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俄国汉学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如从18世纪算起,已逾三百年。其间,俄国涌现出一批成果丰硕的汉学家。帝俄时期比丘林(H.Я.ЬИЧypИH,1777-1853)、巴拉第(∏.И.KaФbapoB,1817-1878)和王西里(B.∏.BacИЛЬeB,1818-1900)等曾享誉国际汉学界。苏联时期及苏联解体后汉学研究的队伍更为庞大,  相似文献   

2.
18世纪60-90年代,即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其中也包括通过西欧的“中国风”、俄中贸易、向中国派传教士和研究汉学著作等多种途径对中国文化进行的接触。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与吸收,促进了俄国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联成立后,新兴的苏联中国学研究在承续俄国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步入崭新的苏联中国学阶段.俄国汉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十月革命后的逐渐结合,开始孕育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苏联中国学.  相似文献   

4.
陈金鹏 《西伯利亚研究》2007,34(3):93-93,95
汉学是海外研究中国学术的总称,它是“吸纳异国文化的智慧之后”,“既有中国文化的因子,又有异质文化思维的一种文化”。汉学一头牵动着本土资源,一头仰赖着国外学术背景,成为比较文化研究热潮中的宠儿。当今国内学术界对欧美、日韩国家的汉学研究如火如荼,但是对中国的最大邻国——俄罗斯的汉学发展情况长期以来乏善可陈,阎国栋教授于2006年岁末推出的这部《俄国汉学史》活时弥补了这一遗憾。  相似文献   

5.
图书交流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现在有史料可查的俄国第一批汉籍获得于1730年,而后又经过俄国早期来华使节和汉学家们的努力,终于使俄国的中国图书收藏在18世纪初具规模,为19世纪上半期俄国汉学的成熟奠定了文献基础。与俄国的汉籍收藏相比,传入中国的俄国文献则显得微不足道。中俄早期图书交流所呈现出的是一幅失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一、托氏作品在中国出版概况 托洛茨基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上世纪20年代,他曾被当作与列宁齐名的俄国革命领袖介绍给中国,其著作也一度作为革命读物在中国传播。如,1921年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俄国革命纪实》,1922年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多数党与世界和平》、《共产主义和恐怖主义》,1928年北京未名出版社出版《文学与革命》,1929年上海远东图书公司出版《杜洛斯基之脱逃》,等。后来,由于托洛茨基在联共(布)党内斗争中失败并被驱逐出境,他的名字遂变成了反革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炎黄春秋))2010年第10期发表了一篇署名李玉贞的文章,题为《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以下简称“李文”),介绍安·祖波夫主编的《俄罗斯史(1894-2007)》一书。“李文”刊发后,借助网络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传教士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1585)是第一部对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介绍的通史型的巨作。1588年该著的英译本在英国广泛流传,成为英国人获得真实且周详的中国文化资料库。该著对英国人中国观的形成,汉学知识的获得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是英国人认识和了解汉学之肇始。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俄国东正教来华传教使团虽然在传教事业上表现平平,但是其中许多成员在汉学研究领域却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并且在研究工具、方法、对象、内容、立场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立而典型的民族特色。由此,不仅为俄国汉学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俄侨学者的中国东北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殊的环境下,哈尔滨俄侨学者对中国东北进行了研究,在哈尔滨撰写出版了相关著作几十部、论文数十篇,其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是俄罗斯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俄侨学者的中国东北研究具有全面性、注重使用第一手资料、以经济问题为主、科学性与实用性并存、是有组织进行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尤其关注现实等特点。哈尔滨俄侨学者对中国东北研究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作为研究中国东北的重要主体,他们在俄国中国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研究加深了俄国对中国东北的认识、了解,促进了中俄文化交流,也为我国学者深入研究中国东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三、苏维埃时期(50年代中期以后)从50年代中期起,史学家们着重研究了18世纪20—80年代俄罗斯人占居西伯利亚的历史。59年代下半期一60年代上半期出版了一些研究西伯利亚个别地区的移民史著作,例如B·H·舍尔斯托博耶夫的《伊利姆斯克的耕地》(第M卷,伊尔库次克,1957年)、B·B·沃罗比约夫的《东西伯利亚南部的城市》(伊尔库次克,1959年)、H·B·乌斯秋戈人的4:18lfr纪俄国殖民南外贝加尔的基本特点)}(载《西伯利亚和远东历史问题》,新西伯到业,u6叫三)、m·C·布宙金的《N世纪上鄂毕河地区并入俄国和俄罗斯农民对它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关于俄国东部,即西伯利亚与远东移民开发史研究的专著于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晓菊女士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利用大量俄文资料,对俄国东部移民开发的历史(1861—1917年)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者的第一部当代拉丁美洲史著《拉丁美洲史稿》第3卷评介陆国俊,金计初由多年从事拉丁美洲史研究的李春辉教授和中国拉丁美洲研究所专家们共同编写的《拉丁美洲史稿》第3卷(前两卷已于1983年出版)于199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中国拉美史学界的盛事。...  相似文献   

14.
战前日本介绍鲁迅文学活动的文字早于中国;五四时期日本文化人也较早地从文学的角度发现了鲁迅的价值;30年代日本的鲁迅研究完成了从“旧文人”到“文坛泰斗”的认识转变;鲁迅逝世时日本出版了世界第一部《大鲁迅全集》;中日全面战争期间,日本还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鲁迅传》。  相似文献   

15.
打开索飒30万字的新著《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笔记》),顿觉一缕缕清新的空气,一股股炽热的气浪迎面扑来,使人为之振奋。《笔记》不是历史著作,也不是文学著作,更不是哲学著作,而只是一部笔记体裁的研究心得...  相似文献   

16.
安德列耶夫(1887-1959)是前苏联对17-18世纪俄国史研究卓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之一,是对俄国这一历史时期在史料学和古文献学方面著作颇丰的专家。1887年3月24日(俄历12日)安德列耶夫出生于彼得堡。其父原是普西科夫县的贫苦农民,19世纪八十年代才从故乡的村庄迁到首都。在  相似文献   

17.
俄国汉学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如从18世纪算起,已逾300年.期间,俄国涌现出一批成果丰硕的汉学家.帝俄时期比丘林、巴拉第和王西里等曾享誉国际汉学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国智库对当代中国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相对于传统汉学和学术界的中国研究,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体现出了前瞻性、及时性、实用性、多样性、互动性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前俄国纺织工人的劳动刺激因素》(1)(以下简称《劳动刺激因素》),是俄罗斯学者Л.И.博罗德金(2)等合著的一部探讨十月革命前俄国纺织企业劳动激励机制的经济史著作。该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出版后引起史学界的普遍关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再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何借鉴历史以防止社会动荡,是国家政权面临的重要挑战。善于实现社会妥协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国家,能够避免革命和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东政治成为国内外中东研究的热门领域,尤其是中东民主化问题在乔治·沃克·布什(下称"布什")政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出台后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林聪研究员著的<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34.3万字)一书可称为中国中东政治研究最新的一部力作,实际上,也是国内关于中东民主化问题的第一部著作.该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多年认真修改而成,而笔者曾是这篇博士论文的评议人之一,因此对书的内容较为了解.与博士论文相比,本书的内容则更为丰富和完善.而与国内已有研究中东政治的著作相比,本书则是一部个人著作,探讨的范围更小,因而内容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