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学正 《耐火与石灰》1995,20(11):34-37
1 前言 MgO-C砖因其具有良好的耐侵蚀性及耐热震稳定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炼用容器的内衬。在MgO-C砖中,主要研究以提高抗氧化性及强度为目的的各种金属的添加,以及其效果的提高。在MgO-C砖中添加Al等金属时,由于MgAl_2O_4、Al_4C_3、AIN的生成而使组织致密化。MgAl_2O_4的生成过程是Al与气氛中的CO气体反应,生成Al_2O_3和碳,其后与MgO反应生成MgAl_2O_4,此时伴随着较大的重量增加和体积增加而使组织致密化。另外,Al在从800℃到1300℃的较低温度区域就可还原MgO,这时由于添加Al,重量减少,得不到致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MgO-C砖因在耐渣性及耐热震性方面优良,现在被作为电弧炉、转炉等炼钢炉用耐火材料而广泛应用。 关于MgO-C砖的蚀损,有种种报道,一般都认为是由以下两种主要原因产生蚀损的。 (1) 由气氛中的氧气及渣中的铁氧化物引起碳的氧化。 (2) 由渣引起镁砂的蚀损。 在本报告中,对用转炉渣做侵蚀试验后的MgO-C砖的工作面通过EDX(散能X射线)进行了成份分析,从由工作面到渣/砖界面的各种渣成分的变化考察了MgO-C砖的蚀损形态。 1 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含碳耐火材料中碳的定量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含有碳和碳化硅的含碳耐火材料而言,如MgO-C砖、Al2O3-MgO-C砖、Al2O3-SiC-C砖等定型耐火材料和高炉出铁沟料、炮泥料等不定形耐火材料,采用重量法、气体容量法、中和滴定法、冷凝气化法、电导率法、电量法、热导率法、红外线吸收法等分析方法,对含碳耐火材料进行了全碳定量分析、游离碳定量分析、碳化硅定量分析,评价了含碳耐火材料的质量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MgO-C砖的使用性能,从改善其常温和中高温处理后的物理性能、抗热震性能以及降低高温热膨胀等方面出发,分别研究了添加1%(w)的树脂粉和沥青粉(Carbores P)时,对碳含量为14%(w)的MgO-C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树脂粉对提高MgO-C砖烘干后的强度最为有利,但对砖中高温处理后的物理性能、抗热震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等方面影响不大;添加Carbores P可有效提高MgO-C砖中高温处理后的强度、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其高温下的热膨胀性能。  相似文献   

5.
普通MgO-C砖存在热导率高,热损失大,对钢水增碳等问题,但降低碳含量对其抗热剥落性和抗侵蚀性不利。有研究表明,碳材料的粒度对MgO-C砖性能影响很大。为此,国外有人研究了纳米炭加入量对低碳MgO-C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为了改进含碳耐火材料的氧化性、高温强度,一般都添加金属Al粉。这次,针对添加粒径不同的金属Al粉的MgO-C砖,特意从气孔径分布等组织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了金属Al粉的粒度对物性、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一般来说,往MgO-C砖中添加Al,由于生成尖晶石、Al_4C_3、AlN而使组织致密。尖晶石的生成是由于Al与气氛中的CO气体反应所致,此时伴随着重量的大量增加,但是Al将MgO还原生成尖晶石时,伴有重量的减少而无法致密。本文就有关Al添加量及充填密度不同的MgO-C砖在碳中烧成时由添加Al而产生的致密化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RH用MgO-C砖抗水化性的|平价方法,研究了含有金属的Mgo-C砖在与水系不定形修补料接触时会发生水化。含有金属Al的MgO-C砖因Al4C3会产生水化,从而造成龟裂和剥落。同时研究了抗氧化剂和石墨含量对抗氧化性的影响,认为添加抗氧化剂的砖或石墨含量高的砖具有良好的抗水化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转炉内衬用MgO-C砖的耐用性,研究了含有Al的MgO-C砖中添加Mg的同时,再添加BN、B4C和硼酸粉作为第3成分的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添加金属Mg后再添加含硼的第3成分,不仅可以抑制还原热处理后Mg的逸出,还可以提高MgO-C砖的耐蚀性,减少对耐热震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低碳质MgO-C砖抗剥落性,进行了添加炭黑的研究,结果表明,耐火砖添加炭黑,使骨料之间的烧结受到抑制和形成微细空隙,实现耐火砖低弹性模量,从而提高抗剥落性。  相似文献   

