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岛型超细纤维产品的染整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成  潘艳艳 《丝绸》2002,(9):52-53
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是复合超细纤维中的佼佼者。通过海岛型双组分复合纺丝机纺丝 ,再经化学方法处理得到单丝纤度在 0 2dtex以下的超细纤维 ,用其制成的产品主要用于擦拭布、高密度防水织物、人造麂皮、Moss织物、桃皮绒等 ,充分体现了超细纤维的柔软、轻薄、手感丰满、“书写效应”等特点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本文研究的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 ,其海组分为水溶性聚酯EHOPET ,占 2 0 % ;岛组分为常规PET ,占 80 %。在后期加工中 ,溶去海组分 ,剩下单一的涤纶超细纤维 ,在染色工艺中质量较涤 /锦复合纤维容易控制。现就其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海岛型复合纤维和超细纤维的特性及其关系,用纤维图像处理技术分别测量圆形截面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和化学剥离后超细纤维的直径,以及单根海岛复合纤维中超细纤维的根数,根据理论公式推导出超细纤维的细度及其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产业用纺织品》2003,21(5):14-14
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是利用两种不同性能的聚合物分别作为“岛”和“海”组分 ,按不同的复合比例分别送入挤压机在两根螺杆中进行熔融挤压 ,两组熔体经两套计量泵和熔体管道进入复合纺丝组件 ,从海岛型复合喷丝板喷出 ,冷却后形成海岛型复合原丝 ,再通过特殊的化学溶剂 ,使复合原丝中的“海”组分溶掉 ,留下“岛”组分即为复合超细纤维 ,“海”组分经回收处理后可循环使用。如把“岛”组分熔去则可制取蜂窝结构的多孔中空纤维。用海岛纤维生产的产品具有手感柔软、质轻透气、抗菌防霉、抗皱滑爽、富有弹性等特殊优良性能 ,适宜于制作仿麂皮和…  相似文献   

4.
曹阳  宋兵  张恒  王亮  钱晓明 《丝绸》2024,(3):66-76
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由于其原料和成型技术的组合多样性而备受青睐。然而,在现有的制备工艺中,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存在如能耗大、难以细旦化和污染环境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和高质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原料选择、组件使用及工艺调控等因素都对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成型效果影响显著。因此,合理调控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成型过程中各阶段影响因素对其综合性能进一步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为更全面理解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的本质,本文以桔瓣型纤维和海岛型纤维为研究基体,探究了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的纺丝成型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多样的开纤工艺(机械开纤、化学开纤和热能开纤);归结了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在合成革、空气过滤和医疗卫生等材料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福建轻纺》2004,(6):31
海岛型超细纤维是将一种聚合物分散于另一种聚合物中,在纤维截面中分散相呈“岛”状态,而母体则相当于“海”。最终通过织物后整理将海岛组分溶解,获得单丝直径低于3.0μm的超细纤维。海岛超细纤维通常状态与高收缩纤维复合加工网络成异收缩复合纤维,  相似文献   

6.
探讨桔瓣型双组分纺黏水刺超纤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介绍了桔辩型双组分纺黏水刺超纤技术的工艺原理及采用这种工艺生产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优势,并阐述其产品的特点、应用领域及当前发展状况.指出:我国非织造技术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桔瓣型双组分纺黏水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织造加工工艺,代表着当今世界非织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复合纤维喷丝板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纤维越来越引起全球纺织工业界的注意,但是许多人还不熟悉这种纤维,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生产的,本文将对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作一简要的介绍.复合纤维根据纤维横截面大体可分为并列型、皮芯型、海岛型和桔瓣型等几种(图1).在一些专利和技术文献中介绍了许多种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双组分纤维有时也称为“复合纤维”、“共轭纤维”或“杂纤”。双组分纤维可以根据纤维截面上的组分分布分为几类。1 并列型 ( S/ S)  这种纤维中两个组分的分布呈并列状态 (图1 )。一般来说 ,此种纤维中两个组分沿长度方向可分为两个或更多的清晰的区域。图 1 并列型双组分纤维的横截面1 .1 并列型纤维的生产  在大多数情况下 ,两种组分间必须具有很好的粘合力 ,否则最终会产生组成不同的两种纤维。两种组分用机械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已在一篇专利文献中作了阐述。其例子见图 1 (h)和 (i)。生产并列型双组分纤维有以下几种方法 :(…  相似文献   

9.
曾亮忠 《非织造布》2003,11(2):48-48
26 0 分特 (Decitex ,简称Dtex) 计量纤维细度的公制单位 ,1分特等于 10 0 0m长纤维的重量。 1分特 (Dtex) =1/10特 (Tex) =0 .9旦尼尔 (Denier)。2 6 1 旦尼尔 (Denier) 可简称旦或d ,欧美国家采用的计量纤维细度单位 ,1旦等于 90 0 0m长纤维的重量。 1d =1/ 9Tex =1.1Dtex。2 6 2 密耳 (Mil)  1密耳等于千分之一英寸。英、美等国用于计量纤维直径和薄膜厚度的单位。 1mil=0 .0 2 5 4mm=2 5 .4 μm。2 6 3 溶纺纤维素纤维 (Lyocell/Solventspuncellulosicfiber) Lyocell是由奥地利Lenzing公司等研发的采用物理方法生产纤维素…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 4 种不同的柔软处理方法,即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和化学碱减量法处理涤纶/锦纶 6 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的柔软处理工艺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柔软处理使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折痕回复性、抗弯曲性、悬垂性、柔软性能均得到提高,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撕裂强力提高;经化学碱减量柔软处理的非织造布柔软性能较好,但是力学性能较差。对比经 4 种不同的柔软工艺处理的非织造布性能可知,经有机硅柔软剂处理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综合性能 最优。  相似文献   

