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丸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即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调控血糖、降压及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楂降脂丸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L、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楂降脂丸能改善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王继华  刘继东  赵军旗 《河北中医》2010,32(7):1019-1020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予山楂降脂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64例单纯予辛伐他汀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TC、TG、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HDL-C升高(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降脂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高脂血症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之一。为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和药物,笔者采用山楂降脂丸对40例风痰阻络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干预,并与西医常规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背俞穴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高脂血症在改善TC、TG及中医症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背俞穴刺络放血可有效地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丹田降脂丸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服用丹田降脂丸1g,2次/d。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2月。结果:两组TC、TG、HPL-C、LDL-C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与他汀类药物比较,除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外,还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降血压作用,特别适用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丸合并辛伐他汀与单独用辛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86例高血脂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分别予中药降脂丸每天30g,合并辛伐他丁每天20mg。及单用辛伐他丁每天20mg。于用药前及用药4周和8周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组:服药4周TC由6.72±0.71降至4.95±0.51,TG2.91±0.56降至1.73±0.63HDL-C1.06±0.26升至1.49±0.27,LDL-C3.91±0.32降至2.89±0.41。对照组:TC6.70±0.58降至6.01±0.62,TG2.87±0.55降至2.09±0.59,HDL-C1.04±0.23升至1.28±0.25,LDL-C4.01±0.37降至3.78±0.42。两组比较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8周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降脂丸合并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4周就能达到理想的降脂效果,4周疗效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风通络合剂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浆HCY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规范化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病科协定方中风通络合剂,对照组采用规范化内科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cy水平降低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通络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首乌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新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0):588-589
目的:探讨首乌降脂汤的降脂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首乌降脂汤,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疗程8周。观察疗效及血脂的变化、不同类型高脂血症降脂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高脂血症的总有效率为8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能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TC/HDL-C比值、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其中降低TG、TC/HDL-C比值、升高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不同类型高脂血症降脂疗效比较:两组对高TC血症都有相似疗效,但对高TG、混合型高脂血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乌降脂汤对高脂血症的血脂及脂蛋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痰瘀同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梗死痰瘀本质及痰瘀对其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西药降血压、降颅内压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辩证分风痰上扰、痰瘀阻络、痰热腑实、痰闭心神、气虚血瘀5型,在对照组用药榧耻,以加味脑散辩证分型化裁化治,30d为1个疗程。结果:无论疗效、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证候积分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但2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病例证型多呈气虚血瘀及痰瘀阻络型。结论:急性脑梗互主要以痰、瘀为纳、风、火、虚为目,痰瘀同治是其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痰祛脂饮在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脂饮中药煎剂。2组均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水平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7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脂饮具有显著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度的作用,与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能显著提高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痰瘀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均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白细胞介素8(IL-8)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2,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C、TG、HDL-C、hs-CRP、HMGB1浓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t值分别为12.355、5.984、32.825、13.806、14.661,对照组t值分别为7.553、2.177、3.064、10.281、9.019,P<0.05或P<0.01),LDL-C浓度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t 治疗组=3.382,P<0.01;t 对照组=2.388,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HDL-C、hs-CRP、HMGB1浓度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173、3.418、2.377、3.967、8.352,P<0.05或P<0.01);LDL-C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0, P=0.106)。治疗组治疗后 ALT、γ-GT、IL-8和 SOD 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053、9.592、12.909、10.377,P<0.01),对照组除γ-GT 外,其他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253、5.876、3.266,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72、10.244、6.954、6.145,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辛伐他汀具有降脂效果,可降低患者炎  相似文献   

12.
陈芳华 《新中医》2014,46(3):42-4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予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连续治疗3月后,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7.1%,治疗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TC、TG、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用于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3.
黄俊敏  王彦人  康霞  蒋小艳 《河北中医》2012,34(9):1297-1299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NAF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山楂降脂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44例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2组均治疗16周后比较临床疗效,观察肝功能、血脂及肝脏超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0.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总胆红素(TBiL),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后超声表现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脏超声监测优于对照组。结论山楂降脂方配合耳穴贴压可以进一步改善NAFL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肝功能及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调脂柔脉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除常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2周、阿司匹林长期口服外,治疗组加服调脂柔脉颗粒,对照组加服辛伐他汀片,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TG、TC、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脂柔脉颗粒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蒙医针刺对于患者血清中常规脑梗标志物影响,探讨作用机制。方法脑梗死住院患者84例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44例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后每日进行1次针刺治疗。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脂相关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指标改善明显(P〈0.05);针刺结合康复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患者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改善更好(P〈0.05)。结论蒙医针刺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其可能机制为降低患者血清中的hs—CRP、TC、TG、LDL-C、UA、Hcy等相关危险因子,进而对于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与病灶的病理改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中医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温学红  杨林  李青 《河北中医》2009,31(3):332-334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比较,总结不同证型检验指标的规律,探讨不同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参考数据。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各30例,同时和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脑梗死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组(P〈0.01)。风痰瘀阻型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气虚血瘀型组、阴虚风动型组(P〈0.05)。气虚血瘀型组、阴虚风动型组的HDL-C低于风痰瘀阻型组(P〈0.05)。结论中风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密切相关,高黏、高凝的血液状态是脑梗死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一个参考指标,而高TG、低HDL-C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疏风解痉方辨证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额尔敦-乌日勒联合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84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按门诊号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4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用注射用胞磷胆碱钠0.5 g与血栓通450 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0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阿司匹林300 mg,每日顿服,2 d后改为100 mg每日顿服。治疗组同时加用额尔敦-乌日勒,每天早晨1次,每次口服3 g,连续给药14 d;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脂相关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与病例组相比),患者血清Hcy,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NIHSS等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尔敦-乌日勒联合应用血栓通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同时其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进而降低患者继发梗死或病情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孟庆革 《河北中医》2010,32(8):1268-127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68例、非糖尿病脑梗死组46例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38例,对3组头颅CT检查结果、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空腹血糖(FPG)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糖尿病脑梗死组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脑梗死面积小(P0.05);非糖尿病脑梗死组TC、TG、HDL-C、LDL-C、VLDL-C和FPG水平均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低(P0.05);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低(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