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贵阳地区近6年太阳紫外辐射的观测资料及相关的气象因子,分析了该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阳地区紫外辐射逐时平均最大值为21W.m-2(四级强度),瞬时最大值为26.4W.m-2,未出现很强辐射(五级)的情况;4~9月出现强紫外辐射的时段较长,在10:00~15:00可达四级;13:00强紫外辐射在4~...  相似文献   

2.
五道梁地区的太阳紫外辐射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江灏  季国良 《高原气象》1996,15(2):141-146
该文利用1993年9月-1994年8月五道梁站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太阳紫外辐射年平均日总量为0.73MJ/m^2,小于拉萨地区、而大于高原东北侧的河南走廊地区;紫外辐射的瞬时极大值较大,7月份可达56W/m^2,大于河区而略小于拉萨地区。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0年春季民勤加强观测实验的地面辐射资料,分析了民勤沙漠干旱区总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对该地区的紫外辐射进行了估算和模拟。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和太阳总辐射表现出一致的变化特征,层云对两者的反射能力比卷云强。2010年6月紫外辐射的瞬时最大值为55.92 W·m-2,平均日总量为1.07 MJ·m-2,紫外辐射与太阳辐射比例的平均值为4.7%,其变化范围在3%~9%之间。根据晴空指数(Kt)与最大紫外辐射(UV0)及太阳总辐射(G)建立了民勤地区紫外辐射(UV)的估算方程:UV=2.94+1.22×(Kt×UV0)和UV=0.047G,均能较好地估计该地区的地表紫外辐射。由于受输入参数精度的限制,辐射传输模式SBDART低估了晴空条件下的紫外辐射,低估的总平均值为1.12 W·m-2(约5.6%),变化范围在-2.8~0.2 W·m-2之间。  相似文献   

4.
太湖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 1998年 1— 12月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得到此间太湖地区近地面太阳紫外辐射及其占太阳总辐射比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该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年平均日总量为 0 .73MJ· m-2· d-1,大于临近的上海 ;紫外辐射瞬时极大值为 5 0 W· m-2 ;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年平均值为 6 .2 % ,也比上海要大 ;其年变化特征与上海相同 ,夏季大冬季小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太阳紫外辐射观测及预报的发展现状,并对影响到达地面紫外辐射的因子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辽宁省气象科研所研制的辽宁地区紫外辐射强度预报模式,给出了紫外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指数级别。  相似文献   

6.
太阳紫外辐射观测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太阳紫外辐射观测及预报的发展现状,并对影响到达地面紫外辐射的因干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辽宁省气象科研所研制的辽宁地区紫外辐射强度预报模式,给出了紫外辐射对人体静响的指教级别。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影响的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未来不同气候情景对南京地区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并考虑了紫外辐射变化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具体估算了温度升高、降水变化、CO2 浓度上升及紫外辐射增强对南京地区小麦产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未来CO2 增加可提高小麦产量,气温升高、降水变化及紫外辐射增强均使得小麦产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紫外辐射增加对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南京地区小麦田间紫外辐射试验表明,紫外辐射量的增大能显著影响小麦的群体结构,进而影响小麦对紫外辐射的反射与吸收。本文从小麦群体结构的角度对上述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并对产生这种影响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太阳辐射各因子的变化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建辉  王庚辰 《气象》1995,21(9):3-6
利用北京地区1990年太阳分光辐射的观测资料,计算了影响太阳紫外辐射的各因子的变化所引起的太阳紫外辐射的变化。当臭氧、水汽、气溶胶分别减少5%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将分别增加0.84%、0.27%和1.90%。在分析太阳紫外辐射的变化趋势时,应当全面考虑各个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拉萨地区生物有效紫外辐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除多  普布次仁  边多 《大气科学》2002,26(4):481-486
根据1996~1998年由NILUV紫外辐射仪在西藏拉萨地区观测的紫外辐射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拉萨地区生物有效辐射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7年日正午最大生物有效紫外辐射剂量率(UV dose rate)达到500mW m-2,最小值为9.7 mW m-2;晴天时生物有效辐射剂量率的日变化呈规则曲线,且早晚小,中午大;一年中紫外辐射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太阳天顶角决定的,紫外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是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变化;西藏拉萨地区的月平均红斑辐射剂量明显高于全球其他同纬度地区.  相似文献   

11.
HEIFE绿洲区的太阳紫外辐射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江灏  季国良 《高原气象》1994,13(3):346-352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区太阳分光辐射的某些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广州地区1985—1990年的太阳分光辐射的连续观测资料(观测角度为23°11′),研究了广州地区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光合有效辐射)、近红外辐射的某些特征。结果指出,每年7—10月份各分光辐射及总辐射总量较大。月总辐射中可见光辐射占总辐射的百分比年平均为47.3%,相应的紫外辐射和近红外辐射分别占7.1%和45.6%。文中还分析了晴天条件下分光辐射的变化和1990年紫外辐射变化的某些特征,并分析和讨论了分光辐射与云量、日照时间等因子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大豆的影响及其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及盆栽试验中观测到经超量紫外线(UV280~400 nm)辐射处理的大豆作物,其株型、生理活动及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量随UV辐射强度,大豆品种以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异。文章还给出了计算紫外线辐射对大豆影响程度的公式,该计算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Ultraviolet (UV) solar radi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human health,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A series of measurements, including UV radiation (290 400 nm) and global solar radiation (Rs), were continuously recorded from August 2004 at the Lhasa and Haibei sit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Both observation sites' altitudes are above 3000 m and have similar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data from 2005 2006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UV radiation. It's relation to the clearness index Ks, the relative optical mass mr, and Rs were established. The annual mean values of total daily UV radiation are 0.92 and 0.67 MJ m^-2 at Lhasa and Haibei, respectively. The UV radiation in Lhasa represented 4.6% of the global solar radiation while in Haibei this percentage was 4.2%. In the case of clear days (Ks 〉 0.8), these percentages ranged between 4.0% and 4.5% in Lhasa and between 5.1% and 5.5% in Haibei. In the case of cloudy days (Ks 〈 0.4), these percentages ranged from 4.4% to 6.8% in Lhasa and from 5.1% to 5.5% in Haibei. The maximum values of UV radiation for each relative optical mass diminished exponentially with mr. Thus, for Lhasa and Haibei, UV=46.25mr-129, and UV=51.76mr-14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obtain more UV radiation data for the study of UV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s of UV on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e feedback of the thinning of the stratospheric ozone, from more routine measurements Rs data.  相似文献   

