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桓台县域内表层土壤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统计了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厘定了桓台县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并与山东省、淄博市元素平均值进行对比,发现土壤元素中Se、有机质、N,Zn,P,Hg,Cd,V,F,I含量明显偏高于山东省土壤均值;土壤元素中Se,I,P,N,Hg,Cd含量明显偏高于淄博市土壤均值;Se元素高于淄博市土壤均值。对表层土壤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根据聚类分析分组结果和各因子得分空间分布特征情况,结合研究区内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综合考虑影响元素含量的各种因素,将研究区表层土壤分为5个地球化学分区,各分区元素组合特征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元素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含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北部表层土壤中As等8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进行重金属来源分析,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济南市土壤背景值,Cd和Hg元素含量为强度变异,在表层土壤产生一定的富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差异性。土壤中Cr,Cu,Ni和Zn来源于土壤母质,Cd和Pb元素来源于人类活动,As元素来源复杂。土壤综合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大小为AsNiPbZnCrCuCdH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以轻微和中度为主,潜在生态风险强弱程度为HgCdAsCuPbNiCrZn,建议防范Hg和Cd元素污染及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以长岛县南五岛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土壤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平均含量与烟台市、山东省以及全国土壤平均水平相比,除CaO,Na2O,Hg,S,Se,P,F元素含量差异较明显,其他大部分元素含量相对稳定,元素含量的高低不仅与研究区背景条件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大部分区域属于清洁区和尚清洁区,仅城区局部受到一定程度的Cd,Hg,Zn污染。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省巨野县土壤元素背景值状况的计算和研究,发现土壤中Ca,Cd,Hg,Mg,F等元素显著高于全省和全国背景值;Mo,Pb,Cu,Co等元素则低于全省和全国背景值;其中土壤Mo含量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土壤质地是决定区内土壤N,K,Mg等元素含量的关键;由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P含量普遍较高,TOC空间分布与N密切相关。城镇及工业区土壤中Hg和Pb的积累趋势明显。元素分级结果显示,区内土壤K和有机质比较丰富;N,P和有机质缺乏区占比分别为23.82%,15.39%和6.47%。微量元素中Ca,Mg,S,Cl等元素较为丰富;而Mo,Si,Se,Co,Zn,Cu,Fe,Mn等元素的缺乏状况最突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分等结果显示,全区大部分土地质量优良,区内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土壤肥力较好,但有害元素含量偏高,西北部地区肥力较差导致土地质量等级偏低。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加之局部土壤盐分偏高,对粮食作物生长不利。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水平总体较好,多数重金属元素分布受地质背景控制,但Hg和Pb污染位置与城镇及工业区分布明显存在一定关系,高值区多呈点状分布于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带,说明工业或生活排放对区内土壤中Hg,Pb的积累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吉林省黑土区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及玉米籽实样品采集、测试的基础上,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及SPSS技术,研究了Cd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土壤和作物籽实中的含量特征和相关性,用以揭示Cd元素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转化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粮食安全服务。研究表明:吉林省黑土区Cd元素全量高于吉林省及全国土壤背景值,但不存在污染,籽实中Cd含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土壤中Cd元素有效态转化程度较高,受其全量控制,同时Zn、 Cu及P元素有效量对Cd转化的作用明显,偏酸性土壤更利于Cd元素的转化。玉米籽实对Cd吸收程度较低,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生物特性, Zn元素缺乏可能导致玉米籽实对Cd元素吸收增加。  相似文献   

6.
