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提升包装机离心振动上料盘的耐磨性,基于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一种强化涂层,在不同压力和摩擦速度下,对上料盘工作面的摩擦学特性进行测试与研究。通过工艺试验得出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对涂层结构的影响,确保Si、Ni和Mo元素粉末为稀相状态。采用RTEC试验机对上料盘试样进行高频往复摩擦试验,得出不同工况下的瞬态摩擦系数变化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并分析其微观磨损机理。将涂层分层处理,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厚度和长度方向上的硬度变化特性。研究表明,相比母材,上料盘涂层磨损率降低30.5%,硬度提升20%以上,对硬质或尖锐物料的适应能力更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为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聚酰胺12(PA12)涂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并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表面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火焰喷涂法适宜制备PA12涂层,PA12粉末在火焰喷涂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或降解反应,PA12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磨损机理主要是疲劳磨损、塑性变形和粘附磨损.  相似文献   

3.
针对固液分离旋流器壁面磨损问题,采用CFD技术在不同颗粒浓度、颗粒粒度和介质黏度三种条件下对其壁面进行磨损分析。通过Fluent软件中RSM湍流模型和DPM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搭建试验平台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减少颗粒浓度及颗粒粒度或增加介质黏度可减少入口环形空间和锥段的壁面磨损率;颗粒粒径的增大可降低底流口处壁面磨损率;介质黏度的改变影响入口环形空间周向磨损分布情况,黏度增加,最大磨损位置由方位角120°向方位角90°转移。介质黏度变化对单入口旋流器入口环形空间的壁面磨损率影响相较于双入口旋流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张丽丽  陈雁 《纺织学报》2011,32(10):108-0
在分析防辐射孕妇服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得2件防辐射孕妇马甲的电磁防护性能,并且根据实验条件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建立测试仿真模型,获得服装的屏蔽效能.利用该仿真模型分析了孕妇不同孕期体型变化对服装电磁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装电磁屏蔽效能测试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比较一致,该模型能够用...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提升饮料灌装机内壁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基于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一种陶瓷涂层。在不同工作电流、喷涂距离和喷涂速度条件下,测试并分析电弧压力、涂层粗糙度和孔隙率等特性的变化规律。制备不同层厚的涂层试样,对其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磨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喷涂热源对多层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将涂层试样分别置于弱酸(醋酸溶液)、弱碱(苏打水溶液)和80℃恒温环境下进行腐蚀处理,研究涂层磨损形貌及原理。研究表明,陶瓷涂层可将母材表面硬度提升43.4%,磨损率降低22.6%,腐蚀前后的粗糙度偏差低于5%,显著改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对弱酸、弱碱和变温环境适应能力强。研究为食品机械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火焰喷涂尼龙1010/石墨复合涂层的干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速度0.2610 m/s~0.9160 m/s,载荷100 N~350 N条件下,经偶联剂处理的尼龙1010/石墨复合涂层的干摩擦系数为0.343~0.387,磨损量为1.8 mg~7.4 mg,明显低于未经偶联剂处理的尼龙1010/石墨复合涂层的干摩擦系数(0.3950~0.4410)和摩损量(2.7 mg~14.5 mg),而且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随PV值的变化趋于平稳,复合涂层更适于在高PV值下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纺织钢领类金刚石涂层(DLC)的抗冲击性能,延长纺织钢领的服役寿命,课题组通过ABAQUS建立了一种针对环锭细纱机纺织钢领系统简化冲击模型。该模型通过设置微小间隔模拟实况冲击距离,使冲击体速度贴近实际工况;并赋予钢领基体和涂层不同的材料属性以更加贴合实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将其结果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在多个不同初始冲击能条件下,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冲击实验结果非常接近且趋势一致,偏差在5%以内,由此验证了此冲击模型的正确性和仿真结果的有效性。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不同冲击载荷下类金刚石涂层钢领基体和纯钢领基体的残余应力分布、冲击坑变形与载荷力大小以及系统的能量转换,考察了可能由冲击导致的冲击动力响应和涂层破坏形态,并对DLC涂层材料的选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磨损机理出发,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中的离散相模型对固液分离旋流器壁面磨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分析了底流口直径大小对旋流器壁面磨损的位置及磨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固液分离旋流器的最大磨损在底流口位置,旋流器入口环形空间壁面的磨损率不随底流口直径的改变而改变,圆筒体和圆锥体壁面的磨损率随着底流口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圆锥体底部磨损率的减少尤为突出,同时底流口直径的增加使得底流口位置的壁面磨损在周向方向上更加均匀。这些模拟结果为固液分离旋流器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特性的模型化仿真研究是工艺优化设计的重要辅助途径。本文以试验制备的短切碳纤维木质导电功能复合材料(SCFRW)作为检测样板,通过对样本不同参数下的电特性测试分析,构建了基于单元特性分析理论的有限元电特性仿真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同时,采用实验测得的表电阻率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算法对有限元仿真模型参数进行回归拟合并进行仿真预测,寻求有限元建模的最优参数。与实验数据的对照分析验证了SVR优化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实现连续变化参数下的有限元分析提供有效依据。利用SVR优化参数的有限元分析不仅为基于模型化的SCFRW复合材料的工艺优化与控制、材料制备提供科学指导,而且可达到减少材料消耗与浪费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艳  王涛 《广西轻工业》2014,(11):47-48
借助于AUTOCAD软件,应用图解法和试凑法完成栽植器转动盘机构的设计。运用ADAMS软件建立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模型,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优化栽植器转动盘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