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尖诱导成形术是治疗患牙牙根尚未形成而牙髓根尖周有感染的年轻恒牙的一种方法[1] 。 1998~ 2 0 0 1年我们以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复方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为诱导剂进行根尖诱导术效果比较 ,证实前两种诱导剂的疗效显著。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98例 ,男 6 3例 ,女 35例 ;年龄 7~ 13岁。共 115颗牙 ,均为牙根未发育完成并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症 ,其中上前牙 5 0颗 ,下前牙 6颗 ,上颌前磨牙 5颗 ,上颌后磨牙 10颗 ,下颌前磨牙 4 0颗 ,下颌后磨牙 4颗。前牙均为外伤所致 ,前磨牙均为畸形中央尖折断所致 ,后磨牙均为龋坏引起感…  相似文献   

2.
碧兰麻在拔牙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咏  陈爱国 《人民军医》2004,47(9):513-515
目的 :评价碧兰麻在拔牙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门诊接受拔牙 196例 2 37颗患牙 ,随机分成碧兰麻麻醉组和利多卡因麻醉组 ,采用双盲法分别进行麻醉 ,上、下颌前牙及上颌双尖牙均采用常规唇、舌侧黏膜下浸润麻醉 ,下颌双尖牙和上、下颌磨牙采用阻滞麻醉。注射剂量 :浸润麻醉碧兰麻 0 8ml,利多卡因 2ml;阻滞麻醉碧兰麻 1 7ml,利多卡因 3ml。注射 5min后由同一位高年资医师完成牙拔除术 ,并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标尺VAS法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碧兰麻组 95颗患牙 ,麻醉完全 71 6 % ,良好2 2 1% ,有效 4 2 % ,失败 2 1% ;利多卡因组 14 2颗患牙 ,麻醉完全 30 3% ,良好 4 3 7% ,有效 19 7% ,失败6 3%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碧兰麻麻醉效果优于 2 %利多卡因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口腔局麻药  相似文献   

3.
有关急进高原突发急性牙髓痛的诊治报道较少 ,我科1995年— 2 0 0 1年以来共诊治此类病人 85例 ,16 3牙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 5 2例 ,女 33例 ,年龄 16~ 6 3岁 ;患牙 16 3颗 ,上颌前牙 16颗 ,上颌后牙 5 8颗 ,下颌前牙 5颗 ,下颌后牙 84颗 ,其中龋牙 38颗 ,深龋牙 10 7颗 ,龋坏已作充填的牙 18颗。1 2 诊断要点 乘机急进高原 4 8h内突发牙髓痛 ,冷、热刺激痛 ,夜间加重 ,或伴有轻度叩痛及同侧三叉神经放射痛 ,否认既往有牙痛史。1 3 治疗方法 未穿髓的患牙常规去龋、备洞、隔湿、消毒 ,近髓侧先垫一层由…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牙隐裂的病因,探讨牙隐裂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观察67颗隐裂牙,其中无牙髓炎症状的10颗,有牙髓炎症状的57颗.对病因、牙位、牙髓治疗情况、牙冠修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颗隐裂牙齿中最多的是上颌磨牙,以上颌第一磨牙最为多见.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双尖牙.无牙髓炎症状的患牙经治疗后成功率50.0%,改善率20.0%,失败率30.0%,总有效率70.0%;有牙髓炎症状的患牙治疗后成功率78.9%,改善率8.8%,失败率12.3%,总有效率87.7%.结论:牙隐裂病因多为牙尖斜度大、创伤性颌力.根管治疗和全冠修复是目前治疗牙隐裂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保留隐裂牙,恢复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5.
半导体激光牙体根管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 ,我科用 83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做根管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门诊 15 4例患者 ,共 182颗患牙 ,男性 6 8例 ,82颗患牙 ;女性 86例 ,10 0颗患牙。年龄 14~ 6 7岁。其中各型牙髓炎 89颗 ,各型根尖周炎 5 4颗 ,深龋或冠折露髓伴牙髓感染患牙 39颗。临床症状 :牙髓炎患者均有自发痛 ,轻度叩痛 ;根尖周炎患者为咬牙合痛 ,叩压痛 ,牙龈肿胀及存在窦道 ;深龋或冠折露髓伴牙髓感染患者均有冷热刺激痛等牙髓刺激症状。随机选取牙髓炎患牙 4 9颗 ,根尖周炎患牙 32颗 ,深龋或冠折露…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在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因不可复性牙髓炎需要进行牙髓治疗的2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132例)和阿替卡因组(121例)。利多卡因组患者接受2%利多卡因+1∶100 000肾上腺素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阿替卡因组患者接受4%阿替卡因+1∶100 000肾上腺素麻醉。使用牙髓活力电测试仪评估牙髓麻醉成功与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疼痛的主观评价。结果本研究253例患者,186例麻醉成功后施行牙髓摘除术,其中,利多卡因组患者主观评价无痛92.7%(88/95),阿替卡因组96.7%(88/9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P>0.05)。结论对于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采用利多卡因或阿替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无痛麻醉效果无明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杨俊星  杨娜 《武警医学》2007,18(7):548-548
我科在门诊治疗中发生因拔髓疼痛诱发预激综合征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2006年1月11日因右上颌第1磨牙慢性牙髓炎来我科复诊,拟行牙髓摘除术。拔髓过程中患者大声呼痛,给以复方阿替卡因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8.
急性根尖周炎被认为是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禁忌证。1991年1月~1995年7月,找们针对基层医疗单位和边远山区就诊不便的客观情况,用复分甲硝咄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56例,取得满意疗效。1!场庆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25例,丈31例;年龄12~55岁。上前牙8例,下前牙3例,上双尖牙5例,下双尖牙13例,上颌磨牙11例,下颌磨牙16例。1.2药物配方甲硝唤0.2g,四环素0.25g,地塞米松0.75g。将上述药制成粉剂,装入消毒瓶内备用。1.3具体操作常规麻醉,行开髓、拔髓,抽去脓血①物,扩大根管,直达根尖。用3%过氧化氢、2.5%次氨酸钠、…  相似文献   

