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三聚氰酸(CA)和环氧乙烷(EO)为基本原料合成了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优化的合成条件为:n(CA)∶n(EO)=1∶3.1、DMF溶剂用量1 420 mL/mol、反应温度110~115℃、反应压力0.3 MPa、反应时间3 h、活性碳为催化剂(用量为CA质量的1.5%),在此条件下,收率在86%以上。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2.
贾振  张祥  相政乐  赵利  吕喜军  陈钱 《石化技术》2016,(4):67-68,80
结合国内外液化天然气(LNG)管道保冷现状,介绍了以泡沫玻璃、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为代表的硬质保冷材料和以发泡弹性体为代表的柔性保冷材料,并分别对相应的LNG管道保冷结构及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3.
液化天然气(LNG)具有-160℃左右的超低温特性,合理选择LNG管道保冷结构,提高保冷效果,可以减少冷量损失、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本文介绍了常用LNG管道保冷材料的性能和保冷结构形式及特点,重点阐述了聚异氰脲酸酯(PIR)和纳米隔热材料(SA)组成的复合保冷结构的特点,为LNG管道的保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异氰脲酸酯作为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已替代聚氨酯用于重油罐的保温。本文除介绍该保温材料喷涂发泡的环境、条件以及保温层的修补、保温效果等外,还着重探讨了该保温材料的防老化问题。浙江镇海石油化工总厂研制的ABC高温涂料,具有很强的粘结力,能形成坚固的硬壳层,使异氰脲酸酯的表面强度提高3~5倍,而且氧指数相当高,阻燃性很好。与银粉漆相比,喷涂单位面积的价格相等,但寿命却是银粉漆的几十倍。ABC高温涂料是异氰脲酸酯防老化的理想涂料。  相似文献   

5.
在石油开采水力压裂增产措施中,支撑剂的注入易导致脱砂、砂堵或注不进等问题,影响压裂效果.利用超分子材料自组装特性,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加入异氰脲酸酯和四甲基氯化铵等制备得到超分子构筑单元,再加入功能单元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呲咯烷酮、过氧化氢和氯化钙等对构筑单元进行修饰制得相变压裂液.将相变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LNG加气站选择管道保冷材料的要求和所选择的聚异氰脲酸脂泡沫,给出了保冷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并详细说明了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提高LNG管道的保冷效果.  相似文献   

7.
异氰脲酸脂泡沫塑料是一种新型保温防腐材料。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油、防腐蚀、与钢板粘结力强、导热系数低(0.022~0.029W/m·K(0.019~0.025kcal/m·h·℃))等优点。其阻火、耐湿性能也比珍珠岩制品、聚氨酯制品好。经上海公安消防研究所测试,其氧指数达26以上,可耐120~140℃。由于异氰  相似文献   

8.
刘川 《石化技术》2004,11(4):59-59
到目前为止,工业上生产三元乙丙橡胶(EPDM)有的第三单体有乙又降冰片烯(ENB)、双环戊二烯(DCPD)和1,4-己二烯3种,其中用1,4-己二烯作第三单体只有美国DuPont公司。随着EPDM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又研制开发出一些新的生产EPDM的第三单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SB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对三种国产基质沥青和六种丁苯橡胶(SBR)改性沥青进行了测力延度试验(FDT)、常规技术指标试验以及SHRP的动态剪切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并且将FDT中采用的粘弹比、拉伸柔度、应变能等指标与沥青的当量脆点(T1.2)、以及损失模量、弯曲劲度模量(S)、斜率(m)相比较,结果显示FDT所选的三个评价指标与SHRP的评价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而说明了采用FDT对沥青结合料在老化、疲劳综合作用下的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的经济合理性以及选择三个评价指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薛金华 《高桥石化》2005,20(3):51-51
(1)采用防误动性能较好的信号连接和系统逻辑方式。尽可能采用三选二信号输入,对机组的主设备保护(锅炉保护和汽机保护)必须杜绝保护拒动,但也应防止误动。三选二信号输入方式具有较好的防拒动和防误动可靠性,所以对主保护开关量信号,应优先考虑三选二方式。采用三选二信号输入方式,应注意信号独立的原则,即应采用三选二独立的信号源,三个独立的输入模件以及相应独立的访问电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苏北盆地成藏动力学研究方法及成果:(1)提出苏北盆地主要成藏期为始新统三垛组(E2s)沉积期;(2)圈定了三套源岩的成熟排烃范围并追踪了油气运移边界;(3)据初次运移研究,指出苏北盆地有6大油气系统具良好的纵向疏导条件;(4)开展油源、成熟度判别和二次运移研究,划分运聚单元,建立油气运移一成藏模式;(5)分单元、分油气系统清查剩余资源,指出今后勘探的重点领域;(6)应用流体势分析提出今后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12.
注聚后续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点 (1)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平面均质模型油相饱和度沿径向增加,聚合物结束后两翼边界附近含油饱和度高。(2)由于聚合物沿高渗条带的窜流,聚合物驱结束时油相饱和度是两翼远高于主流线。(3)对于正韵律和反韵律油层,各层油相饱和度以注入井为中心周向分布均匀,无突进或稍有突进。正韵律上(低渗透)、中(中渗透)、下(高渗透)三层平均油相饱和度依次减小,层间差异较大。反韵律上三层油相平均饱和度依次增大,但层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
LNG管道保冷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变差,需要对问题管道进行在线维修。在线施工过程中遇到管件收缩变形、保冷管壳收缩位移、管道表面结霜等问题,为此,研究了一种新型保冷结构,其主要结构型式由弹性调整层+泡沫玻璃+聚异氰脲酸酯(PIR)+泡沫玻璃组成。该结构在LNG接收站高压泵管道上成功应用,经过检测,保冷效果能满足冷损失量不大于25 W/m~2,保冷结构外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0.3℃的标准要求。该新型保冷结构可以为国内其他LNG接收站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工程监督(监理)的发展可分为摸索发展阶段、试验发展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目前主要以监督办公室制、股份公司制和监督中心制三种形式存在。现行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监督(监理)机制不规范、人员结构很不合理、监督(监理)项目无强制性、标准规范不统一、监督工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只有建立起全面统一的规范监督(监理)制度,并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才能形成有序的、规范的竞争,逐步走向第三方监理制。  相似文献   

