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于自适应自然梯度算法,选择步长参数以达到好的分离性能是非常必要的。提出了一种步长自适应自然梯度算法。由于该算法中的步长基于分离状态,其学习速率由信号的分离程度自适应选取,因而能很好地解决收敛速度与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显示,该算法优于传统的自然梯度算法。  相似文献   

2.
独立向量分析(IVA)是解决频域卷积盲分离排序模糊性最好的方法之一,但存在迭代次数较多、运算时间较长、分离效果易受分离矩阵初值影响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步长自适应的IVA卷积盲分离算法,该算法使用特征矩阵联合近似对角化(JADE)算法对分离矩阵进行初始化,并对步长参数进行了自适应优化。JADE初始化能够使分离矩阵具有合理的初值,避免局部收敛的情况;步长的自适应优化能够显著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进一步提升了分离性能,并显著缩短了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离度的步长自适应自然梯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彪  张剑云 《信号处理》2007,23(3):429-432
首先定义了描述信号分离状态的分离度,并利用分离度作为参数来控制自然梯度算法中的步长因子,从而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离状态的步长自适应自然梯度盲源分离算法。由于该算法步长是基于分离度的,其学习速率由信号的分离程度自适应地选取,因而能很好地解决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实了该算法明显优于其它固定步长或变步长的自然梯度算法。  相似文献   

4.
耿超  欧世峰  高颖 《电声技术》2013,(11):66-69
将盲源分离算法通常应用到的白化预处理方法转化为权值正交约束条件下的分离算法,使得分离算法由无约束算法转变为有约束算法,消除了在估计白化矩阵时引入的误差和分离输出存在的尺度不确定性。因为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是一对矛盾,所以结合变步长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变步长的权值正交约束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步长是基于分离状态的,其学习速率由信号的分离程度自适应地选取,因而能很好地解决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比非约束算法,固定步长的权值正交约束的盲源分离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5.
定义了描述信号分离状态的一种测度,并在认真分析相关固定步长和变步长EAS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步长自适应等变化自适应(EASI)算法。该算法步长是基于分离状态的。其学习速率由信号的分离程度自适应地选取。因而能很好地解决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实了该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EASI算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辅助分离系统的变步长盲源分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世峰  赵晓晖  高颖 《电子学报》2009,37(7):1588-1593
 针对盲源分离算法中步长因子的自适应选取问题,本文基于分离性能指标与步长因子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一个受限的辅助分离系统,重新构造系统分离性能指标,并根据该指标参数呈指数趋势下降的变化规律来获取步长因子的自适应更新.平稳和非平稳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于固定步长和新近的自适应变步长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拥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7.
周治宇  陈豪 《信号处理》2010,26(11):1632-1637
自适应在线Infomax及其扩展算法适用于非平稳环境下的信号分离,具有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批处理分离算法和自适应在线分离算法的优点,提出了分块自适应在线分离算法。并详细推导了基于在线Infomax及其扩展算法的分块自适应更新公式。在此基础上,还推导了一种基于峭度方差调整步长的分块在线变步长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在线算法适用于非平稳环境的优点,在与传统自适应在线算法分离效果相当的条件下,运算量大大降低,数据处理时间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8.
动量项技术是用来改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分离性能的有效手段,但算法在融入动量项后,其收敛特性对于动量因子的选取数值较为敏感,且算法的稳态性能仍要受到步长参数的限定.本文首先给出了动量项盲源分离算法的设计原理,分析了现有算法存在的两个缺陷性问题;然后利用梯度下降法构造了具有在线调整特性的动量因子自适应迭代规则,通过对动量因子的实时更新以消除固定动量因子算法的性能缺陷;在此基础上,基于凸组合理论设计了不同步长参数下两个变动量因子算法的自适应优化组合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步长参数对于算法性能的限定.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本文针对动量项盲源分离算法所设计的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消除其所存在的缺陷问题,在确保快速收敛的同时,又能获取较小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9.
动量项盲源分离算法及其性能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世峰  耿超  高颖 《电子学报》2014,42(1):42-48
动量项技术是用来改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分离性能的有效手段,但算法在融入动量项后,其收敛特性对于动量因子的选取数值较为敏感,且算法的稳态性能仍要受到步长参数的限定.本文首先给出了动量项盲源分离算法的设计原理,分析了现有算法存在的两个缺陷性问题;然后利用梯度下降法构造了具有在线调整特性的动量因子自适应迭代规则,通过对动量因子的实时更新以消除固定动量因子算法的性能缺陷;在此基础上,基于凸组合理论设计了不同步长参数下两个变动量因子算法的自适应优化组合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步长参数对于算法性能的限定.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本文针对动量项盲源分离算法所设计的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消除其所存在的缺陷问题,在确保快速收敛的同时,又能获取较小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10.
对于基于梯度自适应的盲源分离算法,认真选择步长参数以达到好的分离性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为加快收敛速度而增大步长因子,将会导致大的稳态误差,甚至引起算法发散,因此固定步长因子无法解决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本文为EASI算法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步长因子与分离矩阵相互差异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加快了收敛速度,减小了失调误差。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实了该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EASI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自然梯度ICA算法的不稳定和分离结果不准确,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加权正交约束自然梯度ICA算法。首先,基于分离矩阵所满足的正交性约束,引入一种单步正交性修正方法。然后,根据相邻迭代结果之差可用于平滑构造每步迭代结果与最优值的距离,设计出一种单步误差估计函数。最后,据此误差估计函数引入一种自适应调整的步长。仿真实验表明,自适应步长加权正交约束自然梯度ICA算法,相比于传统的自然梯度ICA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且算法的稳定性和分离结果的准确性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自适应波达方向盲估计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自适应信号盲分离算法渐近稳定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适应学习算法用于波达方向盲估计。研究了算法的有界性和渐近稳定性。以渐近稳定性为前提,给出了算法中非线性函数的适当选择。为了抑制噪声和估计信源数,在算法中还增加了白化过程。仿真研究表明,算法是有效的而鲁棒的,其能够从有操声的阵元信号中估计波达方向。  相似文献   

