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目的 在儿童抽动障碍(TD)的现状研究领域中利用共词分析法,比较近5年该研究范畴国内外研究方向的差异点,寻找中国该研究现状的优劣之处,以指导今后的研究开展方向。方法 中文以“抽动障碍”并含“儿童”为检索词,英文以“Tic Disorder”AND “child*”为检索词,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英文数据库(Pubmed),筛选并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2月发表的与儿童TD相关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统计整理出高频关键词,通过 SPSS 20.0、Ucinet 6.0和Netdraw软件对此类热点词汇关系可视化,对比分析国内外儿童TD的研究焦点。结果 检索纳入与儿童TD有关的研究文献共300篇,其中国内206篇,国外94篇。成功绘制国内外儿童TD研究论文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图。国内外研究热点均有关注疾病诊断、评估及治疗。国内热点词汇有:临床疗效、阿立哌唑、危险因素、中医药疗法等,国外热点词汇有:共患病、治疗疗效、流行病学等,国外文献关键词使用更为准确、规范,研究方法较国内更为成熟多样化,其在共患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多于国内研究。国内研究更关注药物疗效、中医治疗等方面研究。结论 国内外关于儿童TD的研究聚焦点基本一致。而国外文献网络图更为复杂、关键词使用更为规范精准。中国儿童TD整体研究趋势发展良好,在中医治疗方面研究较为成熟,今后在共患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等方面需开展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家庭环境及微量元素水平角度出发,探讨抽动障碍(TD)儿童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门诊TD患儿246例,根据共患ADHD情况分为单纯抽动障碍组(TD组,共137例)和TD共患ADHD组(TD+ADHD组,共109例),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患儿临床资料,测定患儿血微量元素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D共患ADH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D组与TD+ADHD组患儿在父母ADHD病史(χ^(2)=8.114)、家庭结构(是否单亲家庭)(χ^(2)=5.111)、家庭经济(月收入)(Z=-2.926)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有ADHD病史(OR=2.293,95%CI:1.217~4.322)、家庭经济收入低(OR=3.260,95%CI:1.163~9.132)是影响TD患儿共患ADHD的危险因素(P<0.05)。在微量元素方面,TD+ADHD组患儿Pb水平高于TD组患儿(Z=-2.524,P=0.012),两组患儿的Fe、Ca、Mg、Zn、Cu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血Pb水平的三分位数将患儿分组,发现T1组(4.80~16.50μg/L)、T2组(16.5~23.55μg/L)、T3组(23.55~66.70μg/L)3组间共患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1,P<0.05),其中T2组与T3组的共患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组与T2组、T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有ADHD病史、家庭经济收入低是TD儿童共患ADHD的独立影响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降低TD患儿伴发ADHD的风险。在微量元素方面,高Pb水平可能是TD儿童共患ADH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动障碍(TicDisorders)是一组以反复、迅速、元目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多部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神经精神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心理障碍性疾病,近年本病的发病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4.
抽动障碍(TD)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且常常伴有其他神经或精神障碍。众所周知,TD受内在因素(例如遗传、个性)和外在因素(周围环境)的共同影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考虑到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心理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综述收集了近年来关于TD心理治疗的研究,对每一种方法进行简单的描述以及有效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抽动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抽动障碍儿童的影响。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分别对43例TD儿童和43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TD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D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提示在治疗抽动障碍时,要注意家庭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抽动障碍(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共患病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给治疗和管理增添诸多困难。目前对于TD共患病的机制尚不明确,治疗策略亦有争议,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文献中对于TD共患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TD相关共患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抽动障碍(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共患病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给治疗和管理增添诸多困难。目前对于TD共患病的机制尚不明确,治疗策略亦有争议,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文献中对于TD共患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TD相关共患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 将 63例确诊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A组 ,对照B组。B组仅给予常规心理行为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后给予中药汤剂煎服 ,每日 1剂 ,共 2 0d 1疗程 ,连服 2~ 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应用Rutter行为量表及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患儿的行为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随访 3~ 4年 ,记录复发情况。 【结果】 A组患儿的行为能力改善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均好于B组 (P <0 .0 1) ,而且复发率低。 【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 ,而且副作用小 ,复发率低 ,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9.
10.
