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电能在生产、变换、传输和分配的过程中,电力网都要产生功率损失,从而消耗一定的电能。供电部门在对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时,对网损的管理必然是主体内容,其目的是逐步降损,提高电力网运行质量。本文主要从电力网的网损构成与降损途径两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电网管理部门做好降损节能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运行区域的划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欣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2):80-81,84
配电网运行时的电能损耗在整个电网的网损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搞好配电网负荷管理和技术改造,可以降低网损、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配电网的网损与网损率的解析计算入手,分析了配电网运行中电能损耗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经济运行负荷Pec与最小网损率△Amin%两个概念,导出了计算公式,给出了划分配电网经济运行区域[P]ec解析方法,阐述了各类运行区域的特点及管理要点,对配电网的降损节电,提高经济运行水平和搞好配电网的技术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电能质量,对平度配电网进行降损研究.利用实用的线损计算方法,对线损最大的一条线路进行线损计算,结合供电局实际配电系统进行线损分析,并提出降损措施和改进方案,为配网的降损增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力网电能损失,即为在供配电网时各部分元件的功率及电能的损耗,又称为线路损失,简称为线损。线损率体现了一个电力网整体的规划管理水平,是考察电力企业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尽可能低的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研究目标,本文将从线损基本概念的剖析开始进行供配电网线损原因的分析以及对降损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凯  张霞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2):147-149
利用结点等效功率法简化电网网损的计算,可以把能量损耗的计算问题转变为功率损耗的计算问题,从而计算出地区电网的损耗。根据计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拟定了降损方案,对电网的网架结构及运行方式进行修改,并再次进行地区电网的网损计算。通过两次网损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降损方案的可行性,为地区电网进行降损改造和电网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如何能够有效地做好降损管理工作,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途径,这其中配电网的节能降损是电网降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论述通过加强配网智能化建设、优化无功调压手段、强化网架结构、改造高耗能设备、合理布置配网电源分布缩短供电半径等手段措施,更好的提高配网综合降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电力网线的线损率作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在电力企业经济实力评价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降低配电网中的线损并提高线损管理的效率是电力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以及线损管理的必要性,然后简要探讨了配电网线损管理方法,最后重点研究了降损技术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提高配电网降损技术线损管理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维鹏 《通讯世界》2015,(9):111-112
配电网的节能降损一直是配电网运行中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配电网由于涉及客户资产,管理相对复杂,随着配电网的快速发展,配电网降损节能工作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配电网降损节能工作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阐述了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线损是电网经营企业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因此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本文从管理方面分析了配网线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降低线损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为10KV配网线路及低压台区降损工作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配网技术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窃电现象屡见不鲜,为了保障社会公共能源的利益以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本研究从反窃电技术出发,对其在配网节能降损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现阶段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治理的现状,提出在牵引变电所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对供电电能质量进行治理,提出了SVG与高压电容器组配合使用的补偿方案,设计了SVG的控制策略。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方案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电能质量的治理,仿真验证了文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控制效果,该方案能效提高了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几种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电网运行规则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故障出现电压跌落的情况下不脱网运行,并在故障切除后能尽·陕帮助电力系统恢复稳定运行,要求风电机组具有一定低电压穿越能力。由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励磁变换器容量有限,电网故障时会产生转子过电流和变换器直流环节过电压,须实行保护和控制。本文对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对电网故障时双馈感应发电机的保护原理与控制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便具体设计时根据要求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变频器世界》2011,(8):120-122
采用加装STATCOM是缓解电压凹陷给供电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的一种有效方式,sTATCOM可以有效提高现代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sTATCOM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sTATCOM在电压凹陷的工况下提出了一种对补偿电流和负载电压进行分别调节的补偿控制策略。不平衡电压凹陷的条件下,加装sTATCOM后,电压就可维持在限定范围内,提高了电压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交流电源短暂电压跌落引起市电直供的大功率脉冲测量雷达伺服、发射机和水冷系统保护停机的问题,叙述了雷达系统组成及对应功率容量。分析了采用双变换不间断电源和市电同时向伺服系统、发射机及水冷系统的低压控制电路和大功率部件区别供电的可行性。提出了改进分机低压控制线路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保逻辑的建议,提高了雷达系统抵抗电压短暂跌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PWM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了该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系统组成和总框图。对电源中的反馈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给出了整流滤波电路、辅助源电路、过压保护电路、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文中所介绍的设计方法已用于某通讯行业用电源的设计,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一种充电设备整流电路新型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莲  韩固勇  赵徐成  王慧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2):191-192,195
在此将三相PWM整流电路应用于充电设备主电路,以达到充电设备输出长期稳定、可靠性好、输出纹波小、传递效率高的要求。在整流器控制策略上采用基于电压定向的的矢量控制,对电压定向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推导了dq轴电流解耦方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整流器能快速跟踪给定,具有直接电流控制的动态响应快、稳态性能好的特点。由于采用了网侧电流闭环控制也使网侧电流变化对系统参数不敏感,从而增强了电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直流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研究出一种能根据采样电流大小调整激励电源输出电压的交流稳压电源系统。该系统以TMS320LF2407型DSP为核心,采用DSP技术和步进电机控制技术实现高精度直流电流互感器二次激励电源设计,采用小信号直流电流传感器及A/D转换电路解决二次激励电源的非线性补偿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输出交流电压幅度稳定度可达0.5%,完全满足直流电流互感器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流型PWM控制器UC3844及其在微机电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电压型脉宽调制器(PWM)控制器只有电压控制环、电流变化滞后电压变化、系统响应速度慢、稳定性差等固有缺点,介绍了既有电压控制环、又有电流控制环的新型电流型PWM控制器.分析了电流型PWM控制器与电压型PWM控制器的控制原理,比较了二者之间的优缺点;介绍了电流型PWM控制器UC3844的工作原理,并应用电流型PWM控制器UC3844设计了微机电源,指出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由电流型PWM控制器构成的微机电源具有良好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系统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一款应用于电压调整器(LDO)的带隙基准电压源。电压基准是模拟电路设计必不可缺少的一个单元模块,带隙基准电压源为LDO提供一个精确的参考电压,是LDO系统设计关键模块之一。本文设计的带隙基准电压源采用0.5μm标准的CMOS工艺实现。为了提高电压抑制性,采用了低压共源共栅的电流镜结构,并且在基准内部设计了一个运算放大器,合理的运放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电源抑制性。基于Cadence的Spectre进行前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带隙基准电压源具有较低的变化率、较小的温漂系数和较高的电源抑制比,其对抗电源变化和温度变化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图腾柱PFC变换器具有效率高,损耗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电流校正控制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电流的电压前馈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使数字控制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外界电压突变做出反映,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和稳定性。并通过Simulink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在进行输入电流校正的同时提高系统响应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