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连续介质中,曲射线法勾绘深度剖面图是比直射线法优越的方法,它能真实地反映反射界面的产状,特别是在地层倾角大的断褶带地区更显示出它的优点。但是,曲射线法,除了量板的计算和制作较复杂以外,勾绘深度剖面的过程也比直射线法麻烦。一般来讲,需要用卡规从量板上截取与某一t_0值相对应的z_0,从地表或从校正基准面起确定z点;然后用另一只园规截取相对应的R_0,以z为园心划弧形……(图1)。在剖面较长,反射层次很多的情况下,这一往返进行的过程显得很烦琐。  相似文献   

2.
利用等t0图经过空间归位作出深度构造图是现在最常用的办法。一般都是根据等t0线的t0值和等t0线之间的间隔△x利用预先计算好的表格或量板在垂直等t0线的上倾方向上求出偏移距00′和真深度h。但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有以下两个假设条件:(1)等t0线的走向必须和反射界面的走向一致。(2)反射界面必须是一个平面,或在两个等t0线之间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平面反射。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两个条件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又如何改进?对此问题下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rO2-Al2O3,用硫酸溶液浸渍ZrO2-Al2O3制备SO42-/ZrO2-Al2O3,采用等体积法浸渍氯化铂溶液制备Pt-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NH3 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表征了不同Pt-SO42-/ZrO2-Al2O3催化剂的孔结构、晶相结构和酸性质,以正己烷为原料评价Pt-SO42-/ZrO2-Al2O3催化剂上的反应转化率和异构化活性。结果表明:Al2O3质量分数为5%、SO42-/ZrO2-Al2O3焙烧温度为650 ℃、硫酸加入量(w)为15.0%时,Pt-SO42-/ZrO2-Al2O3催化剂四方晶相ZrO2含量最高,总酸量和B酸量最多,正己烷转化率和异构化率最高。在反应温度240 ℃、反应压力2.0 MPa、体积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700的条件下,Pt-SO42-/ZrO2-Al2O3催化剂上的正己烷转化率为88.72%,异构化率为80.07%。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甲苯甲基化催化剂的对二甲苯选择性,分别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化学液相沉积(CLD) 法放大制备了SiO2表面沉积型SiO2/ZSM-5催化剂,采用外延生长(EPG)法制备了核壳型SiO2/ZSM-5催化剂。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低温N2物理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热重(TG)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晶相结构、比表面积、酸性和积炭等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当SiO2沉积质量分数为9.48%时,CVD法制备的SiO2/ZSM-5催化剂上对二甲苯选择性最高达到85%,继续增加SiO2沉积量,对二甲苯选择性逐渐降低;CLD法制备的SiO2/ZSM-5催化剂上对二甲苯选择性最高达到91%;EPG法制备的核壳结构SiO2/ZSM-5催化剂上的对二甲苯选择性最高接近98%。甲苯甲基化反应200 h后,CVD法、CLD法和EPG法制备的SiO2/ZSM-5催化剂上的积炭量依次为3.24%、5.22%和6.29%。由此可见:在相同SiO2含量(w(SiO2)约为6%或9%或12%)条件下,就提高对二甲苯选择性而言,EPG法制备的SiO2/ZSM-5催化剂最优,CLD法稍好于CVD法;此外,SiO2/ZSM-5催化剂的容炭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EPG法、CLD法、CVD法。  相似文献   

5.
海相地层由于受历次构造运动作用的影响,褶皱强烈,在横向上往往表现为岩性变化大,平均速度变化剧烈;纵向上由不同时代新老地层组成,真速度呈非线性变化。我们在资料解释中,利用常规直射线法和曲射线法经常出现深部大倾角陡构造反射界面不成像的现象,利用等 t0图也无法转换成构造图,直接影响了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6.
用曲射线法绘制地震剖面,是提高解释精度的一个方面。目前,在华北等地区已广泛采用。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证明曲射线法比直射线法绘制剖面精度高。苏北地区,断层复杂,地层倾角变化较大。用直射线法绘制剖面,对于较准确地解释地下构造是力不从心的。为了制作适合苏北地区的曲射线量板,我们对两种方法作了试验和比较,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盆地西北边缘平均速度和有效速度的变化很大,沿倾向7公里的剖面上,t0=2.0秒的有效速度变化达400米/秒沿走向,相距5公里左右的两条测井线,2.0秒的速度差也达到140米秒。因此,过去一直用变速直射线法进行解释。今年,工区处于狭长的断裂带上。除经常出现大倾角反射、波的中断以外还有绕射波、回转波等异常波。为保证解释精度,采用了变速曲射线法进行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测定CO3=的方法(在分解碳酸盐后用硷吸收CO2成BaCO3、灼烧成氧化物的重量法等)对于测定那些不超过几γ下的试剂的CO2测定是很少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结构明确的钴铁尖晶石(CoFe2O4)在催化CO2加氢转化中的结构演变与催化特性。原位XRD分析结果表明,CoFe2O4在预还原过程中形成Co3Fe7合金,Co3Fe7合金在反应中保持稳定,且其催化加氢能力较强,转化产物主要为甲烷与C2~C4烷烃(C20~C40)。K-CoFe2O4(将CoFe2O4用K2CO3助剂改性)的预还原过程中出现富钴合金(K-Co1Fe1)向富铁合金(K-Co3...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化学镀法和浸渍法制备Ni3P/SiO2和Ni/SiO2催化剂,并将其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气(H2+CO)反应。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能谱、N2物理吸附-脱附和CO2程序升温脱附表征和催化甲烷干重整性能评价。相较于Ni/SiO2,Ni3P/SiO2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缺电子态的Niδ+位点,以及对CO2较强的吸附能力。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输出功率20 W时,Ni3P/SiO2具有比Ni/SiO2更优的甲烷干重整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这可能是Ni3P/SiO2表面较多的Niδ+位点促进了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活化。对Ni3P/SiO  相似文献   

