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志军  田逢军 《经济地理》2012,32(6):156-161
空间句法提供了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定量分析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了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为国内其它城市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绿色游憩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缺少鲜明的地域特色;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对策是:注重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地域特色建设;加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利用;体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人文关怀”;协调环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绿色轨迹——北美都市区开放空间保护评述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都市区尺度下开放空间保护目标的多元化趋势及生态保护、休憩娱乐、游憩走廊、社区复兴,以及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等五个最为突出的目标,并强调开放空间形态的连续性是以上多元目标与价值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选取北美十大都市区开放空间规划的典型案例,在对比剖析其连续开放空间保护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目标冲突不可完全避免,休憩娱乐、游憩走廊与社区复兴必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之上,绿色基础设施则是目标整合的思维方式;总结北美绿色轨迹的特征,最后从我国开放空间保护的现实出发,提出整合现有开放空间、将开放空间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有机结合及"病毒"式扩散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缓冲区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对居民使用者主体的游憩行为特征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半径及其覆盖率反映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适宜度的区域差异,从而揭示上海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格局分异特征,发现服务覆盖率低和分布不均的空间格局影响了市民游憩的适宜度,从而导致上海整体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功能的较低水平。据此提出优化对策:市中心应注重空间整合的立体化与纵深化,近郊及中外圈区域的优化重点是空间布局的均匀性与渗透性,同时重视和加强多功能的生态游憩廊道系统的构建和生态游憩空间建设的近自然性与软质化。  相似文献   

5.
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由参与游憩活动的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构成城市游憩者。城市游憩者空间行为特征影响城市游憩设施和游憩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得基本数据,运用使用曲线分析技术,研究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模式与活动频率特征,探讨不同动机的游憩者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6.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秦学 《经济地理》2003,23(2):267-271,288
从空间类型、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并以宁波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游憩物质与环境空间结构、游憩行为与需求特征、游憩行为空间分布规律等一系列要素,为宁波市的旅游开发、游憩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特殊的时空重叠性,其游憩行为存在失控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游憩行为失控的历史教训,探讨了游憩行为失控的原因,并提出系统化治理对策,即建立城市游憩人群流动的大数据监测体系,科学核定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承载量,构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承载的预警系统,有效扩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范围,强化多部门应急治理联动机制和构建瞬时巨量游憩人流的疏导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影像和城市建成区图,运用GIS分析技术,以淮安市主城区为例,对城市空间扩展与外部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安主城区空间扩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各向异性特征,1965年以前,城市扩展缓慢,以北向、西北向扩展为主,1965—1979年,扩展规模较小,以西南向扩展为主,1979—1995年,扩展速度开始加快,以西北向、西南向为扩展的主导方向,1995年以后,城市空间加速扩展,以东向、东南向扩展为主。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可概括为扇翼缓慢扩展型、圈层式扩展型和扇翼快速扩展型三种类型。淮安主城区形态经历了由星形向块状演变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趋圆性特点,城市空间扩展的阶段性与各向异性对外部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居民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概括分析了城市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通过对合肥市居民居住热点、空间分布、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实地考察以及GIS空间等分析,发现合肥市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与合肥市人口分布密切相关,城市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据此建议:政府部门应从老百姓利益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加大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活力是衡量城市地位的重要标准,为深入了解城市活动体系的时空间结构,认识中国城市活力的深夜化现象,以及人群夜间活动时空选择的影响,本文通过利用热力图获取人群的聚集和活动时空数据,并对合肥市主城区上的夜间活力点依据其特征进行了识别和分类。同时,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各类型典型夜间活力空间的人群特征与城市夜间空间类型的建成环境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合肥主城区各类型夜间活力空间提出政策建议与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11.
空间可达性是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基础指标,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为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利用GIS软件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深化空间句法,通过对澄城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级城市道路进行拓扑分析,从城市功能和数据的角度剖析未来主城区的空间结构布局特征.同时综合分析影响城市形态形成的其他因素,提出空间发展的优化建议.文中将可达性理论与GIS技术结合应用于城市规划,提出规划评价的新方法,以帮助决策者作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游憩活动类型、不同游憩地类型、不同游憩主体有不同的游憩体验空间需求;本文从游憩体验的特征出发,探讨了游憩体验的类型和游憩体验空间的构成,以野餐活动为例,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游憩体验空间测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不同行政区之间的联动关系越来越紧密,这种联动关系在城市各功能空间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更渗透到了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游憩空间建构之中。受制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跨行政区的游憩空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柔性措施。以欧洲高莱茵河沿岸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莱茵河沿岸地区游憩空间的发展与现状,总结其游憩空间体系的构建特点,为中国跨城市河流沿岸的游憩空间柔性一体化建构提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游憩空间是城市空间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休闲文化和游憩行为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属性深深地打上了“休闲”精神的烙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休闲游憩需求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公园在满足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以深圳湾滨海公园为例,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和使用者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与使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使用者的植物景观空间行为偏好,为建设适宜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高质量城市公园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加剧,高层建筑也普遍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不断减少,并且公共空间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的娱乐、休息的环境,并且给居民提供舒适感.高层建筑的崛起、交通路线的增加,这些因素都改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为了大多数居民的感觉而设计,往往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都是来源于大众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着多元化的发展,本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龙虎山风景区为研究区域,构建优化模型,探索系统优化景区空间的方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可分为农业生产空间、景观游憩空间、居民社会空间、生态保护空间;(2)选取距景源距离、景观可视性、视点分布因子评价景观游憩空间适宜性,能兼顾景区的生态、经济效益;(3)以旅游收入测算居民社会空间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景区经济效益来自生态效益的特点。(4)优化后生态保护空间扩张,其他三类空间缩减的趋势,保障了研究区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结果表明:空间适宜性评价、多目标数量结构优化是空间优化的科学方法。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解决空间冲突方面,系统的空间优化方法为中国景区生态文明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类诞生于自然,在生息、发展中逐渐远离自然又渴望回归自然.依托于自然环境的各种游憩活动就是这样产生、发展、兴盛起来的.游憩地环境规划设计面临的正是解决自然环境保护与游憩空间的拓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并且要做到使设计更具有游憩吸引力.为解决游憩地拓展游憩空间与资源保护所产生的矛盾,研究提出一种线形游憩空间的设计手法,通过对线形游憩空间各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试图建立起与人的运行感知相适应的线形游憩空间秩序,使之能够对各种游憩活动与环境进行有效协调,在产生游憩吸引力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资源和尊重人的游憩需求.  相似文献   

19.
李彪 《经济论坛》2013,(12):113-115,124
以河北暖泉古堡为例,从梳理古堡历史文化空间、整理古堡现有空间基础入手,通过文化空间——现有空间基础矩阵对二者进行对比,得到一个具有现实空间基础的历史文化空间要素组,然后通过空间——认知矩阵获得游憩者对这些要素组的认知,进而从点、线、面三个层面构建古堡游憩空间.  相似文献   

20.
建筑开放空间在改善城市的物质、生态、游憩与景观环境等力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建筑开放空间反映了城市建设中尊重自然的规划指导思想.本文从建筑开放空间的概述、特征着手,分析出建筑开放空间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