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医治疗蛋白尿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良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09-109,127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病程中主要症状之一[1],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来源于水谷精微,张景岳云:"血者水谷之精气,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怖于肺,施泄于肾".说明人体精微物质来源于脾肾所运的水谷精气,但其形成,还需肺之清气所化、肾中命门元气蒸化,才能濡养人体,也是人体正常的水液(津液)代谢的基本过程.脾气散精流注全身,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脾而怖运四肢百骸,水谷精微反而成滞,内生湿浊,精微物质从小便而泻.  相似文献   

2.
温阳化气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大量脂质异常蓄积所致。脂质属于中医学精微物质的范畴,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精微物质的布散是脾阳的功能。脾阳受损,脾主散精功能失调,使水谷精微(脂质)不能正常布散,停聚成痰,留于肝脏,是脂肪肝形成的中医病机。因此,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当以温阳化气为主,恢复脾散精的功能,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精微得以输布,痰浊得以消散。  相似文献   

3.
正饮食是人类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饮食所化生的营养物质被称为"后天之精",这些水谷所化生的各种精微物质输布于五脏六腑和皮毛筋骨,发挥滋养濡润作用,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饮食化生精气并输布全身的过程,是五脏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的结果。《黄帝内经·经脉别论》对饮食入胃、化生精气、输布全身  相似文献   

4.
小儿之体,生长迅速,代谢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禀赋、生理、病理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特点。而脾胃的生理作用,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又居重要地位。脾喜燥恶湿,与胃同居中焦。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和输布精微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脾  相似文献   

5.
陈晴清  林培政 《微创医学》2004,23(2):191-192
脾胃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影响着温病的发生与发展.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荣养全身.  相似文献   

6.
谈卫气与五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卫气与五脏的关系,认为卫气化源于水谷精微,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卫气输布于全身体表肌腠,依赖于肺气的宣发功能;卫气的分布须赖肾阳之蒸腾鼓动。此外,卫气功能的正常发挥也与心和肝的功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有多个脏腑参与活动,其中肺、脾、肾三脏在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基本上概括了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被胃、小肠、大肠吸收后输送到脾,脾将其化为津液并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这一阶段如果脾失健运,水液停聚会形成水湿发为水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接受从脾转输的津液,通过宣发肃降布散于全身及肃降到肾,这一…  相似文献   

8.
气机升降是人体脏腑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水谷精微在人体内吸收、转输、排泄的整个代谢过程,无不依赖气机升降来完成。一如李东恒所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力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义《素闷·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正由于升  相似文献   

9.
关于卫气的生成,《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指出营卫之气都来源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然下文又有“营出中焦,卫出下焦”的论述,这就与卫气来源于“水谷精...  相似文献   

10.
脾与胃相合,共居中焦。胃主受纳,脾司运化。受纳,是指承受、容纳水谷。运化,是指转运、变化,包括了消化水谷、化生营血、输布精微、运化水湿等功能。由于脾胃受纳和运化的水谷精微,是人体降生之后生长发育和维持一切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脾胃被叫做“后天之本”。脾胃的这种功能表现,好比自然界  相似文献   

11.
脾是人体五脏之一 ,有运化水谷精微 ,运化水湿 ,统摄血液的功能 ,对人体气、血、精、液生理病理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女子经、孕、产、育与冲任脉盛衰关系密切 ,而冲任之脉需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才能任脉通 ,太冲脉盛 ,血海满盈 ,经期如常 ,如脾之功能失常则经水紊乱。1 .月经病与脾的功能关系1 .1脾主运化对经血的影响脾主运化指脾对人体摄入的水谷有消化吸收的作用。其功能正常精微物质不断输布全身化而为气、为血 ,使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按时而下。脾虚不运 ,饮食减少 ,脏腑经络不能得到后天水谷精微滋养 ,则经水不能按时而至 ,或…  相似文献   

12.
“水谷精微”,又称水谷之精,简称“水精”。为中医名词术语。水谷,泛指饮食营养;精微,是指食物精纯微细的部分,或可指精气。中医认为,卫气出于中焦,在肺的宣化作用下,附行于经脉之外,布散于全身,外而肌腠皮毛,内而胸腹脏腑。、卫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中滑利的部分所化生。因此,运化水谷是指牌能把饮食物化为精微,以利于脾的吸收,使饮食转化为微小物质,即精元真气。可知,水谷精微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营气的实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气是指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 ,又称为“荣气”。因营与血关系密切 ,故又称为“营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 ,营在脉中 ,卫在脉外 ,营周不休 ,五十而复大会 ,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可见 ,营气主要来自水谷精气之中的精微部分 ,分布于血脉之中 ,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 ,营运于全身。故《素问·痹论》说 :“营者 ,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 ,洒陈于六脏 ,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 ,贯五脏 ,络六腑也”其主要功能有两方面 :营养和化生血…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关系人体气 机的升降与调畅,肝气郁滞则气机升降输 布紊乱,肝失疏泄则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 随清阳之气输布于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 现高血糖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反见血 糖升高,进一步导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 微物质紊乱,引起其它合并症。治疗以疏 肝调气为主,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 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 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  相似文献   

15.
受气就是收受、吸取外界的某些物质,《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饮食是受气,呼吸也是受气;脏腑组织吸取,容纳本身以外的物质就是受气。脏腑和组织离开了“精”就没有受气的运动。当然这个精是水谷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的作用。五脏六腑的受气,要由构成五脏六腑的一精来完成,五脏六腑的植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能摄取适当的物质,化成自身的成分,维持其形体的质量,恒定和统一机体。因某种原因使受气障碍,就会出现气虚无精的病态,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受气是正常的,对于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病本在于脾胃,且与五脏相关。饮食、情志、外感或久病等因素可损伤脾胃。脾胃虚损,水谷不化,其精微物质不能濡养周身,肌肉失养而出现乏力,甚至痿废不用;五脏密切相关,脾胃虚损,亦致他脏受损。脾胃功能损伤,中焦气机失常,影响全身气、血、津液的运行,可导致胸腺瘤的生成。心包积液发生机制为脾胃亏虚,水谷不化,水液输布失常,日久成湿,聚而成饮,饮邪停积于心肺。因此,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术后复发伴大量心包积液可以从脾胃论治。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所述之脾,是位于中焦,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主管消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饮食入胃经过胃与脾的共同消化作用,其中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输布散而输送到全身,所谓“脾主运化”实际上就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能。脾主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气的作用,而脾气的功能特点,是以升为主,即“脾气主升”,脾之  相似文献   

18.
浅谈脾胃在温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晴清  林培政 《医学文选》2004,23(2):191-192
脾胃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影响着温病的发生与发展。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荣养全身。正气在温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是邪正相争矛盾的主要方面。《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温病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若正气虚弱,抵抗  相似文献   

19.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而脾虚证主要指脾气、脾阳或脾阴不足所呈现之各种证候,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脾胃功能重要性 脾与胃为表里,脾有益气、统血、输化水谷的功能,又是人体水液代谢之枢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如《难经》说:“脾助胃气。主化水谷。”二者各司其职:脾气升清,胃气降浊;脾喜燥,胃喜润。在正常情况下,升降助调,燥湿相济。脾健胃和,将人体摄入的饮食加工变化而成精微,输布全身。《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胃是一个运化水谷,供应营养的仓库。当然人体整个消化代谢过程并不是脾胃单独进行的。还有其他脏腑的配合。如脾胃功能来源于肾中命门相火,《景岳全书》中指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