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环境应急事故处理的规范化要求不断深入,在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不同阶段应做好相关质量控制工作。研究以某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为例,探讨跟踪监测阶段分析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手工分析和采用自动分析设备分析。质量控制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该污染事件跟踪监测期间实验室分析数据处于可控状态,自动分析仪器所得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可比。案例结果表明:在确定主要污染物后的污染事件跟踪监测期内,实验室分析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开展质量控制。建议在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通过方法比对和规范的质量控制措施,使监测处于受控状态,进一步提高应急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监测结果的及时、科学、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扬州市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系统及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程序和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组织保证措施。指出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系统由质量保障系统和运行质量管理系统组成。质量保障是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保障体系 ,而运行质量管理是对应急监测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危害大,要求应急监测工作快速、及时和准确,要尽快找到污染发生源.说清污染物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迁移和变化趋势,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现场应急措施的效果等,便于相关人员进一步优化处理措施和试验方案.文章叙述了常见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方法,并讨论了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河流砷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响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前提和关键。介绍丁大沙河含砷废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提出应急监测的方案和方法,应急响应监测对象和范围布设科学,方案调整及时,为迅速正确进行污染事件处理提供了科学快速的技术支持。并从建立应急监测网络,加强领导、强化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及加强污染源监控等方面,阐述了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大沙河含砷废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监测对象和范围布设科学,应急监测方案调整及时,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代表性好,监测报告针对性强、时效性好,为污染事件处理工作提供了优质快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水环境现状,以及水污染应急设施建设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园区企业生产废水预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工艺亟待优化提高、园区储罐众多污染隐患巨大、化工园区内河流水质受到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水污染应急体制、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企业水污染防范设施、环境应急演练制度、环境应急事件处置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化工园区环境预警监控、监测网络等水环境污染防范与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7.
水库型河流锰污染应急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和湖南的跨省锰污染事故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污染事故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并就水库型河流锰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案、分析技术选择、监测力量配置、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探讨,并总结了应急监测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应急监测是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实验室在开展水质微生物指标应急监测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在详细梳理微生物流动实验室在环境条件、硬件设施、设备物资、监测过程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某地废水微生物应急监测为案例,列举了流动实验室在"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结果表明,建立微生物应急监测流动实验室既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也存在可行性,并启发出能够满足质量管理要求的微生物应急监测流动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应急快速监测QA/QC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国家缺乏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技术规定情况,重点研究了水环境应急监测的QA/QC技术,通过对应急备战状态和应急实战状态两大环节9个要素的操作层面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实用的水环境应急监测的QA/QC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防治水污染成为日本政府在20—21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水污染治理取得长足进展。目前日本水环境监测已经形成由水和土壤等方面组成的水循环监测体系,包括地表水、近海、湖泊、地下水和土壤等。在日本的重要环保法律法规中均有涉及水环境监测工作内容的明确法律条文,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和公立的科研单位在具体实施水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不同,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以环境省为主,地方政府根据环境省制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技术方法及规范,制定所辖地域的监测方案并实施监测,公立的环境科研机构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概述了日本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法律依据和监测管理情况等。  相似文献   

11.
贺华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3):152-152
2006年6月28日-7月1日,由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承办的“全疆环境应急管理及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班”在乌鲁木齐市举办。来自全疆各地、州、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环境监测站的109名环境应急监测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班是全疆环境保护系统举办的第一次环境应急管理及应急监测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应急监测管理、核安全应急、应急监测体系及预案编制等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理论培训、应急设备讲解及现场演示等内容。通过本次培训,强化了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全面提高了环境应急监测人员处理突发性环境应急事件的综合技能,培训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流域水污染事件的频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平台的科学建设成为流域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预警平台数据感知层、数据管理层、业务感知层的总体架构,综述了国内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平台的建设现状。从水质监测技术、突发事故预警模型、预警平台整体构建4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平台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以期为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机构和运行管理、使用技术和方法、硬件配置和监测能力、人员配置和培训演练四个片面介绍了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体系的现状。提出了完善上海市应急监测体系的设想,包括建立全市一盘棋的应急监测网络、加快新技术研发和方法标准化、加强装备配置和管理、加快应急监测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技术支持平台、加强后勤保障等。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水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这对于各级、各地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的规范化录入和分级汇总统计、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目前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网络服务、地理信息等技术,设计实现了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各级、各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能够进行监测机构、持证人员、监测项目、仪器设备等信息的录入和定期维护,同时共享监测方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标准物质等信息.同时上级管理部门能够查看、统计所辖部门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从而为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资源调配、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水质状况、反映水污染防治成效、实施水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提高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建立科学制定水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的有力保障。然而,目前新疆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尚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监测数据失真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监测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反映新疆水环境质量实际状况。为了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监督管理,本文分析了新疆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水质手工监测质量核查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展水质手工监测质量核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石油开发应急管理系统分类及内容分析研究,结果焉耆地石油开发特点,提出焉耆盆地石油勘探开发水污染应急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内容和功能,为焉耆盆地和其它区域石油开发污染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管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主要任务、预案管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阐述环境应急监测管理“一案三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为水污染应急监测工作服务,利用顶空原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测定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快速筛查定性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再选用标准方法准确定量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定范围广、仪器携带方便、筛查定性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目的,介绍了构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6个子网,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网、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和锰三角地区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网络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技术体系、扩大监测网覆盖面、扩展监测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策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核电厂应急监测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应急监测的概念和范围、基本原则和要求、监测内容、组织管理策略、核事故时序和各阶段的应急监测策略、基础设施和设备需求、采样策略、需要关注的核素及其分析方法、质量管理策略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应急监测策略的分析方法.提出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