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迈克尔·伽特泽是个享誉全球的建筑师,他的设计作品经常出现在世界上各大杂志和报纸上。他喜欢让自己的设计能够利用天然的绿色能源,其中主要就是太阳能和风能。他的设计往往能引发人们对环保的一些思考。他还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他常设计一些有奇特创意的建筑,以至于这些建筑一旦落成,就能成为地标式建筑,而且引领建筑设计的时尚潮流。迈克尔·伽特泽1971年从美国南伊利诺斯州大学毕业,获得科学学士学位。他对设计颇有天赋,还在读书的时候,他设计的作品便经常在美国的各大画廊中进行巡回展览。1973年,他又取得了华盛顿大学美术硕士学位。从此他便真正地走上了职业建筑师的道路。2001年,迈克尔·伽特泽成立了人类住宅研究所:一个非赢利性质的、旨在改变人类居住系统的机构。从他设计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脉搏。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迈克尔·伽特泽设计的一些建筑作品,感悟一下绿色能源、绿色建筑和环境保护的必要、必须和可行。  相似文献   

2.
青年建筑师     
每一个建筑师对建筑都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而日本建筑师远藤秀平则用与众不同的手法表达了他对现代建筑独特的见解。远藤秀平可以说是一个擅长使用钢材的建筑师,他在自己的设计中清楚地表达出对这种材料的喜爱,并运用它那几乎无限的可能性进行设计和不断地试验。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土地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的不断恶化,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近10多年来,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已经成为国际建筑界普遍关心的课题。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工具也应运而生。在对这些评价工具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虽然建筑师在绿色建筑工程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群体对绿色建筑及其评价工具的理解和需求状况却无人研究。笔者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中国四个城市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有助于了解中国建筑师对绿色建筑及其评价的理解和选择。  相似文献   

4.
刘煜 《南方建筑》2010,(5):14-16
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领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外已经相继建立了一批绿色评价建筑工具;然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显示,现有工具的使用对象大多为能源、材料、水、空气质量等领域专家,对建筑师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并未起到直接的决策支持作用。本文在分析绿色建筑评价及决策支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筑师设计语言及思维特征"以及"绿色建筑设计决策特征"两方面,探讨了建筑师对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的需求,提出了面向建筑师建立成套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的思考,并结合主要设计阶段,对相关工具的形式及功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居建筑造型的塑造者.完美的建筑来自于建筑师渊博的知识。具有一定结构概念的建筑师,他能巧妙地利用结构的形状和构件的大小来表达自己的风格,也会充分利用力的作用和材料的强度来充实工程设计中的建筑美。建筑师与悬索结构:现代悬索结构的发展是建立在力学原理基础上的。几十年来,不少建筑师对悬索结构的新颖造型风巨大的技术潜力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悬索结构对建筑平面适应性较强,建筑造型起伏多变,素有“曲线美”之称。如美国耶鲁大学的冰球馆,建筑师在发掘结构的艺术潜力上动了脑筋,他以高超的建筑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利…  相似文献   

6.
建筑师亚当·西尔维斯特(Adam Sylvester)生于1943年,后获建筑学博士学位,早年曾在著名的公益设计公司IPARTERV工作多年,任该公司的建筑设计师。90年代初期,他加入TER4设计公司,担任这家小型设计公司的首席建筑设计师。1997年匈牙利建筑师议院布达佩斯分院宣布成立,成为匈牙利建筑师议院最大的独立分支机构,亚当·西尔维斯特任职该分支机构的主席至今。在此,《当代匈牙利建筑》杂志编辑格茨·埃斯特对亚当·西尔维斯特就匈牙利建筑师议院和他的一些设计作品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7.
以建筑师的视角对绿色建筑技术体系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绿色建筑技术五大体系,阐述绿色建筑的适宜性,总结绿色建筑的被动式设计与建筑创作的关系,提出绿色技术优化集成的工作方法和路径,并对绿色人文与通用设计、绿色城区与城市更新修补以及未来绿色建筑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论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8.
李婧豪 《河南建材》2021,(6):151-153
通过借鉴分析绿色建筑研究文献的结论,总结我国绿色建筑理念转变,从设计的视野思考绿色建筑的设计语言和思维特征,呼吁建筑师兼顾使用者的人体感知,以期引起社会和建筑师对于绿色建筑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建筑师的职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职业,他承担的虽是一项建筑工程工作,但建筑师所担任的工作不仅是设计这么简单,建筑艺术,涉及意识形态的许多内容,更反映了建筑师自身的综合修养,建筑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他的工作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意味着建筑师这一职业的复杂性。每位建筑师要有锲而不舍的勇敢探索精神,不断捉高自己.以优秀的作品对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隈研吾是当今日本建筑师的领军人物,是日本最顶尖的建筑师之一,被认为是继安藤忠雄、伊东丰雄之后,最耀眼的日本建筑大师。他是元素之炼金术师,他所思考的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隈研吾着眼于建筑与自然的交融,  相似文献   

