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评价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诊断标准筛选阳虚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逆汤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中药降压疗效。结果:(1)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可以明显改善中医证候(P<0.05),尤其是头痛、眩晕、耳鸣、畏寒肢冷、喜热饮、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冷、面色苍白、夜尿频(P<0.05或P<0.01);(2)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值(P<0.05),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汤加减联合西药标准治疗较单用西药标准治疗对阳虚型高血压患者有更好的降压疗效,更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继发性闭经的疗效。方法:对56例门诊继发性闭经患者,予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白芍、细辛、通草、桃仁、炮干姜、炙甘草、大枣、香附、川牛膝、黄芪、肉桂)治疗。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结论:治疗继发性闭经采用养血通脉、补气活血、温经散寒之当归四逆汤加减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药防治心肌缺血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2070-2072
心肌缺血是多种心脏疾患的初始阶段,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从整体出发,多层次、多靶点发挥作用的优势,总结中药防治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药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清除自由基、抑制钙超载、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损伤等多方面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从而起到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结肠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柳氮磺吡啶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四逆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值为0.0141),花费的平均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值为0.0087),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值为0.0003)。结论:四逆汤加减疗法对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但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药理活性的特点,作用机制较复杂。本文对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的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归纳,并从促血管新生、扩张冠状动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凋亡、调节血液流变学、抑制Ca2+超载、自噬、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对中药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治疗心肌缺血中药的开发提供新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逆安胃汤治疗胃脘痛10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拟四逆安胃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胃脘痛106例,疗效满意,总有效率96.2%。结论 中药治疗胃脘痛止痛快,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消心痛口服。若患者有心绞痛急性发作均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7.5%、60%,差异性显着。结论四逆汤加减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且临床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9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林 《陕西中医》2003,24(7):608-609
目的 :观察益气化痰 ,降逆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黄芩、黄连、吴茱萸、苏叶、白芍、党参、公英、枳实等 )本病 5 9例 ,结果 :总有效率为 93 .2 2 %。提示 :本方对本病有和中降逆 ,舒肝清热 ,具有改善胃肠蠕动功能 ,抑制胃酸过度分泌 ,促进粘膜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5,(7):788-789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TDP治疗,进行临床疗效比对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止痛之功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曲淑荣 《中医临床研究》2011,3(9):46+48-46,48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纽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8-38%。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9-4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配以西医常规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沈小雷  沈岳武 《中医药导报》2006,12(8):62-62,67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并药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并药熨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87.3%,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分别为22.9%、8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并药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口服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照组38例口服孕三烯酮胶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6.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复方当归四逆汤加减。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方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院建生 《河南中医》2013,33(8):1220-1221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均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与当归四逆汤有关的不良反应,在32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87%.结论:通过对当归四逆汤加减,进行分型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确诊患者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日1剂,早晚温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40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1%.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口服当归四逆汤加减)与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为76.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治疗后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缓解率分别为83.33%、80.00%,对照组分别为40.00%、46.15%,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寒凝血瘀证)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作用。方法:将收集的5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在疗效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本文运用旋覆代赭汤加减降肺胃之逆气,宣畅呼吸,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制剂和中药汤剂(速效救心丸、舒血宁注射液、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脂葡萄糖注射液、极化液等.中药治疗组含服速效救心丸、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口服中药汤剂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结果 两组心电图及心绞痛疗效比较,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速效救心丸、舒血宁注射液、枳实薤白桂枝汤等中药制剂和汤剂,具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增加侧支血流,增加缺血心肌区的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血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痹的疗效。方法 :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痹风寒湿阻型 6 8例。结果 :治愈 4例 ,好转 5 9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为 92 6 %。结论 :当归四逆汤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补气养血之功 ,该方治疗风寒湿阻型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婴儿再发性腹痛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本病2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55.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本病近期及远期疗效均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