11.
迭代曲射线法求角道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VO技术中,只有高质量的角道集才能确定岩石物理参数、进行油气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将CDP道集转化为角道集的直线拟合法,即迭代曲射线法。无论地下地层变化多么复杂,总能用该方法去近似地描述。文中列举了华北油田的一个实例,说明迭代曲射线法求角道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变速直射线空校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对直、曲射线空校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到,采用直射线空校法不仅计算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有利于变速计算,实现准确的空间偏移。最后,以实例说明变速直射线空校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心井悬挂式多孔钻井基盘”系列,是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在自营开发工程中,为适应预钻井作业需要,研制出来的经济、高效系列产品。自 1988年完成首座钻井基金设计、制造、安装至今,在南海累计生产/安装基金 4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列产品的原理、结构特点、强度校核、制造、后下基盘技术、偶数孔基盘建造技术及该产品的行业标准编制;其中该系列产品的导向、定位方法及后下基盘技术极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Kirchhoff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基于射线追踪的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是一种高频近似方法,且利用射线追踪计算衍射走时需对速度场进行平滑处理。为了提高复杂介质中三维旅行时的计算精度,避开巨大的计算量,减少资料处理的成本,Kirchhoff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近几年被提出来并逐步应用到实际资料处理中。该方法综合了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快、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高的优点,利用层速度模型代替均方根速度模型来计算三维旅行时间。文章介绍了Kirchhoff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的基本原理及利用层速度模型计算旅行时间的实现方法,并对四川某油气田资料进行了偏移成像。计算结果表明,Kirchhoff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在保证计算效率基础上,较好地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资料的偏移归位。  相似文献   

15.
最短路径层析成像技术在井间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利用基于最短路径树弯曲射线追踪的联合迭代重建层析成像(SIRT)技术进行井间地震层析成像。从方法原理、算法的有效性、数值模型和野外实际资料的层析反演等方面,对SIRT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数值模型和野外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稳定,收敛性好,层析成像结果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Al2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对负载MoNiP制成的MoNiP/TiO2-Al2O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两种不同模板剂对复合载体结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模板剂含量对其晶型、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板剂的不同对介孔复合载体孔径的影响较大,未加模板剂直接由溶胶-凝胶法获得的介孔复合载体孔径分布较窄,孔径偏小。十二烷基胺相对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具有更好的拓孔效果。当十二烷基胺与Al(NO3)3的摩尔比为0.5时,复合载体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及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ZSM-5 zeolites with similar St/Al ratio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using various templates [n- butylamine (BTA), tetrapropylammonium bromide (TPABr) and no template (NT)]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Py-IR and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emplate eiTect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ZSM-5 santples. The synthesis of ZSM-5 with organic templates was relatively easier than those with inorganic templates and withnut template. SEM results revealed that ZSM-5 synthesized with different templates had different morphologies in similar particle size. Toluene disproportiortation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over the catalyst samples to evaluate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large crystals which have a correspondingly small external surface showed a high para-xylene selectivity, and the amount of C9^+ and C5^+ was much less than that obtained from zeolite with small crystals.  相似文献   

18.
用DPA和/或DIPA模板剂合成SAPO-11分子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二正丙胺(DPA)、二异丙胺(DIPA)或其混合物为模板剂,在Al2O3-P2O5-SiO2-R(有机胺)-H2O体系中合成SAPO-11分子筛。结果表明,双胺法(两种胺的混合物为模板剂)合成能有效地避免单胺法(单一模板剂)合成中易出现SAPO-5、SAPO-31杂晶的问题。晶化产物的相对结晶度随模板剂组成的变化呈波形变化,当ω(DPA)分别为40%、60%时,合成产物的相对结晶度出现极大值;当ω(DPA)分别为33%、45%时,相对结晶度出现极小值。这种结晶度的变化受晶化温度的影响不显著,但随凝胶中n(SiO2)/n(Al2O3)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釆用水热法分别以三嵌段聚合物(F127)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制备含有介孔结构的Y型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分子筛进行表征。以水热处理后的超稳Y(USY)分子筛为原料合成催化剂,考察多级孔结构Y型分子筛对轻柴油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模板剂的加入对Y型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没有影响。N2吸附-脱附和酸性分析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USY分子筛较常规USY分子筛的介孔孔体积和总酸量增大。由于孔道结构和酸性的双重影响,模板法合成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性能高于常规方法合成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性能。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表明,以F127为模板剂合成的F-MCAT样品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其微反活性比未加模板剂的催化剂样品高3.89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ims to standardize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HSE) training matrices for effectively identifying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enhancing job competency of grassroots posts i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fter an investigation into HSE training performance i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HSE training matrices templates for 239 grassroots posts involving 22 primary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discipline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HSE training matrices templates and the studies of templat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d technical methods at grassroots level. Applications of these templates in 12 companies demonstrate their effectiveness in improving HSE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for grassroots posts, strengthening risk control and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HSE system and tools in grassroots un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