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张琳 《教育艺术》2001,(10):63-64
以一篇《赤兔之死》赢得作文满分的蒋昕捷是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学生 ,高考考完后 ,他就和几个好朋友结伴去泰山玩了。蒋昕捷是在妈妈的电话中得知自己的作文得了满分。他说 ,当时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 ,因为用古白话书写高考作文 ,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 ,心里也没个底 ,但他坚持认为 ,写这样的故事用古白话更恰当 ,表现历史人物更生动 ,当然自己运用起来也更自如。刚拿到题目时 ,他觉得这次作文题目入手比较容易 ,但要写好很难 ,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 ,文章中恰好提到了“赤兔马” ,他一下子像见到了老朋友 ,随之吕布和关羽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  相似文献   

2.
储晖 《教育》2009,(10):30-31
蒋昕捷,《赤兔之死》的作者。《赤兔之死》是一篇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蒋昕捷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凸现“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文章一气呵成,畅快淋漓,此后该佳作不断被高三老师作为范文引用。在紧张的高考考场,蒋听捷能用纯熟的古白话文将他眼中的“诚信”妮娓道来。其精湛的语言功夫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人们不禁要问:该有怎样的“目学”积淀才能造就这样一篇看似随意,却又环环相扣的主题文章呢?这样精炼的古白话文字背后,蒋昕捷的古文学素养一再被人提起。  相似文献   

3.
今年高考,最大的传奇莫过于一篇用古白话文写成的作文《赤兔之死》。阅卷专家称之为“令人拍案称奇之作”;各大报纸和网站在第一时间全文转载;对录取工作一向谨慎的南京大学,迅速公开表示,愿以特殊政策录取这篇奇文的作者。他就是南京13中的学生蒋昕捷。他的《赤兔之死》是中国恢复高考以来第一篇用古白话文  相似文献   

4.
不应该提倡用古代语言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泽润 《现代语文》2001,(10):29-29
在2001年高考作中,江苏省南京市第13中学理科班的学生蒋昕捷,用古代白话模仿《三国演义》的语言和素材写了一个故事。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阅卷老师一致拍案叫绝,一致给出了满分;一向严谨的南京大学有关负责人,当即拍板,愿意破格录取他。  相似文献   

5.
近来常有高中生包括一部分家长问我:“高考写作文用文言文是不是容易得高分?”开始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问的人多了,我觉得有必要谈谈这个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高考作文(除台湾省外)一般不会发生用文言文写还是白话文写的问题。据我所知,台湾考大学可以用白话或文言,由考生任选。自2001年南京有考生用浅易文言写《赤兔之死》得高分被披露以后,不少考生跃跃欲试写文言,据说今年某地又有考生用文言文写作文得高分的事。当《赤兔之死》被刊登以后,有部分教师担心“导向”不好,认为会误导学生。开始我不以为然。我觉得这几年语文考试引…  相似文献   

6.
以一篇《赤兔之死》赢得作文满分的蒋昕捷是南京市十三中理科班的学生。高考考完后 ,他就和几个好朋友结伴去泰山玩了 ,2 3日夜里才赶回南京。 7月 2 4日上午 ,他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蒋昕捷是在妈妈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自己的作文得了满分。他说 ,当时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 ,因为用古白话书写高考作文 ,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 ,心里也没个底。但他坚持认为 ,写这样的故事用古白话更恰当 ,表现历史人物更生动 ,当然自己运用起来也更自如。刚拿到题目时 ,他觉得这次作文入题比较容易 ,但要写好很难。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 ,文章中恰好提到了赤…  相似文献   

7.
语文科目采取电脑网上阅卷在经历了两次春季高考的试点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同,今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科目也将实行这一新型的阅卷方式。我有幸两次负责春考阅卷工作,感触很深,在此就电脑阅卷的情况来谈谈高考语文如何备考。电脑阅卷的操作过程很复杂,也很先进:先把所有考生的试卷按照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作文(选择题除外)分别扫描进电脑,由考试中心编设一套程序,阅卷老师在电  相似文献   

8.
以一篇《赤兔之死》赢得作文满分的蒋昕捷是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学生,得知自己的作文得了满分,他说,当时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用古白话书写高考作文,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心里也没个底,但他坚持认为,写这样的故事用古白话更恰当,表现历史人物更生动,当然自己运用起来也更自如。刚拿到题目时,他觉得这  相似文献   

9.
20 0 2高考中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施璐同学的语文得了 14 1分的高分 ,成为江苏省高考语文状元 ,并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她的语文Ⅰ卷得满分 ,Ⅱ卷阅读扣 7分 ,作文扣 2分。笔者就此采访了施璐同学 ,请她谈谈平时学习语文的感想和体会 ,现摘录如下 ,供广大中学生参考。笔者 :施璐你好 ,在去年高考中 ,你的语文成绩很突出 ,你平时的语文成绩是否也一直很突出呢 ?答 :是的。笔者 :你能否谈谈你的成功之道呢 ?答 :谈不上成功之道 ,我的体会是学语文不是一蹴而就 ,不能死扣课本 ,不能浮光掠影 ,浅尝辄止。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是广泛涉猎 ,勤于…  相似文献   

