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姜国  邵楠  类兴民 《颈腰痛杂志》2021,42(6):892-894
目前针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微创策略[1] ,本研究采用经皮置钉和Wiltse肌间隙入路置钉行短节段经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分组比较此2种术式的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9年3月本科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7 例,均不伴有脊髓损伤,无需行椎管内减压.按手术入路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24例)及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多裂肌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技术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1例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从后路行短节段内固定手术,传统后正中入路伤椎不置钉27例(A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44例(B组),分别记录两组的术后1周和术后1年伤椎Cobb角矫正率、椎体坍塌矫正率、疼痛感觉程度评分(VAS)。对两组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胸腰椎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钉断棒;两组术后1周伤椎Cobb角矫正率、椎体坍塌矫正率、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Cobb角矫正率、椎体坍塌矫正率、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入路简单、术后遗留腰疼并发症少,伤椎置钉技术有助于骨折椎体复位,增加固定节段稳定性,减少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两种入路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传统入路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19例)和Wiltse入路组(采用Wiltse入路,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7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Wiltse入路组均明显短(少)于传统入路组(P 0. 05)。VAS评分:术后3 d两组均明显低于术前(P 0. 05),且Wiltse入路组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P 0. 05)。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术后各时间点两组均明显优于术前(P 0. 05),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传统后正中入路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固定可减少椎旁肌剥离,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直视下置钉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87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6钉椎弓根钉-棒内固定47例,采用传统4钉椎弓根钉-棒固定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1年及2年伤椎矢状面Cobb角、末次随访腰背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情况。[结果]87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Wiltse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3.13±8.15)个月。末次随访时,Wiltse组的VAS评分明显小于传统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1.85)vs(4.93±1.98),P0.05]。Wiltse组的ODI明显小于传统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3.20)vs(12.20±3.11),P0.05]。术后1周两组后突Cobb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2年时Wiltse组的后突Cobb角显著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路内固定术相比,Wiltse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减少了术中损伤,有效复位和维持复位更好,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7-05采用手术治疗的61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30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微创组),31例采用传统后中入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NRS评分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结果 61例获得平均13(10~24)个月随访,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3 d NR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软组织损伤小、能保存肌肉神经支配、术后疼痛较少、恢复较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创置钉后通道入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行微创置钉后通道入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观察指标情况、影像学参数评价结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自体血回输、术后止痛药应用、住院时间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Visual Analogue Score)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以及椎管容积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χ_1~2=20.852,P0.001;χ_2~2=11.785,P=0.019),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置钉后通道入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显著,且在出血量、住院时间、创伤等方面较传统开放术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行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2018年5月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42例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其中21例经Wiltse入路(微创组),21例经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开放组),现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下地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P0. 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开放组(P0. 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周和6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 05),且微创组术后1周及6个月的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 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后路开放手术相比,经Wiltse入路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其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对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透视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置钉早期临床与影像结果。[方法] 2018年1月~12月,86例无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钉固定术,其中,42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44例采用常规透视辅助置钉,比较两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透视剂量、透视时间均显著优于透视组(P0.05)。机器人组置钉准确率为95.63%(241/252)高于透视组87.88%(232/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置钉的内倾角和螺钉与关节面的距离均显著大于透视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透视次数,减少透视时间,降低辐射量,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有限减压和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10诊治的45例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采用Wiltse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22例(A组),采用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23例(B组)。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14~20(16.3±2.7)个月。A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伤椎高度矫正值及伤椎Cobb角矫正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伤椎高度丢失值和伤椎Cobb角丢失值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手术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经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与传统开放3种椎弓根螺钉置钉方式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48例单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AO分型A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67例)、B组(采用Wiltse入路置钉,45例)、C组(采用传统开放置钉,36例)。比较3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及影像学参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手术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B组少于C组(P<0.05),X线透视次数A组多于B、C组(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Cobb角A组大于B、C组(P<0.05),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A组低于B、C组(P<0.05)。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A、B组低于C组(P<0.05)。结论3种椎弓根螺钉置钉方式均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经皮椎弓根置钉和Wiltse入路置钉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腰部疼痛程度轻的优点,但经皮椎弓根置钉术中医患放射线曝露时间长,椎体高度恢复及后凸角度恢复略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经皮内固定与开放式内固定治疗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置钉准确度.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多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开放组35例(采用开放式内固定),经皮组45例(采用经皮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比较置钉准确度.结果 经皮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放组,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Cobb角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钉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术式治疗多椎体胸腰椎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疼痛改善及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置钉的准确度一致;经皮内固定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中透视次数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07诊治的68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38例采用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和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自2014-01—2016-01行Wiltse入路或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52例胸腰椎骨折,随机分为Wiltse入路组(28例),以及后正中入路组(24例)。结果 52例获得随访3~6个月,平均5.4个月。末次随访时Wiltse入路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最长肌表面肌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波形。多裂肌静息状态下及最大伸展状态下,后正中入路组异常电位发生率明显高于Wiltse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软组织剥离较少,能达到与传统入路同等的复位效果,可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符合微创理念,且术后患者腰背疼痛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经皮内固定与开放式内固定治疗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置钉准确度.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多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开放组35例(采用开放式内固定),经皮组45例(采用经皮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比较置钉准确度.结果 经皮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放组,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Cobb角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钉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术式治疗多椎体胸腰椎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疼痛改善及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置钉的准确度一致;经皮内固定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中透视次数较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开放式入路行胸腰段椎体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34例(A组),传统开放式入路32例(B组)。结果两组外周血肌酸激酶(CK)术前及术后1周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术后24、48 h差异明显,且A组CK浓度升高幅度小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减少椎旁肌的剥离、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少对椎旁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和经皮置钉技术治疗单纯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关节突关节损伤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行微创椎弓根置钉手术治疗的单纯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83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经Wiltse入路置钉者43例,纳入Wiltse组;经皮置钉者40例,纳入经皮置钉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关节突关节损伤情况和术后随访期间的疗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经皮置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和1年时的VAS评分、Cobb角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的伤椎复位率显著高于经皮置钉组,关节突关节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经皮置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微创术式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Wiltse入路较经皮置钉具有更低的关节突关节损伤率和更稳定、良好的椎体复位率,临床中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O"臂导航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1月 ~2018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67例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根据不同辅助置钉方式分组,30例患者采用"O"臂导航辅助,37例采用"C"臂辅助,分别设为O臂组与C臂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置钉准确性以及随访功能指标.结果 O臂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C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臂组置钉Gertzbein-Robbins(G-R)分级优于C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以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的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明显升高,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3项指标在各随访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臂导航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能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椎体皮质破坏,缩短手术时间,是良好的辅助置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组),30例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脊柱后凸Cobb角、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A组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脊柱后凸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后正中入路相比,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缓解疼痛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后正中入路和Wiltse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新鲜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13-05诊治的6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31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后正中入路组),31例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Wiltse入路组)。结果纳入的62例均获得随访1~2年,平均1.5年。与后正中入路组相比,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下床活动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Wiltse入路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后凸Cobb角明显改善,无内固定物失效。结论 Wiltse入路联合非融合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在获得良好的矢状面排列及恢复椎体高度方面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方式可取得同样效果,而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腰背痛缓解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2—2015-06诊治的32例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4例(微创组),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8例(Wiltse入路组)。比较2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 32例均获得平均14(12~18)个月随访。与Wiltse入路组比较,微创组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1 d、1周VAS评分较低,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X线透视次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12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Wiltse入路组术后3 d、3个月、12个月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安全、有效,在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矢状位后凸畸形矫正及术后腰部功能恢复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微创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缓解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