9.
严重龋坏致髓底穿通牙较为常见 ,且多伴有慢性根尖周炎 ,部分形成瘘管。治疗一般拔除患牙。能否采取有效治疗保存此类患牙是口腔科尚未解决的难题。 1999~ 2 0 0 1年 ,我们用甲硝唑糊剂暂时封闭等治疗方法 ,保存了 87 5 %的深龋穿通牙。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5 6例 (5 6颗 )中 ,男 30例 ,女 2 6例 ;年龄 2 1~ 4 8岁。均为第 1磨牙 ,X线片示均有髓底穿通点 ,牙槽骨有明显的低密度影区 ,其中 2 5例合并瘘管 ,2 8例合并穿髓区增生息肉。1 2 方法  0 0 2 %盐酸利多卡因阻滞麻醉 ,常规扩充及清理根管 ,彻底清除龋坏组织 ,修整龋洞 ,充…  相似文献   

10.
孙海花  陈发明 《人民军医》2000,43(4):233-233
干槽症主要发生在下颌第 3磨牙阻生拔除后 ,表现为自发性疼痛 ,牙槽窝空虚有腐败产物 ,探痛明显或有死骨[1] 。 1 9961 998年 ,我们采用特效吸收性止血灵(以下简称 :止血灵 )充填拔牙创面 ,预防干槽症。经对比观察 ,效果较好。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均为下颌第 3磨牙阻生需拔除者 2 53例4 1 7牙 ,其中男 1 3 4例 2 1 5牙 ,女 1 1 9例 2 0 2牙 ;年龄1 84 6岁 ,平均 2 8 4岁。1 2 分组 随机分为止血灵组 1 2 8例 2 1 6牙 ;对照组1 2 5例 2 0 1牙。按拔牙手术时间长短分为 <5min ,52 0min ,>2 0min 3类。同一患者拔两牙者尽量…  相似文献   

11.
保存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牙髓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最理想的效果。本文对1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应用甲硝唑丁香油安抚治疗急性牙髓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病例12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3岁,患牙均为上下颌恒磨牙。 1.2 治疗方法开髓减压开放引流。开放引流期间在开髓孔处放置蘸甲硝唑丁香油的小棉球隔绝牙髓与  相似文献   

12.
1995~ 2 0 0 0年 ,笔者用 2 %碘酊治疗化脓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病变 ,并与常规樟脑酚治疗 (CP)进行比较 ,证明2 %碘酊疗效显著。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 ) 2 %碘酊组 43 6例 ,男 2 0 9例 ,女 2 2 7例 ,年龄 1 3~ 75岁 ,前牙 1 3 5例 ,双尖牙 1 0 9例 ,磨牙 1 92例 ,有唇颊侧窦道或脓肿 3 65例。 (2 )CP组 2 69例 ,男 1 1 2例 ,女 1 5 7例 ,年龄 1 8~ 63岁。前牙 96例 ,双尖牙 45例 ,磨牙 1 2 8例 ,有唇颊侧窦道或脓肿 1 2 4例。1 2 方法 两组均常规行开髓 ,根管预备 ,有脓肿的行脓肿切开 ,用 3 %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冲洗髓腔与…  相似文献   

