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挺 《华中建筑》2009,27(4):127-1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校区基础教学实验楼(二期)工程(以下简称“二期”工程),是2002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点基建项目之一。“二期”工程建设用地位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校区东南角教学中心区。场地内原有一幢3层建筑——临床药理主胚教研室及两幢一层临时性建筑。建筑东面为锅炉房,南面为法医系教学楼,西面为基础教学实验楼(一期),  相似文献   

2.
正大厂书画院位于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河东岸,距北京市区40km。场地北临大通路,东接中轴路,西侧和南侧紧邻用于水利灌溉的群英三分干渠。按照前期设计方案,书画院一期已经建成,由北入口往南隐含的一条南北向轴线与二期场地内已经建成的两栋古典风格建筑,基本上建立了场地潜在的空间秩序和中式的风格基调。作为一个书画院,对"书画"概念的理解和表达是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未来的大厂书画院不仅是当地书画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3.
<正>镓楼位于中东科技大学的科技园内,它为软件公司提供了办公和科研空间。该项目旨在为不同规模的公司提供灵活舒适的空间,同时为大楼的使用者提供交流集会的场所。建筑不仅包含了70m2-1600m2不等的办公空间,而且被用作科技园的办公区域和校园娱乐休闲区域之间的通道。为了创建这条通道,建筑底层架起,办公空间布置在贯穿场地的不同层高上。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试图建立一种将传统阅览与数字化阅览并置与互动的开放式的阅览模式,与国家图书馆一期集权式集中布局相比较,更突出平等、自由、民主、开放的空间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国家图书馆一期与二期以及二期中的阅览区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应该用建筑的、环境的、艺术的语言加以表达。所产生的形象清晰、真实。设计方法1 功能特征:国家图书馆二期的功能体系主要分为五大区域,即阅览区域、密集书库区域、业务用房区域、数字图书馆、学术交流区。阅览区与一期毗邻,便于统一管理。其间放置对外餐厅和学术交流中心,其功能一、…  相似文献   

5.
正项目位于深圳龙岗大运新城盐龙大道以西,处于大运新城边缘,用地面积18.75ha,原有的三所监狱建筑面积约为29 730m~2。由于原三所监狱建筑类型的特殊性,我们的设计利用了原建筑的功能,将其转化成新的视觉和体验场所:一期改造注重孵化社区与公共体验,以农田尺度进行地段的划分,植入都市农田;以一期带动二期,引入老人社区、蚁族聚居区等特色人群及相关配套服务,通过建筑底层  相似文献   

6.
"难波公园"是一处大规模商业设施,位于大阪市中心,由废旧球场再开发而建成。难波公园二期意在其上建造屋顶花园。一期与二期工程中,实施了将建筑和屋顶绿化完全一体化进而实现"城市中的森林高岗"这一规划方针。E-DESIGN在此间配合协作了屋顶花园的二期景观设计。二期规划中以创建"森林中的逗留场所"为基本理念,同时为了完善一期的绿地分区规划既有空间,提出了图层(线状阶层)式的绿地配置规划方案。通过此方案得以形成由点缀包围屋顶花园的四季花木以及缓解建筑风洞现象进而保护屋顶花园的常绿树木所构成的具有多层性、柔和性的森林体系。在具有高低差的阶梯形花园中,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长椅,依次创造各式各样的逗留场所。在演绎商业空间的同时,设计师还散落布置了以"森林中的水族馆"为主题的木制游具、艺术植栽、睡莲水景等小品。  相似文献   

7.
程向阳 《建筑与文化》2016,(11):181-183
正场地空间建筑建筑经由场地环境出发,并通过本体的空间特性来形塑特定的场所,场所感的界定是通过人、环境与建筑互动的体验和被体验,看和被看的经验上逻辑,形成不同受众者身体、心理和视觉等的接触和感知。一个建筑的形成决定了场所的边界、内容和产生的意义,市民文化中心建筑创作理念的核心不仅仅是在塑造一个建筑,更是在创造一个场所,一个积极的城市新空间。1.选址文化中心项目基地位于蓝色新区核心区主轴与公园的交汇处,龙泉湖公园的西侧,由于规划  相似文献   

8.
正痕迹:朝向与适应场所需要表达自身的本质,并且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和发展。在本项目中,马德里卡拉班切区102住宅项目所在的区域将旧卡拉班切区与其前方的森林绿地相联。作为对绿地和场所原貌的回应,我们的项目被压缩在场地边沿的线性区域中。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我们需要发掘场所中的主要特质,在建筑偏向南侧的东西立面创造视觉方向性,划定活动区域,确定建筑外观,并使住宅获得平静安宁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楠  金禾 《室内设计》1997,(3):9-12
另外总体布局中还考虑了功能分区和建筑分区。一期与二期既独立又有联系。一期功能和造型相对完整,自身有机的围出广场,在没有二期时也能独立存在,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二期建成后形象上与一期对比统一,并围合出庭园。三期与一期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对话周恺     
正UED:本期专辑的主题——相融·共生,这一理念是如何演变而来的?都有哪些方面的含义?周恺:在建筑设计中,有一些我比较关注的要素。首先是场所,场所指向了建筑与场地将营造怎样的氛围。建筑必须根植于场地,这是建筑与其它造型艺术相区别的重要因素。同时场地也常常成为我们创作的起点和重要线索。其次是空间,空间将艺术与建筑进行了划分,空间品质对于建筑起到近乎决定性的作用。空间将建筑与人进行连结,产生了一些私密且各不相同的体验。最后是建造,建筑学是一门关于建造的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