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奶原本是个无依无靠的流浪老人,6年前和我们生活在了一起。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我打开家门,发现门口躺着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满脸灰土的老人,一看便知她是一个城市流浪者。我想叫醒她,让她尽快离开,可是无论我怎么喊,她就是不应答。一摸老人  相似文献   

2.
去年的老人节,我结识了一位88岁的老人。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耳聪目明,精神状况好,身体硬朗,与人交谈也很风趣。我对这位年老心不老的老人非常敬佩,被她那种乐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 后来我了解到,这位老人一生厄运不断。她和丈夫20多岁就投身革命,丈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相似文献   

3.
姥姥已经80岁了,可还是颤巍巍地忙个不停,用她那裹着的小脚,在家中来来回回走着,好像永远不嫌累似的。每当我们出于关心劝她休息时,她便恼火地说:"嫌我老了,是吧?!"弄得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才好。 后来我才渐渐知道,宽慰和体恤一个老人,最好的  相似文献   

4.
王先生发现母亲变糊涂变“傻”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起初,老人的表现主要是健忘,刚刚做过的事就忘了,家里人并没太在意,毕竟老人已经70多岁了,而“老糊涂”在子女看来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母亲接下来的一系列表现让王先生和妻子感觉越来越不对劲了。这不,儿媳妇把饭做好了,叫母亲去吃,她却很生气地说:刚吃完怎么还去吃?而实际上,她根本没有吃过饭。而过了几天,她又倒过来了。刚刚吃完饭没有几分钟,她又坐到桌子旁,拿起筷子就吃,还埋怨儿媳妇给她吃剩饭!半年后,老人连以前的事情也记不清了。到现在,老人除了王先生,已经不认识任何人了,而王先生的大名老人也不记得,只能叫他的小名“狗崽”。  相似文献   

5.
正数千年来,节俭的习惯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家附近有一位年逾90岁的五保老人,她每月靠补助生活,十分节俭。她从不乱花一分钱,每月有积蓄,哪怕每月节约几十元钱,她也高高兴兴,活得有滋有味的。她无别的爱好,把节约积蓄作为晚年之乐。如果某个月,她没有节余钱,去不了银行存款,她会生闷气,自责一  相似文献   

6.
排忧解难     
编辑同志: 你好! 我是个年仅二十几岁的女孩,却心存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障碍,说来很不好意思。我朋友的奶奶前不久去世,在她死前我去看过她,病中的痛苦使老人完全失去了以前的安宁和慈祥,当时我就感到精神紧张。为此老人故去,我都没敢去参加遗体告别。那以后,我就特别怕想到自己衰老,怕想到死亡。虽说我很年轻,这一刻似乎离我很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夫妻恩爱多长寿。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太山村102岁的老人梁尚任对此话非常认同。近日,他与笔者说起自己长寿秘诀,边哈哈大笑边指着身旁84岁的妻子卢玉萍说:"与她彼此爱得深,心灵相通,心情愉快,身体健康,自然也就长寿了。"这对老人相伴走过了60多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演绎了一幕令人为之感动的最甜蜜的爱情偶像剧。  相似文献   

8.
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是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 杨绛老人经历过很多天灾人祸的变故,但她却总能以一种处乱不惊的乐观心态安然渡过难关。1966年8月,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被发配到“五  相似文献   

9.
正外婆小的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个文化人了。由于旧时几乎没有什么工厂企业,因此外婆成家后,成了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不但要操持家务,而且还要伺候老人、养育三个儿女。直到四十多岁时,她才到了离家十几里地的镇办纺织企业做工。听老人家说,那时她一个人要管十几台机器,上班时在机器间来回不停地走动,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10.
陪朋友去市场买菜。晚9点,路边还有几个当地老人没有收摊。丝瓜、苦瓜、青椒、香葱等一溜排开,沿地而摆,下面铺着湿漉漉的蛇皮袋。走了一圈,朋友停在了一个黑衣老人的摊前。老人招揽道:"空心菜,8毛一把给你了。"朋友痛快地掏出一把零钱,抽了一块钱递给老人,接过菜,拎了就走。不料老人喊住她,从一只灰黑色的编织袋里找出两张毛票,不容分说地塞给朋友。"怎么?还找两毛?"敢情她根本不想要,又不好违背老人的规矩,于是笑着收下了。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抑郁症状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探讨安徽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12月-2010年3月,在安徽省16个地市41个县,每个县随机选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2~3个自然村,调查10~15户老年人家庭(入选条件为家庭内有至少1名60岁以上老人,且有子女健在),每个家庭调查1名60岁以上老人,共调查了992户家庭,其中有17户家庭老  相似文献   

12.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笼罩。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塔林纳岛上,一个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的34岁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海上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她仍然在坚持。15个小时后,她放弃了,认为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  相似文献   

