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Mobile SIP与Mobile IP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目前广泛研究的实现方案Mobile IP以及更适用于多媒体通信的实现方案--基于SIP协议的移动性方案,并对两类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符合下一代网络设计思想的移动Internet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全IP移动通信网中的微移动性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下一代的全IP移动通信网中,移动性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全IP移动通信网中的微移动性管理的概念;其次介绍了在全IP移动通信网中的几种典型的微移动性管理方案,包括CIP方案、HAWAII方案、MIP-RR方案和微移动MPLS方案,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3.
根据L.Harn提出的修正ElGamal签名方案和Rabion公钥加密体制,提出了数字移动通信网中的一种高效的认证与密钥分配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新方案由于采用了修正ElGamal签名方案,用户在预备阶段的计算量有所降低;在实时呼叫建立阶段,网络的计算负荷有所减少;方案中省掉了单钥加密,降低了开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而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移动网络的安全性是移动银行发展的关键,数据加密技术则是保证移动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之一,设计合理的数据协议、加密方案对移动银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考虑到移动银行实现方式、传输数据量等因素,提出了基于无线消息与移动多媒体两种类型下混合加密方案,分别给出了两种类型下的数据传输协议、混合加密、混合解密的流程,并给出了两种混合加密方案时间与数据量函数图像,验证了方案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Mobile IP中组播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在Mobile IP中实现组播的方案,它引入了移动组播网关的概念,并用它来管理Mobile IP中的组播.整个过程分为接收组播包和转发组播包2个阶段:在接收阶段,移动组播网关可以通过将自身加入组播树或由隧道从某一个移动主机的家乡网络来获得组播包,完全消除了"隧道会聚"问题;在转发阶段,移动组播网关采用建立局部的组播树或者是通过隧道的方式向移动主机转发组播包,保证了路由效率和可靠通信.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建模和性能分析,数值分析表明,新的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移动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移动IPv6的移动检测特性,将VPN的移动检测与移动IP的移动检测相融合,提出了一种在IPv6环境下移动VPN内部网络检测的新方法,并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经分析:该方案降低了内部网络检测的复杂度,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BS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自建移动服务中用户访问产生的数据流量问题,提出一套数据流量控制方案。该方案在WAP站点开发及页面源代码编写过程中,进行了系统识别、页面简化、代码优化等操作。实际应用测试显示,WAP站点中多数页面相对于Web站点中的页面数据加载量有大幅的减少,减少了用户在使用移动浏览器访问图书馆网站时产生的流量费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网"移动网络增强定制业务逻辑(CAMEL)"和"无线智能网(WIN )"技术实现综合移动号码携带(NP)的解决方案.给出了方案的基本设计思想.详细设计了分别应用于不同网络侧的独立接口协议、信令流程.对该方案与传统移动号码携带技术进行了比较讨论,证明该方案可避免传统技术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规模改造,并可灵活应用于不同制式移动通信网间的号码携带.  相似文献   

9.
集成AAA的移动IP注册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移动IP中的认证和注册给出了一种整合方案.该方案实现了认证和注册过程的一体化,并且实现了MH,FA和HA 3个实体间的密钥分配,并以非对称与对称密钥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认证.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基于移动代理的电子交易安全需求,在未指定代理者的强代理签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电子交易方案。新方案增加了客户隐私保护功能,能够有效地解决代理在多个备选商家的主机之间移动时的安全问题,保证了客户和商家双方身份的不可伪造性和交易信息的不可拆分性,可抗重放攻击,实现了各商家之间身份和交易信息的保密。分析表明,新方案满足所有电子交易安全需求,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用于移动蜂窝网的自适应可靠组播算法.在该算法中,邻近的基站之间通过一个控制组播组交换信息以控制缓存数据量的大小.每个控制组播组包含的基站数量根据网络结构和主机的移动速度来调整.多个基站的合作保证移动主机能够可靠地接收组播数据,同时又能节省基站缓冲器的容量.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以较少缓存达到快速恢复丢失数据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可靠移动组播传输协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无线移动Internet的特点,利用跨层设计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无线移动IP切换机制。该机制在网络层利用组播协议将数据分组转发至移动主机,在链路层利用链路触发信息控制组播树的形成。理论分析表明,同传统的移动IP协议及分级移动IP协议相比,该机制能有效地降低移动主机的网络层切换时延,显著减少网络层切换引起的分组丢失。并有效减少无线链路上的无线信令数量,节省大量无线资源。  相似文献   

13.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A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improved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ODMRP), node classification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NC- ODMRP), which is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as proposed. NC- ODMRP classifies nodes into such three categories as ordinary node, forwarding group(FG) node, neighbor node of FG node according to their history forwarding information. The categories are distinguished with different weights by a weight table in the nodes. NC-ODMRP chooses the node with the highest weight as an FG node during the setup of forwarding group, which reduces a lot of redundant FG nodes by sharing more FG nodes between different sender and receiver pai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NC-ODMRP can reduce more than 20 % FG number of ODMRP, thus enhances nearly 14% data forwarding efficiency and 12%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when the number of multicast senders is more than 5.  相似文献   

14.
For the research of mobile Ad hoc network (MANET),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HILS) is introduced to improve simulation fidelity. The architectures and frameworks of HILS system are discussed. Based on HILS and QualNet network simulator, two kinds  相似文献   

15.
QoS组播路由研究:算法与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QoS组播路由算法、协议的一般问题,给出了一个群组模型,提出了QoS组播路由问题的一般描述;特别在组播算法与组播协议的概念上作了区分,提出了组播路由协议的算法特征和协议的形式特征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并对算法和协议分别按不同标准进行了分类。指出了几个可能的研究方向。QoS组播最终在互联网上实现之前,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对发布/订阅中间件与无线移动Ad Hoc网络(MANET)多播协议的融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发布/订阅多跳路由(PSMR)协议,使发布/订阅层和网络层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数据分发,数据传送更加可靠。仿真结果证明,该协议可以极大地减少分组传送次数。  相似文献   

17.
A new mobile multicast scheme called mobility prediction based mobile multicast(MPBMM) was proposed. In MPBMM, when a mobile node (MN) roams among subnets during a multicast session, MN predicts the next subnet, to which MN will attach, by the information of its position and mobility speed, consequently speeds up the handoff procedur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minimize the loss of multicast packets, reduce the delay of subnet handoff, decrease the frequency of multicast tree reconfiguration, and optimize the delivery path of multicast packets. When MN moves among subnets at different speeds (from 5 to 25 m/s), the maximum loss ratio of multicast packets is less than 0.2%, the maximum inter-arrival time of multicast packets is 117 ms, so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meet the QoS requirements of real-time services. In addition, MPBMM can support the mobility of multicast source.  相似文献   

18.
活动图像的IP组播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基于 TCP/ IP协议的组播通信模型 ,说明了 Winsock2对 IP组播的支持 ,在局域网环境设计并实现了活动图像 IP组播系统 .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可靠组播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式网络的往返行程时间(Rount Trip Time,简称RTT)估算策略。与传统的RTT估算策略相比,这一策略不要求组播组成员之间保持时钟同步,它能够精确也确定组播树中各成员到组播源之间的往返行程时间,及时地响应网络组播结点及链路的动态变化。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借助这一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中不必要的控制消息,根据网络环境及时准确地确定进入网络的数据包速率,从而提高整个组播组的吞吐量。利用计算机网络仿真平台实际研究了RTT估值策略在主动可靠组播传输协议中的实际性能,与传统的基于否定确认的可靠组播协议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证实了它所具备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