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40配体(CD40L)是TNF超家族成员,表达于人活化的CD4^+T细胞表面,与存在于B细胞、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相就受体CD40分子相互作用,促发并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用PCR法从CD40L全长cDNA质粒中扩增CD40L胞外段编码cDNA,即可溶性CD40L(sCD40L)编码cDNA,并克隆入pSK质粒;cDNA序列经测序证实后与pPICZαA质粒重组构建成pPICZαA-s  相似文献   

2.
LBP/CD14系统及其与内毒素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组机体识别和调控内毒素(ET)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即LBP/CD14系统:包括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细胞表面膜结合CD14和可溶性CD14。LBP是ET的重要载体蛋白,mCD14是单核/巨噬细胞等CD14^+细胞表面的内毒素受体,sCD14则是调节内皮细胞等CD14细胞的重要介质。LBP/CD14系统能明显提高各种细胞对ET的敏感性,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TRAFs与CD40分子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0与其相应配体CD40L的相互作用在机体的B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肿瘤免疫以及移植免疫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至今尚未阐明。CD40mAb和CD40L可分别使CD40膜分子产生交联和配基化,进而使CD40分子多聚化,CD40分子多聚化是CD40信号转导的结构基础和始动因素,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s,TRAAFs)家族是一组连接CD40胞浆结构域与下游信号转导分子的接头蛋白(adaptors),TRAFs分子可以与CD40胞浆段不同的结构域结合,分别或共同活化相同或不同的下游分子从而介导CD40分子的不同信号通路,产生广泛而复杂的生物效应。如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家族JNK,ERK和P38的激活等;故TRAFs是介导CD40分子信号转导的中心分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Th细胞亚群的功能、交互调节、影响其分化的因素以及Th细胞亚群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概括了通过调节Th细胞亚群来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方法,包括:上调CD1d治疗、给予相关细胞因子治疗、佐剂治疗、用抗细胞因了、细胞因了受体、CD40配体和B7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治疗以及CTLA和CTLAIg治疗。这些方法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Th细胞亚群的功能、交互调节、影响其分化的因素以及Th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概括了通过调节Th细胞亚群来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方法,包括:上调CD1d治疗、给予相关细胞因子治疗、佐剂治疗、用抗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CD40配体和B7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治疗以及CTLA和CTLAIg治疗。这些方法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从CD14到p38MAPK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年来对脂多糖(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过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LPS与血浆LPS结合蛋白(LBP)结合被运输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与mCD14受体结合起起细胞激活。MAPK参与了LPS激活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活性物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p38MAPK对TNF-α等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LPS激活细胞的信号转导研究呆能为治疗内毒素休克提供新的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CD23是一个分子量45kD单链糖蛋白,主要表达在sIgD和sIgM双阳性B细胞目前已知CD23有两个配体:即IgE和CD21。完整的CD23分子及其可溶性片段具有介导B细胞生长,诱导B细胞转化,维持EBVDNA^+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和EBV转化的B细胞系的自生长以及诱导IgE的合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着重介绍CD23分子的BCGF作用。  相似文献   

8.
逆转录病毒介导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了含有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LCDDSN。经PA317细胞包装后,感染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G418筛选得一的稳定表达EC-CD基因的细胞克隆LoVo/LCDSN。LoVo/LCDSN鹜型LoVo相比,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细胞形态亦无改变。LoVo/LCDSN都对5-FU很敏感(IC50约为0.5μmol/L)。表达CD基因使细胞对基本无毒性的原药5-FC  相似文献   

9.
CD1 37(曾命名为 4 1BB或ILA)主要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经IL 1 β刺激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肝肿瘤细胞表达 ,在淋巴细胞活化后则表达。该分子为细胞膜表面的II型膜糖蛋白 ,其胞外区富含半胱氨酸 ,胞内区含有的 5个氨基酸保守序列在CD1 37分子发挥生物学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CD1 37配体 (CD1 37ligand ,CD1 37L)属于细胞表面的II型膜蛋白 ,人类CD1 37配体主要在单核细胞、B细胞及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上表达 ,在脑、胎盘、肺、骨骼肌及肾脏也有表达 ,在心脏、肝脏、胰腺中有少量表达。鼠类CD1 37…  相似文献   