13.
干髓剂内加入碘仿对干髓术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髓术是口腔科临床用于治疗后牙牙髓早期病变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干髓剂中多聚甲醛的作用使失活的根髓无菌性干尸化而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临床上不易判断牙髓的病变程度 ,致使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失误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 ,我科采用干髓剂内添加碘仿的方法治疗后牙牙髓炎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 15 7例 ,男 82例 ,女 75例 ;年龄 16岁~ 5 8岁。共 15 7颗磨牙 ,诊断为急性或慢性牙髓炎 (开髓后冠髓均为活髓 )。分组 :按就诊先后次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79颗牙 ,对照…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65颗牙均为我科门诊病例。年龄20—60岁,中年50例(占83%),男性42例(占70%),女性18例。死髓牙53颗(82%)。上颌后磨牙38颗(占58%),下颌后磨牙22颗(占34%),前磨牙5颗。纵折后就诊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2个月,一周内就诊者46例(占77%)。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999~ 2 0 0 0年我科治疗牙本质过敏患者79例 ,男性 4 2例 ,女性 37例 ;年龄 36~ 6 2岁。患牙 16 7颗 ,其中后磨牙 10 6颗 ,双尖牙 5 2颗 ,前牙 9颗。病因 :牙齿磨损10 1颗 ,牙尖折断 2 6颗 ,釉质发育不全 33颗 ,其他 7颗。2 设备 DL 2 0 0型脉冲Nd∶YAG激光口腔科治疗机。工作参数 :脉冲能量 6 2 5mJ,峰值功率 312 5W ,光纤直径0 6mm ,光斑直径 1 0mm ,波长 1 0 6 μm。3 方法  79例患者随机分为 3个治疗组。治疗开始均需常规隔湿 ,消毒、干燥牙面。NdF组 4 4颗患牙敏感区用75 %NdF甘…  相似文献   

16.
嵇建国  赵洁 《武警医学》2004,15(11):832-832
995年以来 ,我们用甲硝唑地塞米松糊剂治疗干槽症[1]76例 ,效果良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74例 ,女 6 6例。年龄 2 1~ 6 5岁。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男 4 4例 ,女 36例。对照组 :男 30例 ,女 30例 ,发病部位 :下颌第 3磨牙 12 6例 ,其中阻生牙 118例 ;下颌第 2磨牙 9例 ,下颌第 1磨牙 5例。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颌第 3磨牙阻生齿拔除后、死髓牙拔除、断根、牙槽窝损伤大和拔牙时伴有根尖或牙周炎症 2 8例。发病时间 :第 3天 6 2例 ,第 4天 6 6例 ,第 5~ 7天 12例。1.2 治疗方法1.2 .1 药物 治疗组 :甲硝唑 10g ,地塞米松 15mg…  相似文献   

17.
吴展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334-2334
我科2007-01~2009-12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松动年轻恒牙28例,经12个月随访,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01~2009-12间来我科就诊的外伤导致牙松动且无根折的儿童28例,年龄7~11岁,平均8.3士1.5岁.下第一前磨牙3颗,下第二前磨牙6颗,上领侧切牙6颗,上中切牙8颗,下颌中切牙8颗,下颌侧切牙4颗,上领中切牙4颗,上颌侧切牙4颗.外伤后2.h内就诊21颗,2~7h就诊的14颗.8~24 h就诊的8颗.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以来,开展对后磨牙根管治疗68例进行小结,观察急性牙髓炎时,采用一次性很管治疗的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口腔门诊随机取样68例急性牙髓炎,以一次性根管充填为实验组,传统根管充填为对照组,两组病例按顺序随机进行。实验组:男性(21岁-39岁)24例,女性(19岁-35岁)13例,共37例。对照组:男性(20岁-45岁)22例,女性(21岁-38岁)9例,共31例。1.2治疗方法选择上下颌后磨牙急性牙髓炎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根管治疗。实验组:①仔细确定患牙,2%利多卡因十三叽肾上腺素局部麻醉下开髓、揭顶…  相似文献   

19.
断根是拔牙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断根牙应一次取出。但有时因某些原因断根不能一次取出,多年后复查发现原来拔牙伤口愈合良好,无任何症状,X线也无异常。 我科自1970~1983年,共拔牙2461牙次,其中有断根遗留6例,全部发生在磨牙,计下颌第三磨牙2例,上颌第三磨牙2例,上颌第二磨牙1例,上颌第一磨牙1例。 断根存留时间:8年3例,5年2例,3年1例。  相似文献   

20.
尤桂琴 《民航医学》1993,3(1):21-21
笔观察的22例中上额第2双尖牙4例(占18.2%).下颌第1双尖牙3例(占13.6%),下颌第2取尖牙15例(占68.2%);依据不同症状与诊断,分别采用预防性调磨、牙髓复盖、活髓切断、根管治疗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