10.
[引言] 经过10多年的母语学习,高中毕业生的作文水平如何? “大多中规中矩,纯粹是新八股。”湖北阅卷组长如是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作文要这样写。偶有几篇高考作文脱颖而出,那也是有点儿异端思想和反叛精神的缘故。”湖南阅卷组长告诉我。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长曾感叹:“江苏省有近30  相似文献   

11.
【某教师执教《童趣》片段】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之前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说说与其他的现代文有何区别?②文章写了几件童年趣事?为什么会产生这几件趣事?③在你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     
写自己的生活,别让屈原不停地投江。在今年江苏省的高考语文阅卷中,一篇作文先后被三名阅卷老师给了36分、42分和38分。后来,负责语文阅卷组的何永康教授把该文仔细看了三遍,最后给了一个高分:53分!接近满分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05,(1)
湖北语文高考主观题今年将实行网上阅卷从有关部门获悉,05年湖北省语文高考主客观题将全部实行网上阅卷。届时,湖北省高考所有科目都将实施网上评阅。据称,在今年高考语文科阅卷中,第二卷主观答题的内容将统一扫描进电脑,阅卷教师在电脑中阅卷。以去年的高考试卷为例,第二卷的主观题包括:文言文翻译题、鉴赏题、名句名篇默写题、现代文阅读题、仿写题及作文题。  相似文献   

14.
又到了高考备考时间,任教高考班的语文,最为头疼的是作文辅导。有同行跟我谈起这个问题,认为应当提倡学生多学点文言文的腔调,多背点文言词句,练一些“文白相间”的文字,这样显得有文采,可以拿高分。他还罗列出例证: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有很多是文言或文白相间之作,如什么《赤兔之死》之类……我猛然一惊:让学生学写文言?这岂非让作文教学再次陷入文言误区?但细思一番,觉得同行的说法是有根据的。近年来,我们的高考作文评价的确有误导人的情况。看高考满分作文选,里面大都是一些老气横秋、文白杂糅的用语,少有鲜活生动的青少年生活语言,偶…  相似文献   

15.
据《北京日报》消息,今年高考,考生不能用繁体字写语文作文了。今年高考将执行新的考试规定。其依据是教育部日前出台的《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与旧版考试规定相比,新规的主要变化是:语文作文不能用繁体字。此前,教育部规定用汉语授课、学习的考生,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而今年,则明确要求"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有高三语文老师分析,这意味着学生写作文时不能用  相似文献   

16.
一据《文汇报》载,在某省高考语文阅卷分析总结会上,不少阅卷教师对高考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出了许多生活的“坎坷”:一位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奋发自强,学会用脚写字,而省招办的负责人却表示,当年没有用脚答卷的考生;在一本30份的试卷中,竟有6篇作文写的是高考前父母双亡……且不说这些考生制造的这些“不幸”多么令父母伤心,单就考生们编造这些“不幸”时的大胆和坦然,就足以让我们震惊了。2005年高考广东省评卷情况通报会上,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柯汉琳教授说,…  相似文献   

17.
王玉强 《山东教育》2021,(11):51-52
如果把2020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Ⅰ卷(山东卷)与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Ⅰ卷做对比,你会发现新高考语文Ⅰ卷(山东卷)增加了5道主观题,分别是第4题的下定义、第14题的文言文简答题、第19题的比喻相似性、第20题的句式比较、第21题的语病修改。为何新高考语文试卷要增加主观题的题量?增加主观题目意图是什么?增加主观题对考生答卷有何影响?因为新高考语文Ⅰ卷只有山东省一个省市使用,我们深度分析其主观题增加的利与弊,不管是对今后的新高考语文命题,还是对新高考实验区的正确引导,都很有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60分,占整个语文试卷的40﹪,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之重要性。而在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写的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内容空乏,结构不完整,因此痛失宝贵的分数。其实只要我们在结构上动一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些用文言文撰写的作文。从2001年的《赤兔之死》(江苏作者蒋昕捷。作文原题为《诚信》)到后来的2010年的《士运论》(福建)、《绿色生活》(江苏),这些作文大都得到社会舆论的追捧。这其实是一种十分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张兆安 《山东教育》2003,(32):21-23
2001年的许多高考热点,随时间的推移已趋式微。而在这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江苏南京考生蒋昕捷的优秀作文《赤兔之死》,仍时时为许多中学师生所提及。尽管人们对这篇作文的看法、评说并不完全一致,但都不否认它是一篇非常成功的佳作。在这里,笔者不揣浅陋,拟从创新写作教学的角度,谈一点拙见,以就教于诸位同仁。《赤兔之死》作者凭她深厚的写作功底,以诚信为文眼,将有史可稽的散乱资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在短短800字的篇幅中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赤兔形象,情之切切,言之凿凿,如泣如诉,入情入理。赤兔马为诚信而活、为诚信而死的感人事迹,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