15.
用柴油的烃族组成预测十六烷值和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柱色谱和GC-MS方法测定了柴油的13种烃族组成,分别是:(1)链烷烃,(2)一环环烷烃,(3)二环环烷烃,(4)三环环烷烃,(5)烷基苯,(6)茚满萘满,(7)茚类,(8)萘,(9)烷基萘,(10)苊类,(11)苊烯,(12)三环芳烃,(13)胶质。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与其13个烃族组成的关联式,统计检验结果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烃族组成预测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热采井套管的材料温度效应及应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套管材料力学性能的温度效应,采用非线性力学中的全量和增量计算方法,建立了热采井套管三轴应力计算模型,举例对比分析了不考虑水泥环/地层影响的轴向应力和考虑水泥环/地层影响的三轴应力,以及所需要施加的预应力值,并计算了热采井套管所能承受的极限温度。由研究得出结论:(1)考虑水泥环/地层影响后,套管因温升引起的应力变化为三轴应力,环向应力较大,而径向应力足以挤毁套管;(2)考虑弹性模量随温变化后,套管热循环应力出现非线性,应采用增量方法计算热应力;(3)准噶尔西北缘百重7井区大量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注汽强度(温度)过高,超过了所用套管的强度极限。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五年里,受石油勘探开发需要的推动,并借助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新成就,测井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三分量感应和正交偶极声波等新型成像测井仪器的出现,使地层各向异性研究成了热点。新的测井仪器,如裸眼井新型组合测井仪、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仪、油基泥浆电阻率成像测井仪、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等不断出现并得到改进。新的测量工艺技术,如井下永久传感器工艺技术等日趋成熟。本文综合评述了近五年国外测井技术六个方面的重大进展:(1)测井应用基础研究;(2)测井地面系统;(3)裸眼井测井;(4)套管井测井;(5)随钻测井;(6)射孔、取心和测试。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一段层序地层与油气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综合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分析,东营凹陷沙三段至沙-段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层序1(沙三下亚段)和层序2(沙三中亚段)为T—R型层序,由湖进域(LTST)和湖退域(LRST)组成;层序3(沙三上亚段一沙二下亚段)和层序4(沙二上亚段一沙一段)为四分层序,由低位域、湖侵域、高位域和下降域组成。T—R层序的湖退域砂体发育,也易形成油气藏;湖进域砂体发育很少,但砂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极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四分层序的层序界面附近砂体发育,但砂体往往缺乏好的圈闭条件,成藏概率较低。图3参10  相似文献   

19.
利用声波测井预测流体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写的是对Ramamoorthy和Murphy(1998)发表的一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即利用现代声波和孔隙度测井识别高孔隙碳酸盐岩中的主要孔隙流体类型。尽管该方法是针对中东的碳酸盐开发出来的,但是非常适用于北海的白垩纪储层,并以此巩固了该技术在这个特殊油田的实用性。将剪切波速度和体积密度组合可计算出每一深度地层的剪切模量。由实验室测量得到的经验关系表明孔隙度和剪切模量与岩石框架的体积模量(含空孔隙空间岩石)有关。使用Gassmann方程(1951)可计算三种独立条件下岩石的体积模量:即100%饱含水、100%饱含油或100%饱含气。之后这三种体积模量可用于计算三种相应的压缩波(纵波)传播时间。在同一道中可将这三种压缩波声波曲线与测量的纵波曲线进行重叠。通过计算得出的三条曲线与实际测井曲线之间的比较可定性识别出孔隙流体。三个现场实例可以说明该技术:(1)1986年在注水到达前的裸眼井测井;(2)1995年在距离约200英尺远的套管邻井内测井,一些油层由于受到注入水冲刷明显显示出高的含水饱和度;(3)1998年在一口裸眼井进行新一代的声波测井,该井位于接近水驱的前沿。  相似文献   

20.
王文柯 《河南石油》2003,17(3):64-65,71
分析了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开发的灵活多效催化裂化(FDFCC)工艺技术用于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的三种工艺方案,三种方案均可生产烯烃体积含量低于35%的清洁汽油产品。改质汽油烯烃含量可降低30个体积百分点以上,硫含量降低15%-25%,辛烷值(RON)提高l-2个单位,丙烯产率也可提高3—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