13.
正那天医院组织医生进社区为老年人做公益心理咨询,一抬头看见走来一位阿姨,我热情地与她打招呼,阿姨知道这里有老年心理咨询,希望了解一下。我注意打量着老人,黑色的上衣,苍白的脸色,花白的头发,忧郁的眼睛,言谈中老人时时含着泪花。老人性刘今年61岁,原来老人唯一的女儿一年前因车祸突然去世,沉重的打击将老人击垮,老人此后不愿出门,不敢一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学术年会上!我见到了德高望重的姜德珍教授,而且是在不经意中,当时真让我体验到了一份惊喜。 这位北京大学心理系的老教授精神矍铄,开朗乐观,很难想象她已过古稀之年。老人的晚年遇到身患癌症和失去丈夫两个重大事件,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但是老人不仅坚强地挺过来了,而且一如既往地乐观。我请教老人家,请她就怎样快乐地生活,为我们的读者写点什么。这篇文章就出自姜教授之手,她在与我们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焦虑抑郁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养老方式对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北京101名养老机构老人与1350名社区老人为被试,以老年焦虑问卷(GAI)和老年抑郁问卷简版(GDS-15)为工具对其焦虑和抑郁水平进行测量.结果:①机构老人与社区老人在抑郁水平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焦虑水平显著低于社区老人.②对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以及户籍种类匹配的42对被试(平均79.11岁)进行比较后发现机构老人的焦虑水平依然显著低于社区老人,抑郁水平无差异.结论:在控制了背景变量的影响后,机构老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不差于社区老人.  相似文献   

16.
1983年,恐高症患者伯森·汉姆徒手攀壁,登上了400多米高的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吉尼斯纪录。汉姆94岁的曾祖母闻讯后,特意从100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来,老人要以这样特殊的方式,给曾孙的创纪录庆祝活动添彩,在不经意间,她竞又创造了一个耄耋老人徒步百公里的世界纪录。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在采访老人时,问道:您在徒步而来时,是否因为年龄等原因动摇过? 老人一脸轻松道:“小伙子,一口气跑100公里,那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走一步路是不需  相似文献   

17.
87岁的革命老人徐明清是党内受人尊重的大姐。她一生追求革命,经历充满传奇与坎坷。然而,从她那张永远祥和慈爱的脸上,你很难看出岁月的风暴刻在她身心上的刀痕,这不仅因为她黑发没有褪尽,腰板依然挺直,谈吐、思维条理清晰,更主要的是她内心永远燃着一把火,有着不灭的革命信念,这信念是她生命与心灵的绿洲,使她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顽强的与敌人斗争,在“文革”饱受摧残时没有被压垮。如今,她仍用自己的余热为党和人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她那非凡的生命力常使我想到50年代脍灸人口的一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她把自己的亲孙子杀死后自杀了。”在这不大的县城里成了一爆炸性新闻,人们都感到不可理解:她平时忠诚老实,胆小怕事,从未跟人红过脸,别说杀人,就是杀鸡她也不敢。退休之后在家操持家务,老伴在某学校做教育工作,两个儿子也是学校的优秀教师,大儿子有一丫头,已分家另过;二儿子也结婚多年,由于小夫妻工作忙,婚后没有立即要孩子,在老人的再三督促下,才勉强同意。二儿媳也怪争气,不久就生下一个大白胖小子。二位老人一时逢人便  相似文献   

19.
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的社区老人常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编制汉语的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在社区老人中的常模。方法:对上海城区360名55岁至85岁、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健康老人完成AVLT、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词语阅读能力、执行功能测验及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正常老人有记忆减退感受的占70%;AVLT分析指标与MMSE总分有显著相关性、与记忆自评相关性较低、在躯体疾病中仅与高血压病有显著相关性。70岁和80岁是听觉词语记忆减退的2个转折点;AVLT分析指标与年龄成正相关而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较低,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制定了短时记忆、延迟回忆和AVLT总分与的划界分。结论:AVLT的社区老人常模将为老年人记忆减退检测提供参照数据。  相似文献   

20.
32岁的王女士,是一位新妈妈,自从有了宝宝,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边要安抚爱哭的宝宝,缺乏休息;另一边因与老人的育儿观念不一致,经常发生矛盾。她的情绪状态逐渐变得焦躁不安,起初是心思敏感,容易伤心流泪,怀疑自己不能照顾好宝宝。慢慢地,演变成悲观绝望,严重失眠,有时走在路上便想向车流冲去。她成宿成宿睡不着,更加胡思乱想,越发觉得自己很没用,每天的世界都是灰暗的。终于,在她歇斯底里地哭闹了一场后,家人陪伴她来到精神科就诊,经过系统评估,王女士患了重度产后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