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蒜,是蒜头、胡蒜、独头蒜等蒜类植物的统称。大蒜是公认的保健食品,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被誉为“土里长出来的抗菌素”。 据史料记载,古埃及人、古罗马人认为大蒜是力量的源泉和象征。在战争中,食用大蒜可以使士兵们更有力气,部队更有战斗力;古埃及奴隶主常给奴隶们吃大蒜,来增加他们的体力,提高劳动效率,以便驱使他们进行更艰巨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大蒜,别名有胡蒜(崔豹《古今注》)、独蒜((医普济方))、蒜、大蒜头、荤菜等。大蒜栽培历史悠久,据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内地,因比内地小蒜个大,故称大蒜。大蒜在我国和国外用来食用和治病的历史悠久,有“地里生长的青霉素”之称。古埃及学者普利尼就知道用大蒜可治61种疾病。古印度人也经常吃大蒜,认为可以增进智力,使人们声音保持洪亮。大蒜既是可口的蔬菜,又是美味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3.
大蒜,可以食用,还可以药用。有关大蒜有益人体的流传已久。据说,在古埃及战争时,为了防止军队中疾病蔓延,命令官兵多吃大蒜,结果取得了奇迹般的神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亿以上人口卷入了那场空前规模的大战,医药极其匮乏,不少国家的军队由于使用大蒜为士兵治疗创伤,结果士兵们很快恢复健康,投入了反法西斯战斗。前些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流行性病学研究室的科研工作者在本省居民吃蒜较多的苍山县调查时,从3年应征入伍的新兵和食品从  相似文献   

4.
大蒜的故事     
中国人吃大蒜的历史2000多年。5000多年以前,尼罗河流域的各国吃大蒜已成风,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为了加速自己的金字塔修建,不异用大量的黄金在各地购买大蒜,作为保障民工体质和劳动强度的最好食品,更有甚者,4500年前的一位古巴比仑仑国王嗜蒜如命,责令臣民以大蒜为贡品,  相似文献   

5.
大蒜保鲜法     
大蒜有白皮蒜、紫皮蒜之分及独头蒜、多瓣蒜之别,药用以独头紫皮蒜为佳,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和防治冠心病的功效。食了大蒜后,可用大枣、花生仁、茶叶、山楂和浓茶水除去蒜味。但大蒜也有禁忌人群,肝病、非细菌性腹泻及眼病患者不宜食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患者不可多食,脑溢血病患者禁食。下面我们则着重介绍的是大蒜的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6.
《饮食科学》2014,(10):68-69
蒜——3瓣 一天最多3瓣蒜吗?YES 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尽量不要吃生蒜,如果要吃,每天最好别超过1瓣;对于肠胃好的人来说,适宜量是每天3瓣。但如果整瓣生咬,很容易吃多,不妨把蒜捣碎,跟醋配在一起,这样既不会食用过量,又能让大蒜中含有的蒜氨酸和蒜酶这两种有效物质充分结合,抗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大蒜除了食用,都有着许多传说中的药用。光是那种刺鼻的气味,就能让人产生"药"的感觉来。这些传说中的用途,包括了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脏病、降血压、抗癌等等。除了直接吃蒜,各种蒜的"保健品"也应运而生,比如大蒜粉、大蒜油、大蒜药片、大蒜提取物、大蒜胶囊等等。关于这些功效的传说,也吸引  相似文献   

8.
夏日吃蒜正当时。大蒜不仅是调味品,还因其含有“硫化丙烯”,杀菌能力是青霉素的1/10而被称作“天然抗生素”。因此,夏天吃蒜可以有效地防治诸如急性肠炎等疾病。需提醒大家的是,大蒜最好是生吃,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玲 《烹调知识》2007,(9):44-45
大蒜佳蔬调料——减肥降脂 大蒜异称胡蒜、蒜、独蒜、夏蒜、荤、百合蒜等。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它是深受人们青睐的佳蔬,尤其在北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把它当作时令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10.
《饮食科学》2008,(4):42-42
生吃大蒜可抗衰老吗?YES 大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更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除了预防感冒、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外,大蒜的强力抗氧化效果还让它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要让大蒜发挥最佳的抗衰老功效,最健康的吃法是生食。这是因为和很多蔬菜一样,大蒜如果煮熟了就失去了原有的营养价值,抗氧化剂会损失很多。还有很多人喜欢把蒜切末食用,但这样会影响大蒜释放其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1.
正"蒜你狠""姜你军""向钱葱"!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以往不受关注的葱、姜、蒜这些非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动不动就飞涨,不少人直呼吃不起。不过,抛开价格,大蒜特有的营养价值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大蒜又名胡蒜,是一种蔬菜和香辛料。大蒜的品种很多,按照鳞茎外皮的颜色可以分为红皮、紫皮和白皮蒜。红、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浓,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两  相似文献   

