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简要论述了自动气象站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地面自动站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广西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布局和自动气象站主控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情况;详细论述了基于Linux平台的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SYBASE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数据处理以及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情况,并对自动站资料在城市天气预报、环境预报等预报领域以及在政府决策网、公众网以及专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提高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能力和观测数据的质量状况成为影响气象预测预报服务的准确性和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然而中国现在业务运行的自动气象站设备并没有内置的故障检测装置,也没有完善的自检系统。但是气象要素(温湿压风雨)的变化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为了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及时有效地判断设备故障。从大量观测数据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故障综合诊断方法。通过使用Apriori挖掘算法,得到各气象要素及其变化量之间的强关联规则,通过实际观测数据验证2012年7月26日08时江西南昌站湿度传感器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的气象服务对象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成立了气象服务组织,成员大多是气象学位获得者,负责用各种方式回答各种各样的气象问题。要求提供信息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律师,因为许多法律诉讼案件中需要天...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专业气象服务效益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结合现有专业气象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提出以实现专业气象服务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为目标,集数据采集、产品加工、产品显示发布、业务管理于一体的专业气象服务集成系统。系统采用数据解析技术将不同的专业气象服务所需的数据解析为统一的格式,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生成动态服务产品,实现产品自动化制作。自2011年4月汛期投入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使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了业务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气象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于缺乏对气象服务投入量与产出量准确而完整的统计,要对气象服务的各种经济效益作出总体评价是困难的。然而,在专项气象服务中,却不乏原始、完整而准确的资料。作者从此出发,讨论了专项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价的理论。并通过实地调查,以彭州市气象局几项专项气象服务为例探讨了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青海省地质灾害数据库查询系统"项目为依托,对系统所采用先进网络传输平台、WEBGIS架构、多元异构地质灾害数据库等内容进行了阐述,通过实时高效的网络发布机制,围绕MAPGIS和SQL SERVER两大支撑环境,分别对数据服务层、功能逻辑层、界面交互层的功能接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GPRS网络的气象要素自动采集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气象部门探测的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雨量、风速和风向6个要素。传统的采集方式,每隔一个小时人工采集一次,数据传输慢、精度低。随着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纲要的实施,气象仪器的智能化和精确化已经成为必然。气象要素自动采集组网系统分为3个单元:自动采集单元负责探测、传输各种气象要素;数据中心负责与各个采集单元进行双工通信;在Internet上以电子地图方式对区域用户提供查询、打印和数据分析服务。  相似文献   

8.
观测资料一体化业务发展对数据连续性、时效性、一致性具有较高要求,强化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设备运行监控和维护维修尤为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和自动气象站运行特点,应用2010~2011年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和安徽省级监控平台对81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运行效能指标,分析了未到报、数据文件格式错误和数据错误三者对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可用性的影响,针对数据文件第2行缺少一个字节等格式错误统计特征,研究了出现数据文件格式错误与定时观测人机交互操作时间的定量化关系,得到了定时观测人机交互操作阈值时间>45s。为提高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文件解析的正确率,提出了相关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作者参加WMO二区协气象管理技术会议的体会,提出制定气象部门发展战略的观点与思路,即环境分析与对外开拓战略、缩小差距与合作战略、提高气象部门地位与加强管理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加强人才培养战略、满足用户需要的气象服务战略以及在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中发展气象事业的战略:并简述了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以荆州自动气象站为应用实例,以NOVELLNETVARE网络连接为基础,实现实时处理荆州自动气象站系统中心站采集的数据,并将该实时数据向武汉进行远距离高速传输。该网络数据通信技术方法对省、地一级实时监测系统的资料处理、传输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VPN技术在浙江省气象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浙江省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交换日益增多,同时更多基于网络的气象业务的增加,如网络视频会商、自动站数据传输等,使目前浙江省气象系统专线网络运行已达到极限,所以需要建立VPN网以对现有的网络作链路上的备份,而VPN的建立同时还可以实现移动办公,领导能在远程调用内网的资料进行远程决策服务和汇报工作。主要介绍VPN技术并叙述VPN技术在浙江省气象系统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远程访问、监测及控制气象采集系统的问题,构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以S3C2440处理器为核心,以Linux为操作系统平台,选用Boa服务器,Sqlite数据库,提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通过通用网关接口与Sqlite数据库连接的原理、方法和实现.当客户端发出请求时,服务器调用通用网关接口程序,实现了气象要素实时数据的动态查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气象航空报文(简称为航报)格式,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简称为Ⅶ)编程实现对各县气象台站上传的气象航报进行全自动定时检测、分析,然后重新打包生成新的、某航空公司需要的气象台站航报,再通过FTP或局域网形式自动传输给相应的航空公司。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航报分检、打包、传送的工作,极大的减轻了业务人员工作强度,避免了人工分检航报的出错率。  相似文献   

