHFR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分析这两个基因甲基化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54.0%和40.9%的胃癌组织中分别存在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在≥5cm的胃癌组织中,RUNX3和CHFR的甲基化频率分别显著高于它们在<5cm胃癌组织的甲基化频率;RUNX3和CHFR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RUNX3和CHFR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