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通过对淮北市原有焦炉煤气输配管网、设施进行考察、分析论证,针对淮北市的管网设施现状,论述了天然气进入城市原有燃气管网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天然气转换的改造利用方案及转换实施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所属单位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简介该燃气输配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远程调流调压系统具有管网天然气流量自动调节等功能,能够有效保障燃气管网的供气安全,广泛适用于城市燃气管网、高/中/低压调压站、燃气电厂、工业用户等工况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天然气管网已经形成全国性供气网络,管网在保证全国供气的可靠性与连续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管网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天然气调度复杂、输配任务繁重;管网进出气点、分输点、管线、输配气场站数量众多;管径规格、压力等级差异大,现有调配制度仍以进出气平衡为主要标准,未能充分考虑用户、输气效益等问题。因此,研究了各管网公司管输费计算、最佳输气路线计算,并引入改进的单纯型法优化现有输气方案,同时开发出了相应软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为该管网安全可靠经济的输气性运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压缩天然气输配南以下4个工艺组成:1)天然气的加压工艺。天然气经净化处理后,利用多级压缩机组将天然气压缩到20—50Mpa,经灌装设备装入压缩天然气钢瓶中,天然气气质必须满足高压运送要求,并严格控制硫化物、水及二氧化碳的含量。2)压缩天然气的储运工艺。利用汽车、船舶将压缩天然气瓶组运送到用气点。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公路、船运便利灵活和压缩天然气瓶组量可随意调整的特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运送方式有两种:管束式、集装箱式。3)减压输送工艺。为满足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的需要,可选用多种工艺、设备将压缩天然气的压力减至城市燃气管网的各种高、中、低压的压力级别,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此项工艺是压缩天然气的一个绝热膨胀过程,需要有伴热系统提供热源,也是天然气输配技术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安全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划分为储配站、输配管网和用户三部分,在对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某一部分故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故障树模型。针对系统的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情况,将模糊数学引入到故障树方法,给出了燃气输配系统的模糊故障树安全评估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输配系统的安全评估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将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划分为储配站、输配管网和用户三部分,在对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某一部分故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故障树模型.针对系统的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情况,将模糊数学引入到故障树方法,给出了燃气输配系统的模糊故障树安全评估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输配系统的安全评估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管网燃气输配中,对输气风机采用变频调速后,管网压力较以前大为稳定,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减少了操作失误,使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系数和供气质量有效提高;通过改变风机运行工况,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航天遥测遥控技术在天然气输配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对天然气输配的安全、计量、调度等的管理作用,论述了应用SCADA系统对天然气输配进行管理较传统人工管理具有精确控制、连续记录、安全可靠等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天然气利用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输配系统压力级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本文主要对燃气输配系统新技术及相关的内容做了初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燃气管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绘制管网竣工图速度慢。时效性差的弊端日渐显露,传统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与城市燃气发展前景矛盾日益突出。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应用改变了燃气管网传统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实现了燃气管网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同时也为燃气的输配调度、图档管理、管网规划、管网抢修决策、日常运行管理、施工管理以及综合辅助决策等提供了现代化处理手段。GIS系统作为燃气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投用进一步推动了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脆弱性评价是一种指标全面、理论成熟、结果贴切的系统风险评估新方法。在对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城市的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城市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评估数学模型,计算系统脆弱度和确定系统脆弱等级。将某城市一段实际燃气管网带入该模型进行脆弱性评估,实现对模型的实例应用和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2.
在依据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城市天然气供应系统风险评价的深入分析.首先,提出了风险评价的总思路和流程;其次,运用事故树法识别了天然气供应系统的风险,从气源、管网、应用、管理、气候等5个方面分析了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影响因子,给出了其评分标准,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评分等级建立矩阵,提出了运用半定量风险矩阵进行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气源供应不足、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用户用气需求增加等原因,天然气管网运营部门需要对各个用户供应量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而天然气在管网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其运行参数受流动规律的限制,用户对天然气供应压力和流量也有相应的要求。在综合考虑管网运行特性和用户用气需求的基础上,以用户重要度作为配置天然气供应量的依据,提出基于重要用户优先服务策略的天然气管网资源优化分配模型,优化资源分配,减少天然气的低效利用率,降低因天然气供应紧急、短缺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一个由35个节点、33条管段和3个压缩机站构成,涉及各个用户类型的实际管网为例,应用建立的模型和方法,通过计算得出管网系统的最优运行方案,为生产运行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风险评价的城市燃气管网线路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燃气管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基于燃气管网的风险评价,进行城市燃气管网线路完整性设计与开发,有效消除管道现存的隐患,防止管道失效或事故发生,降低运营风险,保持管网线路始终处于管控状态,是当前城市燃气管网工作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燃气中压供气输配系统压力级制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中压供气方式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中压管网压力级制的技术经济分析,得出较为经济合理的压力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天然气事业的发展,天然气管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城市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主要介绍了城市天然气管道泄漏数值仿真和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考虑泄漏过程中风场对泄漏的影响,分析了近地面处风场的变化,建立了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模型。设定泄漏扩散发生在大气环境,选取CFD软件对网格进行划分并进行局部加密,进行了风场的稳态模拟。在风场达到稳态后,改变后处理边界条件,再对泄漏进行瞬态模拟,得出天然气泄漏扩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风速对泄漏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对风场存在干扰,在泄漏过程中气体聚集在近地面及贴近建筑物周围,随着风速的增加,稳态扩散高度降低,但风场对水平扩散的影响较小,风速越大泄漏气体稀释效果越明显,所造成的危险区域越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新老区块的产能接替和天然气需求量季节性和时段性的变化,气田需要不断对生产运行调度方案进行部署和调整.以气田总产量、指定区块优先开发原则或天然气处理厂原料气质量指标控制为气田短期生产调度方案优化决策的控制目标,根据各区块的生产能力区域分布,集输管网系统的工艺、设备配置、天然气处理厂处理能力和要求及外部环境条件,实现区块产量与管网运行参数的最佳配置与协调,使集输管网输送能力与气田配产相适应,有效提高气田生产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使气田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压管输天然气在阀门启闭瞬间产生的水力波动、不稳定流动等现象,以湖北某天然气门站为例,在已知天然气管网等相关设备参数的基础上,探究考证此现象对天然气管网安全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力学方程对产生水力波动的天然气控制体进行受力分析,推导求解出最大的水力扰动压强约为0. 093 MPa;另一方面,利用模拟软件RealPipe-Gas对水力波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确定扰动压强大致为0. 06~0. 09 MPa。采用控制变量法,模拟不同变量工况下流量、管网压力、管径对波动大小的影响,分析水力波动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并给出了减轻波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地震对城市燃气管网的破坏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给出了燃气管网的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管道特性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包括加强燃气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对燃气管网实施腐蚀监测和剔旧更新,设置燃气紧急自动切断系统与分区域供气,开展受损管网故障排查与恢复供气,建立地震实时监测和震害快速分析系统,制定能反映震后真实情景模式的应急反应预案,建立城市燃气管网震害风险评价和模拟仿真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