15.
采用8031、8279、8255、ADC0809、2764、6264等芯片及温敏电阻、紫外辐射和总辐射探头等传感器组成一实用的紫外线试验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可定时采集温度等气象要素,定时打开与关闭辅助紫外灯,并可通过打印机输出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拉萨紫外辐射特征分析及估算公式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2005~2010年的辐射观测资料对拉萨地区紫外辐射的时间变化特征及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日变化表现为正午大、早晚小;季变化特征是夏季6月最大,冬季1月最小.紫外辐射日累积值6年平均为0.87 MJ·m-2·d-1;紫外辐射有逐年递减的趋势.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也存在着明显日变化,表现为正午大、早晚小的规律;其季节变化也是夏季最大,冬季最小.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6年平均为0.0418;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也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利用2010年大气质量数和晴空指数,建立了适合于拉萨紫外辐射估量的公式,估算值的瞬时值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大为8.66%,紫外辐射日累积重构值与观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5%.  相似文献   

17.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observational data on solar radiation,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total ozone amount for the period of January 1990 to December 1991 in the Beijing area, an empi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f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 in clear sky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values agree well with the observed, with maximum relative bias of 6.2% and mean relative bias for 24 months of 1.9%. Good results are also obtained when this method is applied in Guangzhou and Mohe districts. The long-term variation of UV radiation in clear sky over the Beijing area from 1979 to 1998 is calculated, and the UV variation trends and causes are discussed: direct and indirect UV energy absorption by increasing pollutants in the troposphere may have caused the UV decrease in clear sky in the last 20 years.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awareness of health, it will be valuable and practical to provid UV forecasts for typical cities and rural areas. So, we should develop and enhance UV study in systematic monitoring, forecasting, and developing a good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UV radiation reporting in China,especially for big cities.  相似文献   

18.
紫外线辐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太原市2002~2004年紫外线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紫外线辐射具有正午强早晚弱,夏季强冬季弱的特点;紫外线大值出现时间夏季明显早于冬季;通过与同时段气象因素对比分析,揭示了云状和云量、气压、能见度、湿度、空气污染对紫外线辐射的不同影响程度;紫外线辐射占太阳总辐射百分比具有冬季少夏季多和有云时非同比衰减的特点。紫外线的预报还要注重最大半小时平均值的预报,以预估紫外线对人体的最大可能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HEIFE绿洲区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率的分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灏 《高原气象》1993,12(2):156-161
太阳辐射的分光测量在许多研究和应用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HEIFE临泽子站进行的太阳总辐射和反射辐射的分光观测资料,研究了黑河绿洲区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率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总辐射的光谱能量分布中,紫外和可见光部分的比倒偏小,近红外部分则偏太.在其从冬到夏的季节变化中紫外和可见光部分是由小到大,近红外部分剐是由大到小。在其日变化中0.5μm以下波段是中午大早晚小;0.7μm以上波段是中午小,早晚大;0.5-0.7μm波段的日变化不明显。紫外波段的相对日变化幅度最大.地表反射率的光谱特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变化特征与地表植被状况有关.各波段地表反射率的日变化型有一定的季节差异,其中波长小于0.7μm部分较为明显,并与地表植被状况有关.在裸露地表各波段反射率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中,近红外波段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增大,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则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减小.全波段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增大主要是近红外波段的贡献.这是裸露地表光谱反射率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山东禹城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及其估测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胡波  王跃思  王式功 《大气科学》2015,39(3):503-512
本文对2005~2011年山东禹城地区观测得到的紫外辐射的时间变化特征及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气温、降水和露点温度资料建立了禹城地区的紫外辐射估测方程。结果表明:紫外辐射日累计值的变化范围为0.10~1.20 MJ m-2 d-1, 年平均值为0.468 MJ m-2 d-1;紫外辐射日、季节变化规律与总辐射一致, 季节变化都表现为冬季小夏季大, 最小值出现在1月, 最大值出现在6月, 日变化则呈现早晚小中午大的特征;紫外辐射与总辐射的比值范围为0.023~0.046, 其季节变化特征也是冬季小夏季大, 该比值随晴空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而在晴空指数大于0.5时比较稳定。利用温度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建立了紫外辐射估测方程, 决定系数R2达0.80, 平均相对误差为0.19, 估测紫外线等级与实测紫外线等级相差不大于1的数据占95%, 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紫外辐射等级的估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