文章统计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表层土壤背景值,并且对表深层土壤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表层土壤元素对深层土壤有一定的继承性,少部分元素如Cd、N、P、Cl、S、有机碳等受表生迁移活动和人为活动因素影响又与深层土壤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曹县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按浅层土壤样品1点/4 km~2,深层土壤样品1点/16 km~2。测试N,P,K,Cu,Zn,B,Mo,Mn,F,As,Hg,Pb,Cr,Cd等14种指标。在统计这些指标的表层、深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对其与世界、全省同类参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区内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认为该区表层土壤元素含量的显著特征是高F而低P,Zn,Mo。大部分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土壤母质的成分特征,但N,P,F,Hg等受人为活动和污染源的作用在表层土壤中明显富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章丘区宁家埠镇土壤中硒元素在土壤—玉米中的迁移富集特征,采集耕地中表层土壤样品160件,玉米根系土及对应的根、茎、叶及籽实配套样品20组,进行硒及重金属元素含量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呈中偏碱性,以富硒及足硒土壤为主,Se含量0.08~0.52mg/kg,土壤硒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受土壤有机质及pH的影响,玉米根、茎、叶富集Cd、Cu的能力强,籽实富集Se的能力较强;籽实中Se含量与根系土中S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籽实中Se与重金属元素(除Hg外)含量呈弱相互拮抗关系,能够抑制籽实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研究区所有玉米籽实样品均达到富硒玉米标准,符合绿色食品及安全食品标准。本研究成果可为该镇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及富硒玉米基地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楚长江三角洲土壤-水稻系统中Cd污染和迁移制约因素,采集了典型地区的水稻土壤、秸秆、籽实等样品共66组,测试了这些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和常量元素的含量、土壤pH值和总有机碳含量等参数指标,并对这些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水稻土壤与籽实中的Cd污染,探讨Cd空间分布,讨论土壤中pH值和有机质以及其他金属元素对Cd在水...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柚产地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协助下.通过对柚类产量、品质与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研究,经产地基岩、土壤与果树化学特征相关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对比,发现各产地土壤成分所含元素丰度不一致。指出玉环地区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基本上满足柚生长的的需要;苍南地区MO、B元素含量较少;常山地区Zn、B元素含量少。为促进柚类产品产量,品质改善,应针对各产地欠缺元素的含量,专门配制除N、P、K含量较高肥料外,还需添加欠缺元素含量的复合肥。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郑南斜坡带砂砾岩体是古近纪沙四段沉积时期形成的以砂、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储集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多为双模态和复模态结构。首先对影响储集层岩石的主要成岩作用进行了描述,分析了该砂砾岩体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该类砂砾岩体储集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以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界首蛇纹岩矿为山东省较早开发的矿区,多用于提取钙镁磷肥,其地质条件较好,储量可观。区内矿脉断续出露长2400m,宽30~70m,延深100~200m,倾角60°~80°左右,矿体多出露地表,适于露天开采。1988年在蛇纹岩岩体中发现达到玉石标准的包裹体,并综合开发利用,矿山得以增产增值。目前属于村办开矿,开采不规范,导致乱采滥挖,至今矿山停采,并封矿。  相似文献   

13.
唐苏芹  曾理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3):78-81,85
东平县大洪顶山岩溶地貌类型属岩溶山地地貌单元,山坡顶部及陡峭坡段岩石裸露,岩溶裂隙发育,岩体切割破碎,边坡陡立。区内岩溶洞穴发育,岩溶景观资源众多。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6处,大洪顶山南坡3处,北坡3处,溶洞口出露位置呈NWW向展布,北部九仙洞已探测长度1 862 m,南部神仙洞已探测长度2 052.50 m,溶洞内岩溶景观发育不均匀,发育有石笋、石钟乳、石幔、石帽、边石等。区内岩溶洞穴发育规模宏大,景观资源丰富,属鲁西地区发育规模最大的溶洞,在北方地区具代表性、典型性、稀有性,属我国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家辇-南王孔地区水泥用灰岩矿位于青州市西北10km处。区内第四系广布,以大站组为主,含矿地层为奥陶纪马家沟群北庵庄组微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呈单斜形式产出,矿层延伸稳定。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断裂只对矿体有局部的位移,以及岩石的破碎,对矿体、矿石质量基本没有影响。矿石自然类型为微晶灰岩型和条带状灰岩型。工业类型为水泥用灰岩,成矿类型为浅海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5.