本报告88例抽动性障碍患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3-14岁,男:女=4.2:1,抽动症状复杂多样,39.77%的患伴发声抽动。对我国抽动性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方法】 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对30例抽动障碍患儿(研究组)和3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评估。 【结果】 研究组的家庭气氛和系统逻辑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51,P<0.01;t=2.142,P<0.05),在个性化、疾病观念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家庭气氛倾向于“敌对、沉闷”,系统逻辑倾向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共患和不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抽动障碍(TD)患儿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病例随机选自2018年6月-2019年1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6~12岁符合研究标准的单纯TD患儿及TD共患ADHD(TD+ADHD)患儿共计408例(单纯TD患儿296例,TD+ADHD患儿112例),调查两组患儿抽动障碍病程、亚型分布、抽动障碍始发年龄等发病情况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方面的差异;分析TD+ADHD组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情分布情况。结果 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分及损害率方面,TD+ADHD组明显高于单纯TD患儿(t=-23.24、-19.17,P<0.001),但其分值高低却不受ADHD亚型的影响;在TD+ADHD患儿组中,注意缺陷子量表分值高于多动/冲动子量表(t=2.96,P<0.05);与TD共患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TD+ADHD-I)患儿相比,TD共患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TD+ADHD-HI)与TD共患混合型ADHD(TD+ADHD-C)的就诊年龄较偏小(F=7.93,P=0.019)。结论 TD+ADHD的患儿抽动障碍病情更为严重,但其严重程度却不受ADHD亚型的影响;TD+ADHD-HI与TD+ADHD-C患儿的早期行为问题更加突出且易被发现,因此更早地选择去医院就诊,但TD+ADHD-I患儿在就诊时其注意缺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AT)男生家庭环境与行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ADHD组、TD组及正常对照组(N组)各50例男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FES-CV中,CAT组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及组织性得分低于N组,矛盾性、独立性得分高于N组(P<0.01),知识性得分低于TD组(P<0.05)。CBCL中CAT组所有10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强迫性得分高于ADHD组(P<0.05),除分裂性和强迫性之外的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TD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FES-CV中的亲密度与CBCL中的强迫性、社会退缩、多动、攻击、违纪,情感表达与抑郁、多动、攻击,知识性与体诉,娱乐性与攻击性等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 【结论】 CAT男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功能缺陷,其不良的家庭环境与患儿的行为问题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托吡酯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关于托吡酯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起至2014年1月,手工检索相关的已发表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检、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RCTs,共1 148例患者(治疗组609例;对照组539例),年龄2.5~17岁。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抽动症状改善的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1,(95%CI:1.22~2.39)];两组运动性抽动分数、发声性抽动分数、综合损害分数和严重度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13.58~-4.58(95%CI:-22.44~-1.32),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2,(95%CI:0.24~0.75)]。结论托吡酯用于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尤其是抽动秽语综合症,其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维生素D(VD)与抽动障碍(TD)症状严重程度、临床分型的关系,为TD综合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20年3—1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科门诊的225例TD患儿(TD组)和228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TD组儿童分为轻度TD组(≤25分)和中重度TD组(>25分),根据DSM-5临床分型标准,将TD儿童分为一过性抽动障碍(PTD)组、慢性抽动障碍(CTD)组和Tourette综合征(TS)组。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T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 TD组V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2.18±6.29)ng/ml,(26.14±6.48)ng/ml,t=6.60,P<0.001],VD不足或缺乏比例(89.8%)显著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P<0.001)。中重度TD组VD水平低于轻度TD组和对照组(F=23.85,P<0.001)。TD儿童VD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15,P=0.001)。TD的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 CAT)患儿的行为特征。 【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71名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CAT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与AD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05);CAT组行为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TD组(χ2=7.745,P<0.01);CA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326,P<0.001)。男童CAT组强迫性与攻击性因子显著高于ADHD组(P<0.01),交往不良因子略高于ADHD组(P<0.05)。CAT组除分裂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均显著高于TD组(P<0.01)。CAT组所有九个因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女童CAT组各因子与ADHD组比较均无差异;CAT组的攻击因子高于T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组社交退缩、攻击因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T儿童存在更多及更为严重的行为问题,ADHD的存在是CAT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来源, CAT男童患者行为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y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TD共患ADHD儿童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状态进行研究,探讨HPA轴在ADHD、TD及TD共患ADHD中的作用。【方法】TD、ADHD的诊断根据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血浆皮质醇及ACTH检测分别采用全自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及电化学发光法,于上午8:00空腹进行。【结果】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214.43±84.28)nmol/L]低于对照组[(353.32±112.75)nmol/L,P0.001],而TD组皮质醇水平[(337.54±120.45)nmol/L]与对照组[353.32±112.75)n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223.30±133.73)nmol/L]较TD组与对照组儿童明显降低(P0.001),而与AD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各组血浆ACTH水平相互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以及TD共患ADHD均存在着HPA轴调节功能障碍,而TD的HPA轴调节功能正常。血浆皮质醇与抽动症状相关性小,而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行为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