11.
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是一位勇于创新的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他关注当代文化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他对建筑的锐利敏感和非凡的创造力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2.
<正>李超中南建筑设计院优秀青年建筑师,1978年6月生于郑州。湖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天津大学建筑学硕士,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CSADI海南华筑国际工程设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副总建筑师。热爱旅行,喜欢在一次次旅行中感悟不同的文化和建筑。醉心于祖国南端的碧海蓝天,多年来潜心于建筑创作及其细节的实现,专注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适宜的建筑形式语言及其绿色建筑技术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以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为对象,通过对当代建筑事务所的运作方式、明星建筑师的社会影响、建筑作品的个人化倾向与建筑事务所的品牌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筑师在维护设计伦理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四个议题进行分析,概述了全球化对建筑职业的影响,总结了未来建筑实践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曹伟 《工业建筑》2001,31(12):51-54
在生态设计的时代 ,建筑师如何考虑能耗问题至关重要。在此 ,讨论了建筑能耗 ,建筑设计中的能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及如何提高建筑能效。生物气候建筑是追求舒适、健康、高效率、低能耗的绿色建筑 ,是通向可持续的未来建筑。  相似文献   

15.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得西方的科技、文化、教育等来到中国,西方建筑体系对中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著名建筑师庄俊是我国第一位接受西方建筑教育的建筑师,他主要秉承西方古典风格与装饰艺术风格,还受中国思想影响,设计讲究因地制宜,注重周围环境对基地的影响,中西交融。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设计》2010,(6):264-265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建筑. 节能减排的思想始终贯穿着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 并不断的传达给每一位建筑使用者。 案建筑师总是希望每一个环节都能践行低碳, 无论设计还是生活。  相似文献   

17.
国萃 《中外建筑》2009,(6):54-56
计算机模拟技术是读图时代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有效的媒介工具。他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概述了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历史和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解析了计算机模拟技术介入方案设计对建筑师提出的四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绿色建筑概念和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获取绿色建筑认证,建筑设计中建筑师的工作方法和设计流程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重塑。集成化设计流程被认为是最适宜绿色建筑的设计流程,是国内外的专家们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目前面临的障碍所提出的相应的解决的方法。本研究在分析了集成化设计方法的特点及在绿色建设设计中的优越性的基础上,通过20个建筑师访谈,探讨了当前我国绿色建筑集成化设计的现状、困境及出路。集成化设计的四大特点是量化的建筑性能目标;多专家研讨会制度;模拟软件与各设计阶段的结合和绿色建筑的数据库。访谈的主要结论是目前中国绿色建筑急需转变的是建筑师的心态及传统的工作模式,推进这种改革最有效的方式是设置关注设计流程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有意识地促进集成化设计流程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08,(9):38-38
上海近日举办幕墙论坛,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建筑师与建材企业家联谊会组织举办,论坛的题目是“建筑师与幕墙”,突出彰显了隐含在建筑幕墙背后的建筑师和建造师们的贡献及作用。与会专家还围绕幕墙的“安全、环保、绿色、节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青年建筑师     
张斌  柳亦春 《时代建筑》2003,(5):136-137
R&Sie.DBL工作室由五位青年建筑师合组,Francols ROCHE是R&Sic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他1961年出生于法国,其作品曾参加1990年法国建筑学院举办的40位40岁以下建筑师的建筑展和1991年的威尼斯建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