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P(NlPAM-co-AAc)共聚微凝胶与Eu(Ⅲ)离子、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的三元配合物.用透射电镜、激光光散射、Zeta电位、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凝胶粒径为400 nm;Eu(Ⅲ)与微凝胶、HTTA之间以配位作用为主;微凝胶、HTTA和Eu(Ⅲ)之间能进行有效的能量传递.其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17 nm,在此激发波长下Eu(Ⅲ)有较强的荧光特征发射.  相似文献   

2.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190nm的P(NIPAM-co-St)纳米微球,由扫描电镜图片可以观察到,合成的微球具有高度单分散性的微球,其表面光滑,排列整齐。在此基础上,使其与Sm(Ⅲ)相互作用形成了P(NIPAM-co-St)-Sm(Ⅲ)配合物体系,并用FTIR、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了初步表征。研究表明:在P(NIPAM-co-St)中加入微量Sm(Ⅲ)后,Sm(Ⅲ)与羰基上的氧原子发生配位键合作用,使热敏性高分子P(NIPAM-co-St)兼具良好光敏性。P(NIPAM-co-St)-Sm(Ⅲ)体系在322nm波长附近有较强荧光发射,且强度比P(NIPAM-co-St)高114%。因此,Sm(Ⅲ)与P(NIPAM-co-St)相互作用,不仅能改善PNIPAM的特性,而且能扩大它的应用领域,并使其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用价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腈纶(PAN)坯布与羟胺溶液反应,得偕胺肟腈纶坯布(AOCF),再将AOCF分别放入三氯化铽(TbCl3)、三氯化镝(DyCl3)溶液中,温度为45℃,pH=3,反应2.5h,分别制得偕胺肟腈纶坯布-铽离子配合物[AOCFTb(Ⅲ)]、偕胺肟腈纶坯布-镝离子配合物[AOCF-Dy(Ⅲ)]。对制得的坯布进行表征和荧光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线激发波长为320nm时,AOCF-Tb(Ⅲ)的荧光发射波峰为468.5nm;在紫外线激发波长为300nm时,AOCF-Dy(Ⅲ)的荧光发射波峰为475.0nm。  相似文献   

4.
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动态激光光散射和荧光光谱技术对Eu(Ⅲ)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核壳纳米微球PNIPAM-g-P(NIPAM-co-St)(PNNS)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u(Ⅲ)和热敏性的核壳纳米微球PNNS有显著的相互作用.其一,Eu(Ⅲ)可与PNNS中酰胺基团上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微球配合物Eu(Ⅲ)-PNNS;其二,Eu(Ⅲ)-PNNS微球配合物兼具热敏性;其三,该配合物在614 nm处的荧光强度较Eu(Ⅲ)增大了33倍,Eu(Ⅲ)与PNNS之间能量传递达到55%.  相似文献   

5.
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材料是材料、化学、信息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紫外灯辐照下,配合物能发出明亮的绿光。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为TbLCl.H2O(L=C6H3NH2(COO)2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是配体的吸收,红外吸收光谱表明配合物中铽与羰基氧双齿螯合配位;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激发谱带很宽,最佳激发波长为359nm,与配体的吸收一致,发射光谱为Tb3+离子的特征光谱,发光强度最高的是波长为545.8nm的5D4→7F5跃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三脚架型配体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可能的配位状态及荧光性质,合成了三脚架型配体--2,2,2-胺三乙酰二苄胺(L)及其6个稀土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摩尔电导率及荧光光谱等方法对L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L能够与稀土离子配位,生成n(RE)∶n(L)=1∶1的配合物;Tb(Ⅲ)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在490nm、545nm、590nm、620nm附近出现强度不同的Tb3+特征荧光发射峰,分别归属于Tb3+的5D4→7F6、5D4 →7F5、5D4→7F4、5D4→7F3能级跃迁;而其Eu(Ⅲ)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微弱,其它配合物没有荧光发射.说明L的三重态能量与Tb3+最低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能起到较好的敏化作用,提高Tb3+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先配合再聚合的技术路线,先以Zn2+为中心离子,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为第一配体、10-十一烯酸为活性配体合成了反应型锌配合物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十一烯酸-锌[Zn(BTZ)(UA)];再采用溶液聚合法,将Zn(BTZ)(UA)与苯乙烯共聚制备了聚苯乙烯-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十一烯酸-锌[St-co-Zn(BTZ)(UA)]。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和聚合物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和紫外光谱表明,共聚物不仅表现出了聚苯乙烯的吸收,也表现出了配合物的吸收;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在395nm的激发波长下发射蓝绿光,发射峰位于471nm处;聚合物在395nm的激发波长下,发射蓝光,发射峰位于451nm处,色坐标为(0.145,0.139),位于蓝光区;热重分析显示,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273℃,可用于三基色白光LED荧光粉的蓝光成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Eu(Ⅲ)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u(Ⅲ)和PNIPAM有相互作用:①Eu(Ⅲ)可与PNIPAM中酰胺基团配位形成配合物PNIPAM-Eu(Ⅲ);②PNIPAM-Eu(Ⅲ)配合物兼具热敏性;③Eu(Ⅲ)与PNIPAM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当Eu(Ⅲ)含量为0.8w%时荧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配体安息香(BZ)和新的铕配合物Eu(BZ)_3 phen,并用元素分析(EA)、IR、~1H-NMR和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Eu(BZ)_3 phen在波长310nm激发下,发出以铕的特征发射谱线612nm左右为主的强荧光,对应跃迁为~5D_0→~7F_2;安息香对铕离子具有敏化作用,是铕配合物的良好配体.  相似文献   

10.
首次合成了铕-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噻吩甲酰三氟丙酮(Eu3+-PNIPAM-TTA)三元配合物,并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Eu3+与PNIPAM侧链中氮原子或氧原子配位,Eu3+-PNIPAM-TTA体系为三元配合物,而并非PNIPAM与铕-噻吩甲酰三氟丙酮(Eu3+-TTA)的混合物;Eu3+-PNIPAM-TTA三元配合物的614 nm波长荧光强度比Eu3+-PNIPAM及Eu3+-TTA二元配合物分别增强了20900%和183%,在能量传递中,高分子以F(o)rster能量传递方式将紫外激发能传递给TTA,再经TTA传递给Eu3+,而获得增强的Eu3+的特征发射.并考察了不同合成条件下的荧光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