11.
《产业用纺织品》2004,22(5):37-37
由全国合成纤维科技信息中心和全国非织造布科技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的化纤新原料及非织造新材料研讨会于 2 0 0 4年 3月 2 2日至 2 5日在温州顺生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 1 0 0多家化纤、非织造企业及相关的公司和科研院所的 1 85名代表听取了国内外化纤及非织造材料专家、技术人员的专题报告。主要报告有 :“新型合纤对非织造布行业的推动”、“汽车用非织造布内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发展趋势”、“双组分纤维技术 ,双组分纺粘和熔喷非织造布制造技术”、“垂直铺网技术”、“海岛复合短丝生产技术和装备介绍”、“应用于海岛型超细纤维合成…  相似文献   

12.
锡环 《江苏丝绸》2005,(4):40-40
双组分纤维纺丝技术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其较大批量成功应用则仅十年时间。近十年来双组分挤压纺丝技木进步很大,目前最常用的双组分纺丝结构有:对称皮芯圆截面结构(粘合纤维),对称并列型或皮芯型圆截面结构(自卷曲纤维),扇形嵌段结构或海岛型结构(超细纤维)。目前市场销量最大的双组分纤维是皮芯型粘合纤维,其皮层为低熔点聚合物,而芯部为高熔点聚合物。按选用聚合物熔点温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海岛型和裂片型复合超细纤维制造的原理、方法和用途,国内外超细复合纤维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制取海岛型、裂片型复合超细长丝工艺路线与常规直接纺细旦丝的对双及及国产化复合长丝纺丝设备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用高压喷水技术生产双组分超细纤维非织造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德国Fleissner公司开发出利用高压水喷射双组分纤维生产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新技术,是与美国Hills公司合作进行的.一般超细纤维线密度为0.3dtex~1.0dtex,多采用超常规纺丝技术生产,由双组分纤维生产超细纤维是先纺出两种组分间隔平行排列的双组分纤维,再用溶剂分离技术裂离成单根超细纤维.而他们开发的新技术是采用压力达2×10~7Pa~4×10~7Pa的高压水喷射分裂双组分纤维,比溶剂法更先进、合理.他们采用二步干法纺丝技术,使两种组分熔体通过纺丝组件纺出单丝线密度为2.2dtex的双组分纤维,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开纤率低、悬垂性差的问题,以高收缩聚酯(HSPET)、聚酰胺(PA6)为原料,通过双组分纺粘水刺技术制备了不同面密度的HSPET/PA6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分析了热收缩处理对非织造布开纤率、悬垂性、柔软度、透气性、过滤效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水刺压力一定时,与PET/PA6非织...  相似文献   

16.
广东利用普通涤纶生产线生产超细纤维的技术改造获得成功  广东省化纤工程有限公司与美国Hills公司合作 ,已成功地对一条 1 2× 8部位的传统涤纶POY纺丝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改造后此生产线可生产海岛型和裂片型双组份复合纤维 ,且生产正常、稳定 ,产品质量全面符合要求。该公司还与韩国、中国台湾等有关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对传统涤纶POY纺丝生产线进行生产单一组分超细纤维的技术改造 ,目标是使产品单根纤度小于≤ 0 .35dtex。 (嫦 )广东省化纤工程有限公司与美国Hills公司合作 ,已成功地对一条 1 2× 8部位的传统涤纶POY纺丝生产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孔径的可预测性,通过水刺原纤化技术制备了聚酯(PET)/聚酰胺6(PA6)双组分中空橘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在纤维几何形态和材料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孔径预测模型,并对孔径大小与开纤率、纤维线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双组分纤维在水刺作用下开裂成超细纤维,且纤维在水平方向相互纠缠排列;受水刺原纤化工艺影响的开纤率是影响孔径分布的主要因素;孔径预测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孔径预测模型可以用来预测PET/PA6 双组分中空橘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孔径分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锦纶6/聚乙烯(PA6/PE)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为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两种表征手段分析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纤维开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复合纤维的开纤程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从而得到了PA6/PE复合超细纤维的最佳开纤工艺,为PA6/PE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在生产上的加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超细纤维织物并非简单地用细旦丝制成,只有运用各种综合性的技术以及不断积累起来的专门知识,才能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本文中单丝旦数(dpf低于0.3称为“超细旦丝”,即指超细纤维)。 超细纤维 超细纤维通过下列方法制成: 1.溶解去除法 该方法是采用化学溶解方式,去除构成双组分单丝的一种聚合物,留下另一种聚合物而形成超细纤维。换句话说,比较粗的含有不同聚合物的双组分丝先纺制出来,织造成织物,然后,  相似文献   

20.
Hills公司研发超细海岛型纤维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美国佛罗里达的Hills公司开发出能够纺制亚微米直径超细纤维生产技术。他们采用全新的纺丝组件及相应工艺技术 ,在目前商用密度喷丝孔板上纺出内含 90 0根岛组分的海岛型纤维。所用喷丝板有 1 98孔 ,孔间距为 4mm× 6 4mm。纺出长丝经全牵伸后 ,溶解掉海组分聚合物会产生直径约为 30 0nm的岛纤维束。用这项技术能纺出含 90 0根岛组分、dpf为 2的单丝。直到溶解海组分工艺之前 ,这种纤维的纺丝加工过程几乎与标准聚合物熔融挤压纺丝技术相同。目前已经用这项技术纺制含有 2 0 0根~ 90 0根岛组分的超细纤维。虽然还不知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