12.
蒜的气味浓烈而独特,在中国菜肴中为常用佐料。蒜分大蒜、小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胡国有蒜,十字一株,名曰胡蒜,俗称大蒜。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始得大蒜种归,而小蒜乃中土旧有。”  相似文献   

13.
一、眼病患者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等眼疾的人平时最好少吃蒜。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应尽量不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分析大蒜的药用品质,建立大蒜药用质量评价体系。以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大蒜素含量、蒜氨酸含量、大蒜辣素含量和蒜酶活力为指标,分析甘肃民乐、江苏邳州、山东金乡、河南郑州、重庆巫溪和新疆且末、拜城、种马场、虎头镇、大有镇、新地乡等11个产地大蒜的药用品质特征及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大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大蒜的上述指标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蒜酶活力与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蒜氨酸含量与灰分和大蒜辣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利用主成分分析可筛选出3个累计贡献率达到81.134%的主成分,在贡献率最大的第1主成分中,蒜氨酸对大蒜药用品质影响最大,其次为大蒜辣素和蒜酶活力。对11个产地大蒜进行综合评价,甘肃民乐大蒜的主成分综合评分得分最高为1.44,其余4个得分大于零的皆为新疆大蒜。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大蒜聚为四类,其中郑州大蒜单独为一类,金乡、巫溪和种马场大蒜聚为一类,新地、大有和民乐大蒜聚为一类,其余三地聚为一类。蒜氨酸、大蒜辣素和蒜酶活力可用于体现不同产地大蒜药用品质间的差距,利用综合评分可筛...  相似文献   

15.
一、眼病患者 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等眼疾的人平时最好少吃蒜。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应尽量不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专利数则     
10 0 1食用调味品及其生产方法一种食用调味品 ,其含有生大蒜和食醋 ,生大蒜与食醋的重量比为 1∶2~ 1∶3 5。其生产方法是 :先将生大蒜剥皮后捣成泥状或者切成末状或者挤压出汁 ,然后将所需量的食醋加入生大蒜泥或者生大蒜末或者生大蒜汁中 ,并且充分搅拌后 ,得到成品即醋蒜酱 ;若浸泡 7天至 1 5天 ,最后过滤得到成品即蒜味醋 ;本食用调味品不需要加防腐剂 ,贮存在阴凉处一年不变味 ,是一种绿色食品。本食用调味品不但保持了生蒜的辣味和醋的酸味 ,而且还有点甜味 ,对口腔没有强烈的刺激 ,不破坏蒜和醋的杀菌作用。本食用调味品生产方法简…  相似文献   

17.
大蒜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蒜营养丰富,食疗价值十分显著,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调味品之一。但由于大蒜贮藏期短,容易发芽、霉烂变质,同时由于大蒜的传统消费观念和食用方式的改变,导致很多人都不再喜欢食用大蒜,严重制约了大蒜这种保健食品的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展大蒜保健功能的宣传,进而将鲜蒜加工成各种制品,以达到长期保鲜、除味,并且丰富市场的目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一家化学制品公司针对很多人喜欢生吃大蒜,但吃后嘴里长时间留有一股难闻的蒜臭味的现象,研制成功一种特殊化学溶液,能有效地除去大蒜的臭味。不论在何时  相似文献   

19.
大蒜地图     
正一过长江,大蒜的拥趸就少了。吃蒜并非北方人专利,但生吃却属于北地特色。江南人一般不吃生的葱和蒜,从这一点上说,南北方差异巨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的味觉习惯,是食脉,是胃的故乡。上海人历来在大蒜面前有点踯躅徘徊,尤其是徒手生啃大蒜。上海的调性与大蒜的剽悍之风和强烈性情并不相符(阳春面上的那撮青蒜叶除外),这倒也是集体心照不宣的事实。带有大蒜气息出入公众场合十分不雅,会令旁人产生不适  相似文献   

20.
《饮食科学》2010,(1):69-69
曾有研究证实大蒜有益心脏健康,但如何吃蒜才能更好发挥这一功效,却很有讲究。美国最新研究发现,将新鲜的大蒜切片或捣碎后生吃更有助于心脏健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报告说,大蒜的神奇保健功效并不只源于其中丰富的抗氧化剂,新鲜生蒜被切片或被捣碎后产生的硫化氢更能促进人体内血液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