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验了通过NaCl-KCl-NaF-SiO2熔盐在电流密度50 mA/cm2、电沉积脉冲电流正反向比9:1和750~850℃60min电沉积下阴极(/mm)20×20×0.5的1.6Si无取向冷轧硅钢片断面层硅的分布,并通过计算得出Si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电沉积温度由750℃提高至850℃时,试样中Si含量增加,扩散的深度由18μm提高到40μm;电沉积温度与Si在钢中的扩散系数近似符合Arrhenius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硅在SiCl4/TMAC-PC体系中的阴极沉积过程,分析了电解质体系的热稳定性和电导率,研究电流密度、温度等因素对沉积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SiCl4的加入使得TMAC-PC体系热稳定性增强,电解质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18K、c(SiCl4)=0.5mol/L、电流密度i=15A/m2、电沉积时间3h条件下得到的沉积层致密,呈球形颗粒状。  相似文献   

3.
以载体支撑可剥离超薄铜箔的制备工艺为研究对象,用SEM考察电沉积时间、搅拌方式、电流密度及溶液温度等对铜箔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搅拌,溶液温度4550℃,电流密度15A/dm2,在载体亮面电沉积6s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厚度小于5μm超薄铜箔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电沉积法制备泡沫铅的工艺,以聚氨酯泡沫为基体,经脱脂-粗化-除膜-导电化处理后,先预镀铜然后再电沉积铅。在预镀铜过程中,考察了阴极电流密度、异极极距、镀液温度和电镀时间对电流效率和槽电压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镀铜工艺参数为:阴极电流密度3.0 A/dm2、异极极距3.5 cm、镀液温度为25℃、电镀时间35 min。在电沉积铅过程中,考察了铅离子浓度、氟硼酸浓度、添加剂、阴极电流密度及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电流效率、槽电压和泡沫铅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阴极表观电流密度3.0 A/dm2、镀液温度为25℃、电镀时间30~50 min。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泡沫铅镀层结晶细密、均匀,且韧性和光亮性都较好,孔隙率高,具有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太阳能电池生产中,有两种电沉积硅的方法可以采用。第一种方法是把多晶硅直接电沉积到可以重复使用的衬底或是低成本衬底上。硅原料为氟硅酸钾(K_2SiF_6),这是肥料生产中的一种低成本副产品。K_2SiF_6溶于750℃的氟化钾/氟化锂熔液中,通以直流电,在阴极上沉积出硅。 银和石墨作为衬底材料。沉积电流密度为1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粉煤灰碱浸液中沉积含铝白炭黑,考察了溶液pH、沉积温度、搅拌速度、沉积时间对硅、铝沉积率及白炭黑中硅、铝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8、沉积温度80℃、搅拌速度200r/min、沉积时间4h条件下,硅、铝沉积率分别为98.46%和66.16%,得到的含铝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75~115m2/g,DBP吸油值为135~215g/100g,SiO_2质量分数为80%~82%,Al_2O_3质量分数为4.96%~7.93%。  相似文献   

7.
江卢山  李冰  李军 《稀有金属》2005,29(2):162-166
分别采用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利用TiO2 B2 O3 LiF KF熔盐体系,在石墨基体上电沉积制备了TiB2 镀层。在实验中,考察了直流电流密度、脉冲宽度、脉冲间隔、脉冲电流幅度等条件对TiB2 镀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沉积得到的镀层性能优于直流电沉积。在本实验参数下(摩尔比TiO2 ∶B2 O3∶KF∶LiF =0 .0 6∶0 .4∶0 .74∶0 .8,温度80 0℃,脉冲宽度7.5ms ,脉冲间隔2 .5ms,电流密度0 .6A·cm- 2 ,电沉积时间5 0min)得到的TiB2 镀层表面平整,有金属光泽,结构致密,晶粒细小,与基体的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温熔盐电沉积技术的特点及硅的沉积历史。在FLNAK-Na2SiF6熔盐体系中,以低硅钢片Fe-3%Si薄板为阴极,控制温度和电流密度,以电化学还原法沉积硅,然后在1050℃下利用高温扩散退火均匀化处理,制得成分均匀的Fe-6.5%Si薄板。对熔盐电沉积过程中的工艺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熔盐电化学还原方法是制备Fe-6.5%Si薄板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泡沫镍基Ni-S-Co涂层电沉积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泡沫镍为基体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i—Srco非晶合金电极,通过测定电极在30%KOH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了不同沉积条件(硫酸钴掺杂浓度、电流密度、电沉积温度、电沉积时间、镀液pH值)对镀层析氢性能的影响,并用XRD、SEM对镀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镀层为非晶态结构,镀层表面颗粒分布均匀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确定了较佳电沉积工艺条件:硫酸钴掺杂浓度为10g/L、电流密度为50mA/cm^2、镀液温度为50℃、电沉积时间为40min、镀液pH值为4。  相似文献   

10.
王碧侠  兰新哲  宋永辉 《黄金》2008,29(6):45-48
研究了用电积法从含铜氰化尾液中回收铜的工艺参数。先对配制的铜质量浓度为12.07g/L的氰化物溶液进行电沉积回收铜实验,分别采用钛板及石墨板作为阴极和阳极材料,研究了溶液中铜浓度、电积液温度、电积时间、电流密度及溶液流速等因素对铜回收率及电流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参数。根据确定的工艺参数,对来自某金矿铜质量浓度为12.40g/L的氰化溶液,在50℃下电积8h,电流密度取75 mA/cm2,溶液循环速度取30mL/m in,阴极产物得到了铜质量分数为99.87%的铜-锌合金,总的电能消耗为2 938kW.h/t。  相似文献   

