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制背心配合早期活动方案预防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的效果及对电极安全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1组术后穿特制背心,遵循早期活动方案活动;实验2组采用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增加穿特制背心,72h后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常规,不穿背心,72h后下床活动。评价并比较3组患者UEDVT及电极脱位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UEDVT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1组的发生率最低;3组患者均未发生电极脱位。结论特制背心配合早期活动方案能有效降低UEDVT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电极脱位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沙袋固定带联合早期下床活动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的8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本科自制沙袋固定带压迫患者伤口4 h。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早期下床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沙袋移位、伤口渗血及囊袋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舒适度、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沙袋固定带联合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不增加患者伤口渗血及囊袋血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自制“加压固定带”的制作方法及其在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切口止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起搏器术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按常规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对照组术后将砂袋直接置于起搏器囊袋切口上;观察组术后将自制加压固定带将砂袋固定于切口压迫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渗血、砂袋移位、囊袋积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观察组固定带的使用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使用自制加压固定带可显著减少囊袋积血、切口渗血,且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早期下床活动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有关早期下床活动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合计1 5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被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3~24h下床活动对电极脱位、囊袋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酸背痛、尿潴留、便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不仅没有增加电极脱位、囊袋出血的风险,而且能降低腰酸背痛、尿潴留、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循证护理方法,将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早期下床对并发症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得出患者最佳下床活动时间。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NBASE、web of science及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3月;纳入起搏器植入术后实验组卧床3~6 h后下床活动、对照组卧床24 h后下床活动的RCT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704例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囊袋积血、电极脱位发生率及舒适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侧关节僵硬疼痛、腰背酸痛、尿潴留及便秘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卧床3~6 h后下床活动不会增加囊袋积血、电极脱位的危险性,可以减轻患者关节麻木、腰背酸痛,降低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在起搏器囊袋切口压迫止血中的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利于患者康复.方法 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为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为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压迫止血,观察2组术后切口渗血、盐袋移位、囊袋积血等情况.结果 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术后切口渗血、盐袋移位、囊袋积血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盐袋固定装置,可将盐袋固定于切口需压迫处,不影响患者床上活动,并可更换沙袋大小调节压力,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永久起搏器植入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1]。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临床上采用砂袋压迫切口4-6h,以防止锁骨下切口渗血、淤血、出血及囊袋积血^[2]。常用的砂袋压迫存在砂袋易移位、松动、脱落而致伤口渗血、出血、囊袋积血、血肿等^[3]。  相似文献   

8.
永久起搏器植入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1].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临床上采用砂袋压迫切口4~6 h,以防止锁骨下切口渗血、淤血、出血及囊袋积血[2].常用的砂袋压迫存在砂袋易移位、松动、脱落而致伤口渗血、出血、囊袋积血、血肿等[3].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专用砂袋,此设计在功能及工艺上都较前人进步.经46例患者临床应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早期下床对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22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术后卧床24h;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卧6h后在护士的指导、协助下,下床活动。结果 患者电极脱位、囊袋血肿、伤口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腰背酸痛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排尿、排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及电极脱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科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改进术后切口缝合及包扎方式,不用沙袋压迫,卧床时间缩短为12h ,早期指导活动。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电极脱位率、住院天数及营养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天数显著减少,营养状况好,感染发生率低(P<0.05)。两组起搏器电极脱位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加快住院期间的恢复过程,有效降低起搏器术后感染,且电极脱位发生率未增加。  相似文献   

11.
李炎 《护理研究》2012,26(33):3168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为了防止切口渗血、淤血、出血及囊袋积血,临床上常采用普通砂袋压迫的方法。常用的普通砂袋压迫存在各种不足,如易导致砂袋移位、松动、脱落从而使伤口渗血、出血、囊袋积血、血肿等。为此,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改良砂袋用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经50例病人临床应用,效  相似文献   

12.
金婷 《当代护士》2016,(4):42-43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使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的方法,及其在降低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法进行伤口处理,观察组采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进行伤口处理。结果两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观察组伤口出血、囊袋血肿、伤口疼痛及肩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的方法进行伤口处理不影响电极位置,同时可降低伤口出血、囊袋血肿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为了防止切口渗血、瘀血、出血及囊袋积血,临床上常采用普通砂袋压迫的方法。常用的沙袋压迫存在各种不足,如易导致沙袋移位、松动、脱落而伤口渗血、出血、囊袋积血、血肿等。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专用沙袋,经35例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早期3 h下床活动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单或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226例患者,均使用双极主动螺旋电极,按随机奇偶数分为观察组107例与对照组119例,观察组术后3 h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24 h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毕、出院前以及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时平静状态下测定的起搏器电极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在A和V波振幅、起搏阈值、电极阻抗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24 h下床活动相比较,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早期3 h下床活动并不影响起搏器植入后的电极性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5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11例次),发生率为20.4%(11/54),其中电极脱位5例次(45.4%),囊袋积血3例次(27.3%),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次(18.2%),起搏器综合征1例次(9.1%);所有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以电极脱位和囊袋积血为多见;熟悉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相关理论知识、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对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杰  刘燕 《全科护理》2011,9(31):2843-2844
[目的]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2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及护理。[结果]32例永久起搏器引起囊袋出血、血肿22例,囊袋破溃感染2例,电极移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起搏膈肌刺激症状5例。[结论]加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及早发现各种并发症,早期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可提高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率,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电极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心内科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螺旋电极)和对照组(翼状电极)各32例,观察两组术后焦虑、抑郁程度及腰背疼痛、腹胀便秘、尿潴留、入睡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翼状电极组(P0.05),腰背疼痛、腹胀便秘、尿潴留、入睡困难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于螺旋电极组患者具有易于固定、易于操作、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从而能提高患者早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囊袋积血多发生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内,积血不仅会影响伤口愈合,还会导致囊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我科对25例起搏器囊袋积血患者早期采用了芒硝外敷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影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原因。[方法]对64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担心电极脱位、缺乏详细指导、医护意见不同为主要原因。[结论]应通过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活动,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安装永久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的重要手段,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电极脱位,囊袋血肿,感染,起搏器功能障碍[1],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老年人安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易出现的是囊袋血肿、感染,主要是由于局部营养不良,而使切口不愈合.加强术后护理,因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