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珊  孔新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82-2683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49例采取硬膜外麻醉,17例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49例硬膜外麻醉阻滞中,均需术中给予少量镇静镇痛药物方可顺利完成手术.17例全身麻醉中,手术顺利,麻醉满意,但苏醒时间较长.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和麻醉风险相对较大,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在手术中的麻醉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以穿刺注药部位为中心,药液在腔内向头侧和尾侧扩散,因此是一种节段性阻滞的麻醉.麻醉对循环、呼吸等系统的生理影响与腰麻相似,与麻醉部位及麻醉范围关系密切.结论 硬膜外阻滞的认识已显著提高,这种麻醉方法成为目前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麻醉护士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麻醉的护理.方法 从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各项操作配合,麻醉维持期间的配合以及苏醒期病人气管拔管的护理等四方面.结果 15例动脉瘤夹闭术的病人均平稳度过麻醉,无1例由于麻醉护理不当而引起麻醉方面的问题.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的各个环节均可能出现意外和并发症,麻醉护士必须掌握麻醉各期的变化特点,才能配合好麻醉医生顺利迅速及时进行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种麻醉效果均达到医学要求,即拥有良好的阵痛效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具有达标的镇痛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所带来的并发症低于全身麻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在条件允许下优先使用腰硬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臂丛阻滞麻醉组、颈丛阻滞麻醉组、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组,对三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各组麻醉效果以及有无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 颈臂丛联合组麻醉效果较另两组满意,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阻滞效果满意.不增加不良反应.罡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应用以及患者对本种麻醉方式的满意程度.方法 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全麻组与腰硬联合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行腰硬联合穿刺,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留置硬膜外腔导管待用.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七氟醚和笑气维持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采用丙泊酚和笑气维持麻醉.结果 相对于气管插管全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的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对于手术麻醉过程,腰硬联合麻醉组的满意程度高于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应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不同麻醉方式对于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68例剖宫产术产妇,分别在临床手术过程中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以及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等不同麻醉方式,并对其临床手术中麻醉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麻组麻醉显效时间最短,单纯硬膜外麻醉组Bromage评分最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单纯硬模外麻醉组、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产妇在麻醉5min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应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作为临床首选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临床手术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并且费用优势比较明显,应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韩武斌  常清春  王化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24-3125
目的 分析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原地区肝包囊虫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高原地区肝包囊虫病300例的麻醉方法,300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起效后行全身麻醉诱导,术中用芬太尼等泵入维持,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经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后,术中患者均无疼痛反应,肌肉松弛满意度为87.3%.结论 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相对减少的麻醉药量,可使患者尽快苏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做好患者围麻醉期的护理是麻醉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手术护士不仅要了解和熟悉麻醉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各种配合技巧,并在麻醉过程中达到最佳配合.  相似文献   

10.
纪红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377-378
目的: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便于连台手术的衔接.方法:建立拥有10张监护床位的麻醉苏醒室,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麻醉苏醒室管理体系,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1 575 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34 例次,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麻醉苏醒室的建立为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的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减少了患者在手术室逗留的时间,加快了外科手术进度,提高了手术室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依托咪酯麻醉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ERCP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BIS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BIS组:麻醉医生在BIS监测下指导依托咪酯静脉维持麻醉,术中BIS维持在65~70.对照组:麻醉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调整泵入依托咪酯剂量.手术由同一操作熟练的医生进行.记录两组诱导前、麻醉期间、手术结束及清醒后的BIS值、依托咪酯总量、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 BIS组麻醉期间BIS值高于对照组,麻醉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依托咪酯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指导依托咪酯用于ERCP麻醉安全有效,具有麻醉恢复快,麻醉药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张琴 《海峡药学》2012,24(6):193-195
目的 对100例胸腹部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进行分析,以研究在胸腹部外伤手术中最佳的麻醉方式.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的100例胸腹部外伤手术患者,对他们进麻醉过程的研究,其中78例患者在手术中采取全身麻醉,22例患者手术中采取硬膜外麻醉,在手术中根据生理检测仪等相关指标调整麻醉的给药量.结果 100例胸腹外伤手术患者,其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麻,小部分根据情况选用硬膜外麻醉,所有患者手术中的麻醉过程顺利,结果显示,胸腹部外伤手术患者的最佳麻醉方式为全麻.结论 全麻在胸腹外伤手术麻醉的应用,能起到安全而有效的麻醉作用,能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对其术后的恢复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运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将400例择期剖宫产孕产妇划分成A、B两组,A组运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认真观察A、B组的产妇对麻醉起效的时间、对于刚出生婴儿在出生之后1 min Apgar评分、在麻醉之前和之后的血压心率规律以及在麻醉当中有何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相比较麻醉的生效时间较快、麻醉效果较好以及不良反应较少,两组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起效时间、止痛、肌松方面都较为完善,对产妇和婴儿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较高,不良反应比较少,很适合在临床中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时的麻醉处理.方法 50例患者在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的麻醉过程和用药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2例围手术期出现脑血管意外,48例清醒,平稳回病房.结论 高血压病人手术时,如在术前进行适当的预防,术中及术后进行及时的处理会使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4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法,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对血压下降情况与室性早搏情况加以记录.结果 42例患者均取得良好麻醉效果,麻醉后肌肉实现有效松弛且手术中无痛感,术中患者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3例患者术中发生室性早搏现象,在给予 50 mg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室性早搏症状缓解.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呕吐、恶心、头痛等麻醉并发症.结论 在老年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时,硬膜外麻醉具有显著麻醉效果,不会造成麻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复方阿替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复方阿替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对其注射时、术时疼痛程度、麻醉起效和麻醉中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复方阿替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时注射、治疗疼痛程度明显小于盐酸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时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盐酸利多卡因;并无明显的毒性副作用.结论复方阿替卡因局部渗透力强,麻醉安全、有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肺部手术麻醉中运用双腔支气管插管,以提高肺部手术麻醉的质量.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5名应用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肺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麻醉使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肺部手术麻醉中运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提高了麻醉的效果,所有患者均表示满意,有5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单肺通气时出现低氧血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后问题得到解决.结论 在肺部手术麻醉中运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能够有效的提高肺部手术麻醉的质量.同时在运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适应证,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优点;还要采用有效的听诊法和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周正琼 《黑龙江医药》2012,25(2):325-327
目的:介绍手术室麻醉护理经验,探讨提高麻醉护理工作质量的途径.方法:从术前、术中、术后的麻醉配合与护理探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麻醉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默契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在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小结摘除的麻醉效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采用门诊多功能综合治疗台上的传统喷雾方法及超声雾化两种麻醉方法下行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小结手术,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超声雾化麻醉下摘除声带息肉小结术一次性成功率比传统喷雾麻醉方法摘除声带息肉小结一次性成功率高.结论 超声雾化方法麻醉效果显著,患者痛苦小,手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显著,适合于声带手术.  相似文献   

20.
许传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21-222
目的 探讨阑尾切手术中各种麻醉方式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2009 年1 月至2011 年4 月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手术的50 例患者的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及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对阑尾切除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后,多数患者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结论 对阑尾切除术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处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各自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方面的缺陷,在对麻醉方式进行选择时,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