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和小儿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0年7月-2007年1月收治的83例老年和12例小儿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且恢复良好。结论胆固醇过高和糖尿病是老年胆囊结石诱发的主因,对于老年胆囊结石,一经发现应及早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甚少见,以胆固醇结石为多,且大龄儿童更容易引发胆囊结石。首选B超检查,确诊后宜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胆囊结石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2006年7月1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合并胆囊结石并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者较同期无肝硬化者手术出血量增加.围手术期危险性显著增高.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高风险的主要原因.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是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胆囊结石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2006年7月1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合并胆囊结石并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者较同期无肝硬化者手术出血量增加。围手术期危险性显著增高。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高风险的主要原因。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是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逐渐上升[1],其手术的危险性较无肝硬化者显著,目前对此类患者实施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同时是否同期处理并存的胆囊结石,尚不明确.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7月收治38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时合并胆囊结石的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经典术式,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临床上并不少见。残余胆囊结石可引起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甚至可以发生恶变,而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再次手术。2001年7月至2009年8月我院收治该类患者39例,均经第2次手术治愈,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对胆囊结石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7月间收治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61例,其中代谢综合征合并胆囊结石患者29例、非代谢综合征胆囊结石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非代谢综合征组均明显增加。结论:代谢综合征对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孟瑜  贺凯 《四川医学》2011,32(3):329-331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胆囊结石颈部嵌顿者的利弊。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7月收住我科的265例胆囊结石颈部嵌顿、急性胆囊炎患者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处理胆囊结石颈部嵌顿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血浆管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可行性。结果 200例成功施行LC1,2例中转开腹5,3例行开腹手术2,例术后发生胆瘘,无死亡患者,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胆囊结石颈部嵌顿者,LC可作为首选,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0年7月至2004年7月共行胆囊结石手术812例,术后病理证实合并胆囊癌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合我院2001年至2010年儿童胆结石20例,胆囊结石18例,胆总管结石2例,分析儿童胆结石形成因素与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儿童胆结石形成因素多,儿童胆结石一旦确诊,早期手术治疗疗效好,愈后佳. 结论 儿童胆结石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嵌顿性胆囊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4年7月至2003年6月,用腹腔镜施行嵌顿性胆囊结石手术147例。现结合文献及笔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