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湿热型结肠炎大鼠模型中Th17/Treg的平衡变化以及黄芩汤对Th17/Treg的调节作用,从免疫学的角度探讨其治疗湿热型结肠炎的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等复合因素造出大鼠湿热模型,再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湿热+TNBS结肠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湿热+TNBS结肠炎模型组、黄芩汤组、美沙拉嗪组。对大鼠进行一般临床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reg转录因子FOXP3和Th17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芩汤免煎剂0.12g/100g能够有效的缓解湿热型结肠炎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湿热+TNBS结肠炎大鼠模型中Th17/Treg表达失衡,Th17类细胞因子IL-17和IL-6和转录因子RORγt表达升高而Treg类细胞因子IL-10和TGF-β和转录因子FOXP3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能够降低IL-17、IL-6和RORγt的水平而增强IL-10、TGF-β和FOXP3的表达。结论:Th17/Treg失衡可能与湿热型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黄芩汤能够有效的调节Th17/Treg的平衡关系,这可能是其治疗湿热型结肠炎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 1/Th 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每组10只,并另选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学方法并加局部刺激建立大鼠UC模型。隔药灸组、电针组选取"天枢"(双)和"气海"进行隔药灸或电针治疗,连续治疗14d。采用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干扰素(INF)-γ、白介素(IL)-12、IL-4和IL-10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NF-γ、IL-12、IL-4和IL-10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肠组织细胞中CD4~+INF-γ~+/CD 4~+IL-4~+的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NF-γ、IL-12mRNA和含量显著升高(P0.05),IL-4、IL-10mRNA和含量显著下降(P0.05);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INF-γ、IL-12mRNA和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4、IL-10mRNA和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中CD 4~+INF-γ~+/CD 4~+IL-4~+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和电针组CD4~+INF-γ~+/CD 4~+IL-4~+比值显著下降(P0.05)。隔药灸组和电针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和电针均能显著改善UC模型大鼠炎性反应,通过下调结肠组织中INF-γ和IL-12水平,上调IL-4和IL-10水平从而保持Th 1/Th 2细胞间平衡,进而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芩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结肠炎组、TNBS+黄芩汤治疗组(1.2 g·kg-1)、TNBS+美沙拉嗪治疗组(10 mL·kg-1,i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结肠炎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给药1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7,IL-17R,IL-23,IL-23R,RORγt的mRNA水平。结果:黄芩汤治疗能有效降低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血清中IL-17(262.75±17.19 ng·L-1和IL-23(56.75±6.20)ng·L-1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IL-17(2.606±0.8),IL-17R(5.33±1.10),IL-23(2.16±0.19),IL-23R(3.34±0.70),RORγt(0.74±0.17)的mRNA水平。结论:黄芩汤能有效的调节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IL-23/IL-17通路,这可能是其治疗结肠炎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复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给予柳氮磺吡啶溶液及11.92、17.16、23.84g/kg剂量益气复元汤水煎液干预14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HI);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TNF-α、IL-4和INF-γ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CMDI、HI和INF-γ、TNF-α含量以及CD4+、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IL-4含量和CD8+、CD4+CD25+/CD4+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柳氮磺吡啶及益气复元汤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DAI、CMDI、HI和INF-γ、TNF-α、CD4+的含量以及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IL-4、CD8+的表达以及CD4+CD25+/CD4+淋巴细胞百分比。结论:益气复元汤可抑制TNBS/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炎症,可能通过减少血清INF-γ表达、上调IL-4表达,从而调节Th1/Th2细胞平衡,调节肠道免疫,抑制肠道炎症,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4):116-119
目的:评价马甲子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干预作用及基于Th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灌肠复制大鼠结肠炎模型;马甲子片0. 27 g/kg、0. 54 g/kg及1. 08 g/kg灌胃给予7天,对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浓度和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Th2细胞比例。结果:马甲子片1. 08 g/kg灌胃给予能显著降低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中IFN-γ、IL-12含量,提高IL-4、IL-10含量,降低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巴甲子片0. 54、1. 08 g/kg能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结肠病理变化;巴甲子片各剂量均能提高Th2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结论:马甲子片可减轻实验性结肠炎病理反应,提示其对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有潜在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Th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在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中的作用及芍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42 g·kg-1)、芍药汤低、中、高剂量组(11.1、22.2、44.4 g·kg-1),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建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美沙拉嗪组、芍药汤低、中、高剂量治疗14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提取脾脏、结肠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IHC)法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出现充血、糜烂等病变,脾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Th17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生脉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新发Graves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生脉治疗组、他巴唑治疗组。另选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Y(INF—γ)、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新发Graves患者治疗前INF-γ、IL-1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INF-γ/IL-10比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比较,INF-γ、IL-10水平显著降低,INF-γ/IL-10比值增高(P〈0.05);治疗后IL-10水平、INF-γ/IL-10比值生脉治疗组、他巴唑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raves病患者同时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增高,但以Th2细胞因子增高占主导地位。生脉注射液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从免疫水平治疗Graves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芩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方治疗该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辛辣饮食干预加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造出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大中小剂量黄芩汤、白头翁汤、柳氮磺吡啶(SASP)及生理盐水对模型进行干预;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用实时PCR(Real-tim e 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Foxp3 mRN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TGF-β1及结肠组织Foxp3 mRNA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经干预后以上指标有不同程度回升,尤以黄芩汤中剂量组最为明显,疗效优于阳性对照药白头翁汤及SASP(P<0.05,P<0.01)。结论:黄芩汤可能通过上调以上指标而调节Tr细胞的功能,从而实现自身免疫调节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理肺汤对哮喘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平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哮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理肺汤。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及Th1/Th2细胞平衡指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4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h1/Th2细胞平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L-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5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IL-10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理肺汤能够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平衡,对与B细胞相关的免疫功能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2):177-181
