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是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诗句赞美我的事业;我不是歌手,不会用动听的歌声歌咏我的岗位;我不是学者,不善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纤检工作者。但是,我自豪,我有一颗火热的心,我是一名光荣的纤检人。  相似文献   

2.
仇明 《饮食科学》2011,(2):42-42
读者问:仇明老师你好,我很无奈不知怎么办,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我今年21岁,是个女生。我脸上有红血丝,额头有痘痘,习惯用洗面奶,不洗很不舒服。我的鼻子有油脂粒,每次挤出来鼻子上就留个洞,不挤它又越来越大。我不知道哪种洗面奶适合我。用过无泡沫的洗面奶感觉好像没洗一样,目前用泊美的植物纯净界系列沁纯洁面膏。  相似文献   

3.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每年春天.我都会跟妈妈去采些新鲜侧耳根回来.然后用酱油、醋、红油等拌着吃,那味儿别提有多香了。自我学厨以后,不但学会了用侧耳根做各种凉菜,还学会了用它做热菜。曾有人问我:用侧耳根还能开发出新菜品来吗?我告诉他:当然能。我最近就把侧耳根先制成酱汁,然后再用它来烹制一些味道特别的菜肴。  相似文献   

4.
赵爱民 《中国酒》2007,(6):18-22
“中国的白酒,我现在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有希望,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近50年来,走出国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你也叫,我也叫,叫声一片,会议没少开,文章没少写,乱叫一通,叫完了,有什么用?我也跟着叫了20多年了,嗓子都叫破了,有什么用?现在,我再也没力气叫了,我也不叫了,我叫了多少年,老是‘狼来了,狼来了’!狼来了怎么办?文章没少写,报告没少做,厂子没少调查,有什么用啊?有什么用啊!”[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自小便爱吃酸食。像柠檬吧,我一次可以吃它一两个。上个月在广州学习时。我碰巧吃到了一道用柠檬做的菜,不过那柠檬是用盐水腌过的,感觉味道有些独特。后来经过打听我才弄清了这咸柠檬的做法。下面,我就来说说怎么去腌制咸柠檬。[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我后来离开了国美。因为我发现老板用人用得有点狠。整个国家的文化就是这样,人往死里用,从不懂得心疼人。  相似文献   

7.
我后来离开了国美。因为我发现老板用人用得有点狠。整个国家的文化就是这样,人往死里用,从不懂得心疼人。  相似文献   

8.
《饮食科学》2006,(11):40-40
意料外的感觉,真的很棒。意料外减下来的肥,那叫乖,比咱家小宝还乖。每每揽镜自照,我就大呼小叫,为减肥成功这等事欢喜。苹果牛奶二日减肥法,用起来,真有些意外。那天上网,我看到一个MM在网上吹嘘。她说昨天,我开始用苹果牛奶法塑身。一天下来,一共吃了5个苹果,奇怪的是我并不觉得饿。晚上回家,用秤一称体重没变化,真郁闷。今儿早上,起床收拾完,一称,哇少了2斤啊!嘻,真开心。现在,我满怀信心地告诉各位,今天作为塑身的第二日,我只喝牛奶和酸奶,虽然也不好过,可真的很快乐。  相似文献   

9.
别致的米菜     
李伦 《四川烹饪》2007,(9):85-85
用各种各样的荤菜、素菜,再加上好的手艺,就能做出一道道可口的佳肴。用菜做菜,这还有什么说的,那又能不能用米来做菜呢?为此我经常在饭桌上问朋友,结果很多人都回答没听说过,反倒是问我米菜到底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夏鹤龄的贺词《棉纺织技术》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专业杂志,我经常用她阅读和查考,保存得也最好,从1978年起直到现在,一本不缺。我一直用她搞日录,做文摘卡片—…·我担任过《棉纺织技术》多年的通讯员,那是七十年代后期、八...  相似文献   

11.
厨事指南     
《饮食科学》2001,(10):49-50
我刚刚结婚半年,在还没来得及体会新婚的甜蜜时,就已被厨房的琐事弄得一团糟!星期日,老公加班,说好了我在家给他做“绿豆花”。用高压锅煮了好长时间都没好,我正要凑过去看看,只听哧的一声,米汤四射,吓得我赶紧闭火,弄得灶台四周都是“绿豆花”。我俩都是上班族,为了方便经常用高压锅煮东西,我没违反使用方法,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2.
李海 《四川烹饪》2004,(5):37-37
又到品尝鲜桑葚的季节了。儿时上树采桑葚、吃桑葚的情景此时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如今我已是一名厨师,当我从刊物上看到同行们用桑葚开发出那么多桑葚菜肴时,我一时按捺不住那股创新菜肴的冲劲,于是别出心裁地用桑葚汁创制了两道菜肴。  相似文献   

13.
去年暑假,我到苏州旅游,买了一块白色真丝布料。我对这块真丝爱不释手,经常握在手里,感受它松软柔滑的质地。我把它剪成一件睡衣,穿在身上,柔滑如脂,清凉如水,舒服极了。剩下几块碎料,我不舍得将它当废品扔掉,却不知道用它做什么。我在办公室闲聊时说起此事,同事小张给了我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用它们做美容用品!可以剪成面膜,可以做成枕套,可以缝制睡帽,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用毛猴儿做出一幅《清明上河图》。我准备用1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作品,并把它作为我送给自己60岁生日的礼物。”邱老师这样说。京味儿文化历史悠久,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但这,也正是邱老师毕生的挚爱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上阵父子兵     
季格 《四川烹饪》2006,(4):21-21
参加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之前.我一直都在苦思比赛时用什么材料做菜。我先后构思了几套方案.但都被自己给否定了,因为我不是觉得路子不够新,就是感到做法没创意——与全国烹饪大赛所倡导的自主创新精神不符。后来我得到恩师毛四春先生的指点,他对我说:“别人参赛花几千元买鱼翅、鲍鱼,你何不反其道而行之.用别的东西去做像生鱼翅、像生鲍鱼呢?”对啊,素菜荤做,荤素并举!这下我茅塞顿开了,我决定设计像生鲍鱼。  相似文献   

16.
板栗的故事     
巴山 《饮食科学》2006,(7):46-47
我家有两棵板栗树,靠着它们,我完成了学业,其中一棵却有我用斧头砍的伤疤。我和板栗的恩恩怨怨还要从小时候说起。  相似文献   

17.
MM我姓姜,大家送我外号“姜美丽”,理由嘛,很简单,就是我善于用姜来呵护自己娇嫩的容颜。家家用来做菜的普普通通的姜,到了我的手里,却成了“高贵”的美颜佳品。  相似文献   

18.
刘铁 《饮食科学》2001,(11):46-46
到日本后,我在饭店吃的第一餐,就是面条。妹夫的妹夫用它为我洗尘。  相似文献   

19.
用热导仪检测祖母绿我曾先后报导过三种热导仪,它们都是设计来检测有色宝石和钻石的仿制品的。现在我发现我没有强调这类仪器的另一种极有意义的功能。最近,我用热导仪测了一个吉尔森合成祖母绿,更加证实合成祖母绿的热导至少是天然祖母绿的两倍。为了更彻底地探索这种...  相似文献   

20.
我过生日,爱人给我买了几只大闸蟹,每只足有三两重,我欢呼雀跃,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大闸蟹,这回可以享享口福了。大闸蟹是用草绳捆住的,蟹将军们正一个个鼓着双眼瞪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