14.
区域自动气象站统一数据收集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自动气象站中心站软件目前在区域站的监测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设备厂家的不同,造成中心站软件的不统一,带来了硬件资源配置增加、观测数据产品生成及时性减低、软件升级难度大等一系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将中心站软件统一的思想;结合目前的统一性现状,采用分层的思想,综合运用.NKF平台下的反射、多线程等技术,设计了一个能够无缝接人多厂家设备的统一数据收集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运行,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成都城市区域小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成都市12个自动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成都市区域小气候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成都城市热岛现象并非出现在城市中心区,而是北部和东部工业区,其平均气温相对较高,降水量偏多;南部文化区平均气温最低,风速最大;西部旅游居家区气温年变化最小,且有冬暖夏凉的特征,降水量偏少;城市中心区风速最小.  相似文献   

16.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are the critical inputs for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and ecological models. This study modified mountain microclimate simulation model (MTCLIM) with the data from 19 weather stations, and compared and validated two methods (the MTCLIM and the modified MTCLIM)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of Northwest China to estimate daily temperature (i.e.,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t six weather stations from i January 2000 to 31December 2009. The algorithm of temperature in modified MTCLIM was improved by constructing the daily linear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elevation, aspect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re are two steps to modify the MTCLIM to predict daily precipitation: firstly, the linear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was built between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and elevation, location, and vegetation index; secondly, the distance weight for measu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weather station on target point was improved by average wind direction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Several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goodness-of-fit indices (i.e.,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mean absolute error, root-mean-square error and modelingefficiency)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se estimated valu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MTCLIM had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MTCLIM. Therefore, the modified MTCLIM was used to map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in the study area from 2000 to 2009. These results were validated using weather stations with short time data and the predicted accuracy was acceptable.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mapped could become inputs for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and ecological models applied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17.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气预报服务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四川省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调查评估,为今后提高气象信息在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根据CSIWS测量模型,从受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对气象服务的要求4方面进行调查。有效问卷结果分析表明:(1)公众对四川省“气象部门公众形象”的评价最高,满意度指数达到90.60%;(2)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率”期望值最高,为4.13分;而满意度为3.30分,两者差距0.83分,说明表现尚达不到社会公众的期望值,今后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方面仍需下大力气;(3)评价满意度指数平均值为85.60%,社会公众对气象部门公众形象评价比较高,其余指标的满意度指数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提高的迫切程度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prediction products (NPP) correction and display system (NPPCDS) for rapid and effective post-processing and displaying of the T213 NPP (numerical prediction products of the medium range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spectral model T213L31) through instant correction method. The NPPCDS consists of two modules: an automatic correction module and a graphical display module. The automatic correction module automatically corrects the T213 NPP at regularly scheduled time intervals, while the graphical display module interacts with users to display the T213 NPP and its correction results. The system helps forecasters extract the most relevant information at a quick glance without extensive post-processing. It is simple, easy to use, and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and has been running stably at Huludao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Because of its low computational costs, it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that lack advanced computing capacity and still need to make short-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容山自动观测站2004年8月~2006年7月气象观测资料和容县气象站1958~2006年7月测风资料,对大容山的风能资源各参数进行了详细计算和分析,并结合预选风电场的地形地貌、交通运输、联网条件、环境保护等状况对大容山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容山年平均风速为7.2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90.8W/m^2,其风能资源丰富,且交通运输、联网、工程地质等条件较好,可选择在坡度较小的山头或山腰建设风电场,预选风电场可布置750kW的风机45台,总装机容量约为34MW.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气象预报的精确度越来越依赖更多更详细的自动站数据;目前全区有92个大监自动站和1200多个区域站的多种报类每半小时定时上传,如果遇到天气过程则是每10分钟加密上传,能否在国家局考核时效内迅速处理并上传单站合并数据,对于传输质量以及录入数据信息再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介绍的系统以delphi为编程平台,采用多线程技术使之能够多路同时并发快速处理单站数据,并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