11.
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是倍受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技术是我国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采用"超声膜扩散"法制备了(LnO2)x-(ZrO2)1-x(Ln=Ce,Pr,Tb; x=0.4~0.9)储氧材料,对其储氧量、热稳定性、催化特性和抗老化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LnO2)x-(ZrO2)1-x(Ln = Pr, Tb)显示出优于(CeO2)x-(ZrO2)1-x的综合性能,是机动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重要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化学计量比为RE2FeSb2(RE=Y,Dy,Er)的稀土化合物并测试了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RE2FeSb2(RE=Y,Dy,Er)合金电极充放电过程中呈现2个充放电平台.合金电极在KOH溶液中浸润24h后极化程度不同;Y2FeSb2在浸润后极化程度比Dy2FeSb2和Er2FeSb2更深,使得前者首次充电过程明显区别于后2种合金电极.充放电循达到五十次以后,合金电池低电位充电平台逐渐消失,高电位充电平台的充电容量缓慢减小,合金电池循环充放电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化学计量比为RE2FeSb2(RE=Y,Dy,Er)新型Fe基合金电极.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方法测定了RE2FeSb2(RE=Y,Dy,Er)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循环表明RE2FeSb2(RE=Y,Dy,Er)具有2个明显放电平台;分别以3种RE2FeSb2(RE=Y,Dy,Er)合金电极为负极,以Ni(OH)2/NiOOH为正极构成的原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715.8mAh/g,646.2mAh/g,673.6mAh/g,说明新型Fe基合金电极RE2 FeSb2(RE=Y,Dy,Er)具有很大的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14.
原位反应制备Mo_2FeB_2基金属陶瓷烧结过程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e-6B-48Mo-0.8C材料体系用液相烧结原位反应法制备了Mo2FeB2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用SEM-EDS观察分析了烧结体的组织结构与成分组成,用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与热力学计算表征了体系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该材料体系中,Fe2B、MoB2为反应中间相,Mo2FeB2为最稳定存在的相,呈条块状均匀分布在铁基粘结相中。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在Mo-Fe-B三元体系中,Mo2FeB2的Gibbs自由能最低,形成能力最强,在481.8℃开始形成Fe2B,当温度达到1293.7℃时,该体系形成最稳定的Mo2FeB2相,并使材料致密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乳液有增稳、增敏、增溶等作用,建立了微乳液-鲁米诺-H2O2-Fe(Ⅱ)化学发光体系测定Fe(Ⅱ)的分析方法。该法测定Fe(Ⅱ)的浓度范围为1×10-6~1×10-4g/L,检出限为1.20×10-7g/L。对浓度为1×10-6g/L的Fe(Ⅱ)标准溶液连续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3%。利用EDTA为掩蔽剂,可有效消除大多数元素离子对测定Fe(Ⅱ)的干扰,从而可用于矿样中Fe(Ⅱ)的测定,回收率在96%~107%之间。  相似文献   

16.
在Mo-B-Fe-Cr-Ni系统中,分别掺加不同含量的WC进行真空液相烧结,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硬度计测定材料的弯曲强度与硬度,用XRD、SEM观察分析材料的物相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满足反应生成Mo2FeB2的前提下,掺加的WC作为形核中心,降低了烧结过程中的成核位垒,使烧结过程更易进行,烧结生成的Mo2FeB2硬质相与WC晶粒形成了无污染、弱界面结合的双硬质相,并且在粘结相中分布均匀,提高了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17.
运用XRD、SEM等方法研究了Al2O3-CeO2-ZrO2-Ni高能球磨体系在不同的球磨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结构转变和分散性的问题.结果表明,四种物质一起球磨时,不会发生机械合金化,但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Al2O3、CeO2、ZrO2粉末都会不断被细化,而Ni颗粒仍较粗大且分布很不均匀.通过改变球磨顺序,将CeO2、ZrO2和Ni先球磨30 h再添加Al2O3继续球磨30 h,却能使CeO2和ZrO2发生合金化生成固溶体,且Ni颗粒有明显的细化,分散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边雪  吴文远  杨眉  常宏涛  涂赣峰 《有色矿冶》2007,23(5):34-37,41
现行分解氟碳铈矿过程中,氟以气相形式逸出,既浪费氟资源,又污染环境。为了寻求新的清洁冶金方法,文中采用DTA-TG和XRD热分析技术对CaO-NaCl-CaCl2焙烧标题矿物分解过程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用二次正交回归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氟碳铈矿分解率随四因素而变化的规律,得出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并得出的优化工艺条件:温度:700℃;CaO加入量:15%(质量百分数);NaCl加入量10%(质量百分数);焙烧时间:60 min,分解率为92.14%。通过分析讨论可知:由于CaO的加入,氟以CaF2固体的形式存在于焙烧产物中,抑制了气相氟的产生,本文采用的方法是一种清洁冶金工艺。  相似文献   

19.
周毅  朱新华  班敏燕 《稀土》2006,27(2):81-83
反渗透法作为稀土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一种高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如何防止稀土废水中的钙、镁污染和堵塞膜元件,是当前反渗透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难点.本文研究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沉淀废水中的钙、镁离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研究了絮凝剂的加入对沉淀快速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天竺葵在大气污染中的监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浓度SO2处理天竺葵,引起叶片内H2O2的积累,研究表明,此现象与叶片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有关。提示天竺葵可作为大气SO2污染的监测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