寿光市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均有残留。六六六(HCHs)检出率为27.64%,主要残留物为γ-HCH和δ-HCH,平均残留率分别为0.65×10~(-9)和0.50×10~(-9);滴滴涕(DDTs)检出率为59.35%,主要残留物为p,p′-DDE和p,p′-DDT,平均残留率分别为5.21×10~(-9),5.20×10~(-9)。残留量较国内多数其他地区低,仅DDTs稍高于香港土壤和黄淮海地区农田。按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CHs属于一类土壤,DDTs一类土壤占比90.41%,二类土壤占比9.56%。通过对HCHs和DDTs各组分残留量进行比较,寿光市HCHs和DDTs使用时间较久远,多数已降解,但仍有部分地区可能使用过林丹,部分地区有新外源DDTs污染输入。  相似文献   

16.
大牛地区铁矿位于汶上东平铁矿成矿带中北部。区内第四系广布,以临沂组为主,含矿地层为隐伏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磁铁角闪石英岩。基底构造线方向为NW 310°,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均较发育,其规模不等,矿体受一定程度破坏。矿石自然类型为细粒条带状、条纹状磁铁角闪石英岩型,一般与顶底板岩石(黑云变粒岩)界线分明,沿走向与倾向常见夹石(层)且具分支复合现象,总体属有限延伸的板状矿体,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区域构造和区域变质作用,成矿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取样室内试验、野外渗水试验、抽水试验等方法,确定出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渗透系数0.10~0.11 cm/s,为透水层,是场区产生渗漏的主要地层,并通过垂直与水平渗漏定量计算确定该区应进行防渗处理。针对渗漏特点重点提出了土工膜防渗和截渗墙防渗2种设计方案,并从工程造价、防渗效果、施工技术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截渗墙防渗设计为较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残存于济南市历下区龙洞一带下古生界出露区岩溶负地形中的砾岩体,总体呈浅褐灰色,由砾石及胶结物组成。灰岩、白云岩砾石,砾径大小不一,呈次棱角—次圆状,燧石砾、褐铁矿砾成熟度高、磨圆度好,表面光洁,呈蜡状光泽,钙质孔隙式及接触式胶结,已硬结成岩,砾岩体与周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通过对比研究,初步认定其为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更新世白彦组沉积,这一新发现填补了该区岩石地层单位的一项空白,为研究地质构造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山区公路软基病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山区公路所面临的路基病害特别是软土路基病害问题也逐渐增多。结合对陕南勉(县)一宁(强)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析,对山区软土成因及其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山区软土属以坡洪积、湖积和冲积为主的软土,也有少量是由坡残积物堆积而形成。山区软土的特殊性表现在成分的复杂性、分布的不均匀性、隐蔽性和物理力学性质的特殊性。根据其特性以及中国山区公路软基普遍存在的病害问题,总结了山区公路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剪切拉裂破坏、浸水沉陷破坏、剥蚀坍塌破坏、推挤滑动破坏。还提出了相应的软基处理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油气中有机组分残留在地层水中的直接显示,研究地层水中烃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分析油气的沉积环境、生源母质、成熟度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对西湖凹陷古近系平湖组和花港组地层水萃取烃类分析后发现:烃类来源于氧化环境下的陆源有机质输入,现均已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其中黄岩构造带、天台构造带和西次凹的烃类以来自黏土矿物含量颇为丰富的泥岩为主,而平湖斜坡带的源岩缺乏黏土矿物,更可能以煤为主。天台构造带的地层水中烃类很特殊,其姥植比异常高,二萜类具有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双重贡献的特征,不同于其他构造带的二萜类以裸子植物来源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天台构造带原油的姥植比和二萜类特征与其地层水一致,同样具有特殊性,且多种芳烃地球化学参数也均不同于其他构造带,因此推断天台构造带的原油是不同于其他构造带的特殊类型。天台构造带地层水中烃类的特殊性是推断其原油为特殊类型的有力入口,对进一步研究天台构造带的特殊原油提供了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