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性教育是中小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和家庭自身的问题以及应试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性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必须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加强家庭性教育,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家庭性教育是中小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和家庭自身的问题以及应试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家庭性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必须在性观念、家庭内部、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教育舍力方面加大力度,才能促使家庭性教育得到发展,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性健康教育是一个敏感而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中生的性观念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迁。性生理的成熟与性教育的欠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性教育危机日益加剧,高中生性教育的模式探讨也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性健康现状问卷调查,探究了高中生在性知识来源、性生理知识结构、性心理知识结构、性观念、性侵害等方面的现状。结果发现:高中生的性观念淡薄、性知识来源渠道单一且不科学,由此导致个别学生随意发生性行为且不会保护自己,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家校社”共育、规范学校性生理与性心理教育、借助社区力量完善学校性教育、对班主任进行性知识培训、学科渗透性教育、开发学校性教育校本教材等教育研究探寻模式,这对高中生性意识培养以及性知识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春期的性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在高校进行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态度,采用自编问卷对西北某地方高校4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能与自己的同学探讨关于性的话题,出于害羞与父母和老师则很少探讨这个话题;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和家庭是性教育的施教主体,父母在青少年获取性知识当中的作用逐步上升;大学生对性知识有较大求知欲,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集中于网络、朋友交流和杂志;最受学生欢迎的性健康教育形式是性教育课、性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大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认识有所提高,对性健康教育的需求强烈,希望能接受到不同形式的性健康教育。因此,学校应提高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并开展基于需求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家长对性健康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6名家长在性健康教育态度上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文化层次较低,性观念比较传统;多数家长不能与自己的孩子坦率地探讨有关性的话题;家长认为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依次是学校、家庭、社会和自己;家长认为开展性教育最好的形式位于前三位的依次为性教育课、性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对对青春期孩子(10-19岁)的性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实际上我们的学校性教育却比较滞后与保守,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本文结合我区学校的实际,探讨了我区学校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小学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索了学校落实青春期性教育的关键点和一线教师的教学方法。我们都知道,青春期指的是10-19岁期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性教育从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中学生性生理发育由迟缓变为超前,性意识由封闭趋向开放,使得性成熟前倾和社会性成熟滞后的矛盾冲突更加明显。但是,仅仅把青春期的这种矛盾冲突看做是“险关”、“危险期”是十分片面的,实际上这正是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促进学生性健康发展的良好契机。而学校设置专门课程又是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最佳选择。因为在现代社会。个体的青春期主要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具有家庭、社会所无法具备的系统性、计划性、组织性,这是家庭和社会教育那种自发的、偶然的教育行为所难比拟的。专门设置的课程能够集中、突出、充分地体现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然而。由于过去学校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定位,学校课程开设状况未能充分发挥“学校是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因而导致了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育与青春期性教育滞后的反差。所以笔者认为,学校设置青春期性教育课程是青少年了解和把握自己、获得完整的教育的需要,是使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青春期性教育课程设置可以较好地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和完善青春期性教育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青春期性教育课程设置是中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 ,中学生性生理发育由迟缓变为超前 ,性意识由封闭趋向开放 ,使得性成熟前倾和社会性成熟滞后的矛盾冲突更加明显。但是 ,仅仅把青春期的这种矛盾冲突看做是“险关”、“危险期”是十分片面的 ,实际上这正是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促进学生性健康发展的良好契机。而学校设置专门课程又是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最佳选择。因为在现代社会 ,个体的青春期主要是在学校度过的 ,学校教育具有家庭、社会所无法具备的系统性、计划性、组织性 ,这是家庭和社会教育那种自发的、偶然的教育行为所…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对769名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分析不同背景中学生性羞耻感状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提出消除性羞耻感的教育措施。结果显示存在性羞耻现象的学生占比39.1%,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性羞耻感的学生对性学名词的了解程度明显较低。学生支持学校性教育、了解性健康教育、较早开展性教育和家长对性的开明态度会减少中学生性羞耻感的产生,而是否独生子女、长辈是否传授过性知识、家长文化程度和是否参加过性教育活动并不影响学生性羞耻感的产生。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性健康教育,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性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鹃 《教学与管理》2010,(6):155-157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存在的三种基本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整个教育的均衡。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教育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其中,家庭和学校作为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两个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父性教育缺失的问题。父性教育缺失会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和学业等方面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要整合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和社会公益组织等方面的力量,为留守儿童父性教育建构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3.
英美国家的社区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闲暇教育。他们认为学校、家庭在闲暇教育中固然有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社区闲暇教育则可以弥补这种局限性。英美国家的社区通过成立社会闲暇教育组织、开设闲暇课程、开展闲暇活动等措施来实施中小学生闲暇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个青春期性教育心理个案的分析辅导,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在青少年性教育上的问题,指出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春期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中职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中职学校性教育现状 早在2008年12月,教育部就颁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阶段应该进行的性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而实际上,目前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途径,除了网络媒体外,极少接受到正规系统的性教育.中职生性教育不仅空白,而且缺乏主动施教有效引导,一边是学校和家长的谨慎观望,一边却是学生的不以为然.如今的性教育,让学生和家长都不买账,甚至有人认为成了做秀.目前中小学生的性知识掌握程度中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国家要结合本国的文化传统和自身的实际构建适合本国青少年需要的性健康教育体系,为此,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性健康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在人格、观念、境界、行为、价值等方面应遵循自己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贫困农村初中女童的性教育研究,笔者以四川某贫困县某初中女童为样本,通过座谈、讨论、咨询等形式展开了性教育现状的调查,影响性教育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的缺失;,监护人缺乏性知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学校性教育、性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较为薄弱。因此,需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促进贫困地区初中女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行为的统一。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有必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实施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行为。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体分别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构成有机整体。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配合,提升路径包括学校积极创造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家庭以契约形式组织日常生活,社会支持培养活动并开展家校与社区合作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需要一个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力量整合、教育组织调整乃至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过程.这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应该在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方面发挥主导作埘.真正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暴力事件不断升级,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暴力事件上升的原因除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外,缺少尊重生命的环境、生命得不到切实的关怀也是重要的原因。加强对中小学生生命的关怀和教育,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创造生命教育的良好的氛围。家庭:重视尊重生命的亲情;学校:建立尊重生命的友情;社区:形成尊重生命的人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