11.
含碳耐火材料在炼钢过程中的重要性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材料中的碳在高于500℃时会发生氧化,并引起其力学强度和抗化学侵蚀性的降低。为了提高含碳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对一种被称为抗氧化剂的材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评价了抗氧化剂MgB2和B4C混合加入到MgO-C砖中的性能。结果表明:金属抗氧化剂和B4C或MgB2的共同加入可以提高高温抗折强度,改善抗氧化性和抗渣侵蚀性。然而,这些抗氧化剂的过量加入会降低砖的性能。因而,在确定MgO-C砖中MgB2和B4C的合理加入量时,必须将这些性能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2.
冶炼超低碳钢用低碳MgO—C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钢坯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钢水洁净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冶炼超低碳钢中正在采用低碳含量的耐火材料。本次着重开发处理超低碳钢用碳含量非常低的含碳耐火材料,对耐热震性优异的超低碳MgO-C砖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以物理性能为中心的试验结果进行报道。 2 结合剂的研究 对于超低碳材料,由于骨料之间接触频率较高,因此推测碳的分散性对砖的特性影响较大。采用了残碳率不同的2种有机结合剂(残碳率分别为18%和42%)的砖,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回收钛资源和满足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对耐火材料的要求,采用热力学计算、XRD和SEM等研究手段分析了高温碳化过程中含TiC熔渣对MgO-C砖的侵蚀机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1)温度越高,熔渣的侵蚀能力越强,当温度低于1 560℃时,熔渣与MgO-C砖反应生成MgAl2O4、Mg2SiO4和MgTi2O4等高熔点物相,对MgO-C砖侵蚀较慢,但当温度高于1 560℃时,前期生成的高熔点物相逐渐溶解,从而对MgO-C砖侵蚀加剧;2)随着碳化反应的进行,熔渣中TiO2含量降低,TiC含量逐渐增加,熔渣对MgO-C砖的侵蚀逐渐减弱。用后MgO-C砖的显微结构分析发现:镁碳砖的侵蚀机制是气氛中氧气与碳反应,形成气孔,熔渣中TiO2和SiO2等再与基质MgO反应先形成高温中间相,随着反应进行再形成低熔点相,导致MgO-C砖逐渐被侵蚀。  相似文献   

14.
宋云阶 《江苏陶瓷》2013,(5):10-10,14
浇铸Ca-Si处理钢种时,选用MgO-C材质比Al-Zr-C材质耐用性好。同时添加一些防氧化剂和降低碳含量,并在砖体表面涂一层防氧化涂料,能进一步提高MgO-C材质的抗氧化性和耐侵蚀性。  相似文献   

15.
镁铬砖和白云石砖属于无碳材料,已被广泛用于冶炼超低碳钢的钢包内衬。但是,它存在渣侵润和易剥落的缺点。文中介绍了新开发的超低碳MgO-C砖,这种砖可抑制钢水增碳,具有良好的抗渣侵润性和抗热震性。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MgO-C砖除所具备的特性热震稳定性及抗渣性以外,高温强度和耐氧化性是很重要的,并且已有报道说明作为提高这些特性的有效手段,有使用Al或Al系合金及硼(B)系原料等。当考虑热震稳定性时,因在使用这些原料的量上存在问题,所以以在少量使用这些原料的条件下来提高这些特性为目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少量的Mg-B系原料和Al或Al-Mg合金并用是有效的。因此,在本文中报道了加入Mg-B系原料对添加有Al系金属的MgO-C砖  相似文献   

17.
测定MgO-C砖于有、无荷重下的膨胀率以及高温静弹性率得出:在4MPa荷重下,烧成MgO-C砖的热膨率在400~700℃时,比无荷重下的大;1000℃×2次加热处理后,MgO-C砖于荷重下的膨胀率,在室温~约400℃下几乎没有增减;添加金属Al的MgO-C砖,其高温静弹性率及排除结合剂影响后的荷重下膨胀率比未添加金属的高。  相似文献   

18.
MgO-C砖和Al2O3-C砖等是一种新开发的环保型含碳不烧砖,其性能和质量都超过普通的不烧砖。新型砖和普通砖在钢包上使用的结果表明,新型砖的臭味气体产生量比普通砖的少得多,能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片状石墨在含碳耐火材料的损毁机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炼钢工业,尤其是氧气顶吹转炉,成功地使用了片状石墨。 本文简单地叙述了巴西片状石墨的制造方法以及某些重要性质,如碳和灰分含量、挥发物、鳞片大小分布、径厚比、微观结构和氧化特性。特别着重指出其密度高、径厚比大、碳含量高、挥发物低和抗氧性好。 也讨论了石墨灰分对MgO-C砖重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含铝MgO-C砖的抗水化性能,通过热力学计算选定添加K2CO3,研究了K2 CO3对材料基质物相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独外加硅粉和K2CO3(以K2O计)分别为0.5、1(wt%)与硅粉复合时对MgO-C砖抗水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Si粉对MgO-C砖抗水化性没有明显改善;Si粉与KCO3复合添加时,能促使试样致密化,有效地提高试样的抗水化性能;其机理在于:K2CO3在加热过程中分解释放出O2,促进了Al粉的氧化,抑制了易水化产物Al4C3 、AlN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