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超声波对兔牙加速移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缩短正畸治疗的疗程,学者们尝试了许多方法来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其中包括局部或全身应用某些药物;物理刺激如局部微电流、脉冲电磁场等来刺激牙周骨细胞体系,促进牙周组织的改建与正畸牙齿的移动。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超声波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超声波作用能够加速兔正畸牙齿的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MP超家族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1蛋白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方法: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Smad1的表达。结果:Smad1在正畸牙齿加力各个时期存在的特异的分布模式,与BMP有相似之处。结论:Smad1参与了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可能介导了BMP在正畸牙齿加力区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当前超声波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研究状况,介绍了超声波在加速正畸牙齿移动方面的应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Ŀ������ٴ�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offi[1]将正畸支抗定义为"对不希望发生的牙齿移动的抵抗".正畸移动牙齿过程也就是支抗控制过程,正畸支抗的设计和控制对于矫治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研究弱激光照射对实验性正畸牙齿移动中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弱激光局部照射对正畸牙齿移动时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在兔实验性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局部照射弱激光,经免疫组化染色、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对兔牙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弱激光照射侧压力区和张力区骨形成蛋白表达增强现象较非照射侧出现的早,峰值高,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结论:正畸牙齿移动时局部照射弱激光增强了骨形成蛋白的表达,提示弱激光照射有促进骨改建,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药物对牙齿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智敏  吴永生 《口腔医学》2006,26(3):232-234
多种外用药被用于提高正畸的效果,加速牙齿移动,巩固治疗成果,该文从加速牙齿移动和减缓牙齿移动两方面分述影响牙齿移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机械应力作用于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改建,其中存在复杂的生物反应。本文从骨组织代谢及信号转导的角度,对正畸牙齿移动中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BMP超家族的成员BMP 2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方法 :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BMP 2的表达。结果 :BMP 2在正畸牙齿加力各个时期存在的特异的分布模式。正常牙周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牙周膜 ,加力后张力区染色深 ,压力区为阴性。结论 :BMP 2参与了大鼠正畸牙齿移动骨改建过程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畸牙齿的移动依赖于牙周组织的改建,其中牙槽骨的改建主要依赖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活动。破骨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多核巨细胞,是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破骨细胞的数量及功能是决定正畸牙齿移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分化受各种全身性因素或局部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骨吸收改建,如激素水平,服用药物,局部加载的正畸力量,牙周状态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等,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临床加速牙齿移动或增加支抗,减少不必要的牙齿移动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机械应力作用于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改建,其中存在复杂的生物反应。本文从骨组织代谢及信号转导的角度,对正畸牙齿移动中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崎牙齿移动在理论上应该是生理性移动方式,即在无损伤、无痛等情况发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上述要求。有证据表明:正畸移动牙齿即使应用轻微的力量,都有牙周膜损伤;正畸牙齿移动是一种能得到完美修复的病理过程,炎症和牙齿移动相伴行。一般而言,损伤的程度与施力的大小成比例;损伤的范围与牙齿受力的时间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川续断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及移动过程中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SPF级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川续断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实验模型,川续断组每日灌服6 g/Kg川续断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 mL生理盐水,两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天分批次处死,每批次6只,分离大鼠上下颌骨,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及牙槽骨骨密度(BM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续断组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川续断组大鼠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且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服川续断水煎液能有效地改善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骨密度降低的程度,有利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临床接受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正畸患者48例,男14例,女34例。骨皮质切开术应用于正畸临床:辅助扩弓,拔牙患者的前牙内收,修复前正畸治疗的磨牙前移、残冠牵引,根骨粘连牙齿的移动等。结果在正畸治疗中,辅助骨皮质切开术可以解除骨皮质阻力,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增加牙周支持组织及骨覆盖,减少牙根吸收。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不仅可以加速牙齿移动,而且能够有效解决正畸临床的一些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皮素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内皮素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畸加力1、3、5、7、14、21、28d组和对照组,牙周组织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牙齿移动1d后内皮素表达开始增强,5d达到高峰(P<0.01),以后表达降低。结论:内皮素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寻求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如何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缩短正畸疗程,并同时降低与正畸治疗时间较长相关的牙体、牙周疾病风险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报道的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中,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骨皮质切开术可有效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疗程并减少与正畸时间相关的牙体、牙周疾病,且其术式也随着临床操作、手术设备、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进步而变得更加微创、简便、精确、有效。文章就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原理、术式变化、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畸牙齿旋转移动是牙齿移动过程中复杂、困难和难以保持的。本文讨论了牙齿旋转移动的机械力学原理、组织学特征,以及扭转牙矫治后复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畸治疗周期通常为2~3年,较长的治疗周期常伴随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缩短治疗周期,探索安全有效的辅助干预措施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辅助干预措施较多,主要可以分为手术干预和非手术干预两大类。但是,尚无一种干预措施得到公认,为正畸临床所常规采用。本文旨在针对目前常见的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辅助干预措施作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缩短治疗周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正畸治疗周期通常为2~3年,较长的治疗周期常伴随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缩短治疗周期,探索安全有效的辅助干预措施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辅助干预措施较多,主要可以分为手术干预和非手术干预两大类。但是,尚无一种干预措施得到公认,为正畸临床所常规采用。本文旨在针对目前常见的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辅助干预措施作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缩短治疗周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中药丹参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寅  陈华 《口腔医学》1995,15(3):120-121
中药丹参是一种活血化瘀类药物,近年来有学者开始用于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实验中。本研究进行了兔牙正畸移动实验,观察了肌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后,兔牙移动情况,并观察了牙周组织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丹参加速牙齿移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正畸牙齿移动时骨形成蛋白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正畸虎齿移动过程中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的分布,表面的变化,方法:采用MBP单克隆抗体免疫 化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性兔正畸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BMP的表达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张力区牙周膜BMP达高峰出现早于牙槽骨表面,与张力区比较,压力区BMP表达高峰出现较迟,结论:BMP参与正畸牙齿移动时的骨吸收和骨增生的骨改建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