13.
We have shown previously that non-stationary signals recorded in a static multi-path environment can often be recovered by simultaneously decorrelating varying second order statistics. As typical sources are often moving, however, the multi-path channel is not static. We present here an on-line gradient algorithm with adaptive step size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based on second derivatives, which we refer to as multiple adaptive decorrelation (MAD). We compared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o its off-line counterpart and to another decorrelation based on-lin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issue of separating multiple speakers from mixtures of these that are obtained using multiple microphones in a room. An adaptive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algorithm, which is entirely based on second-order statistics, is derived.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is algorithm is that no parameters need to be tuned. Moreover, an extension of the algorithm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deal with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and echo cancellation is derived. Experiments with real recordings have been carried out, show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for real-world signals  相似文献   

15.
利用独立分量分析(ICA)的自适应粒子群(APSO)算法对因传输等过程而引起的多幅灰度图像混叠进行盲分离,针对图像盲分离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APSO的盲源分离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分离模糊灰度图像。利用峰度和负熵分别作为粒子群算法的第一和第二适应度函数根据其高斯性原理作为独立性判别标准对分离矩阵进行自适应更新。分析比较不同盲分离算法对图像分离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能够很好地分离图像且计算性能指标优越,收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An algorithm for adaptive estimation of delay time and period of signal sequence with pseudo-random frequency tuning is developed. This algorithm is based on detection and frequency measurements results processing at the panoramic receiver output. Algorithm is created according to separation method, where a priori uncertainty range of signal period and time delay is divided into elementary parts. Precision parameters of the algorithm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转发器实现收发不间断的方法,提出了在自适应噪声相消的系统上,将简化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应用于时延估计,进而将干扰信号重构抵消。推导了该算法,并提出基于该算法实现收发同时进行的转发器系统,即透明转发器。给出本系统模型框图,该透明转发器采用最小均方(LMS)算法建立自适应系统控制结构,能够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将自发干扰信号减除,并将不相关的背景噪声抵消。最后利用 MATLAB 软件仿真了基于该算法的透明转发器在具体信号上的运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不间断转发功能,并且系统结构简单、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