目的:探讨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17细胞分化相关因子的影响,从而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制作由三硝基苯磺酸(TNBS)所导致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溃结灵高、中、低剂量以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给予治疗,治疗结束后采集结肠粘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粘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6、TGF-β1、孤独核受体t(RORγt)、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粘膜RORγt、STAT3蛋白表达。结果:溃结灵高剂量(18.3g/kg)和中剂量(9.2g/kg)可明显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溃疡个数和溃疡面积。大鼠结肠粘膜中,模型组IL-6的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溃结灵高剂量组(18.3g/kg)和柳氮磺胺吡啶组(0.5g/kg)低于模型组;模型组TGF-β1的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溃结灵高剂量(18.3g/kg)和柳氮磺胺吡啶组(0.5g/kg)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结肠粘膜中RORγt、STAT3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溃结灵高(18.3g/kg)、低(4.6g/kg)剂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0.5g/kg)的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溃结灵可能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内与Th17分化相关的IL-6、TGF-β1、RORγt、STAT3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外感湿热证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探讨外感湿热证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30例均为外感发热患者,辨证属外感湿热证者。正常对照组15例,为同时期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患者3天,复测上述指标,观察蒿芩清胆汤的干预作用。结果:经蒿芩清胆汤治疗后,外感湿热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INF-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提示Th1/Th2比值失衡可能是外感湿热证发病机制之一,调整Th1/Th2失衡是蒿芩清胆汤治疗外感湿热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h1/Th2的调节作用。方法按随机原则将5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通络止痛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h1明显升高(P<0.01)、Th2明显降低(P<0.01),Th1/Th2显著升高(P<0.01);通络止痛胶囊治疗组Th1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Th2细胞数明显升高,Th1/Th2显著降低,均以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h1、Th2细胞数及其比值的调节保持Th1/Th2平衡,从而起到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造模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复制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探讨该模型的客观指标评价体系.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造成湿热体质,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乙醇混合液灌肠诱发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观察大鼠证候、结肠病理学改变及血清白介素-6(IL-6).结果:模型大鼠出现粘液便、懒动、食欲减退等湿热证候,病理切片可见结肠粘膜出现明显溃疡、病理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IL-6明显升高(P《0.01).结论:采用饮食加化学刺激法首次成功复制出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并拟定证候、病理及免疫三大指标体系,可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锡类散灌肠结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葫芦岛市中心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分别接受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单独治疗、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患者结肠组织中Th1/Th2细胞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B细胞生长因子-1(IL-4)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41/50)(P<0.05)。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纤维结肠检积分都有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肠黏膜IFN-γ降低,IL-4表达水平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肠黏膜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用锡类散灌肠治疗结合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在治疗大肠湿热型UC中更加安全有效,能更好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临床可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5.
CD_4~+CD_(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照年龄及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的原则,将临床观察对象入选分为正常组(n=32)、单纯湿热组(n=18)、非湿热型UC组(n=29)及湿热型UC组(n=16)共4组;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10)、单纯湿热组(n=10)、非湿热型UC组(n=10)及湿热型UC组(n=10)共4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大鼠湿热型模型,再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湿热型UC模型,非湿热型UC组单独用TNBS法。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以上各组患者和大鼠外周血CD4+CD2+9T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单纯湿热组、非湿热型UC组和湿热型UC组患者和大鼠外周血中CD4+CD2+9T细胞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湿热型UC组表达最高。结论:CD4+CD2+9T细胞在湿热型UC患者和大鼠中表达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湿热型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助孕3号方对大鼠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多力玛组以1.5 mg/(kg.d)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助孕3号方中、低剂量组分别以7.08,3.54 g/(kg.d)剂量灌胃给药。检测各组大鼠蜕膜组织Th1型(IL-2、IFN-γ)/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助孕3号方具有纠正肾虚流产大鼠母胎界面中Th1/Th2平衡偏移的作用。结论助孕3号方可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增强母胎免疫保护,最终降低肾虚黄体抑制模型大鼠的流产率,使得妊娠得以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助孕3号方对大鼠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多力玛组以1.5mg/(kg·d)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助孕3号方中、低剂量组分别以7.08,3.54g/(kg·d)剂量灌胃给药。检测各组大鼠蜕膜组织Th1型(IL2、IFN-γ)/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助孕3号方具有纠正肾虚流产大鼠母胎界面中Th1/Th2平衡偏移的作用。结论助孕3号方可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增强母胎免疫保护,最终降低肾虚黄体抑制模型大鼠的流产率,使得妊娠得以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肠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以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清肠解毒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IFN-γ/IL-4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解毒汤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可调节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