10.
CD81是一种分子量为26kD的四跨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可与CD4、CD8、CD19、CD2、CD82、Leu13、HLA-DR和α3β1整合素等结合,调节跨膜信号转导。最近又证实CD81可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糖蛋白E2结合,可能是HCV感染靶细胞的受体蛋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CD23单克隆抗体交联活化的人扁桃体B细胞,证明CD23McAb对B细胞呈双向调节效应,即:高浓度区抑制B细胞增殖,低浓度区促进B细胞增殖,继而,用对B细胞有抑制效应浓度的CD23McAb交联B细胞膜CD23分子,通过研究抑制效应恢复条件,探讨了CD23McAb产生抑制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去除CD23McAb后,抑制作用不能恢复,用SAC再次活化,使B细胞恢复增殖状态,用促B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CD62L、CD44在着床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泡着床是一个复杂而又受到精细调控的特殊生理过程。着床过程中,蜕膜内免疫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对胚泡着床及胚胎发育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目前认为选择素L(SelectinL,亦称CD62L)和CD44为最主要的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介导淋巴细胞与组织中高内皮小静脉(highendotheliavenules。HEV)的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有研究发现,早孕10周人蜕膜淋巴细胞与同期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PBLC)中CD62L和CD44表达明显不同。但对着…  相似文献   

13.
白介素10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慧  黄树其 《生命的化学》1999,19(4):192-195
1989年,Fiorentio等发现Th2细胞分泌一种能抑制Th1细胞功能的未知因子,称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synthe-sisinhibitoryfactor,CSIF)。Moore等发现CSIF与EB病毒(EBV)中BCRF-...  相似文献   

14.
Metylomonassp.GYJ3菌的甲烷单加氧酶(MMO)粗酶提取液经DEAE-SepharoseCL-6B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和DEAE-TSKgelHPLC分离纯化出MMO还原酶组分.经HPLC分析,纯度大于95%,纯化倍数为4.4,加入至MMO羟基化酶和调节蛋白B的体系中表现比活为228nmol环氧丙烷每分钟毫克蛋白.SDS-PAGE电泳表明还原酶由一种亚基组成,分子量42kD.ICP-AES测定还原酶的Fe含量为1.83molFe每mol蛋白.UV-Vis光谱表明还原酶除280nm蛋白质特征峰外在460nm有最大吸收峰,且A280nm/A460nm为2.50,与其它黄素一铁硫蛋白相似,推测还原酶可能含一个FAD辅基和Fe2S2中心.在厌氧条件下,还原酶能够和NADH作用,UV-Vis光谱分析表明还原酶460nm处特征吸收峰消失,说明在MMO催化过程中还原酶接受NADH的电子.DEAE-SepharoseCL-6B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出调节蛋白B,部分纯化的调节蛋白B的分子量大约在20kD,它能够提高MMO比活性40倍,MMO还原酶和调节蛋白B单独存在时不具有MMO  相似文献   

15.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功能元件包括死亡受体、适配体蛋白、效应元件及调节元件。凋亡信号由适配体蛋白传导至效应元件-Asp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活化的Caspase水解一系列关键底物,最终导致细胞解体。Bcl-2家族、IAPs家族、ARC和FLIPs等蛋白因子通过与适配体蛋白及Caspase的相互作用来调控PCD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质粒PYX382用XbaI和EcoRI切下插入的TGFa-PE40融合基因片段,连接到可表达载体PCB604的XbaI/EcoRI位点中,构建成新的重组质粒P2X-TP1。P2X-TP1转化E.coliBL21感受态菌后,在IPTG诱导下Ipp启动子转寻表达TGFa-PE40融合蛋白。表达产生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沉积在细胞内,隔合蛋白表达量的高低与诱导时的细胞密度,诱导的温度以及  相似文献   

17.
L—山梨糖脱氢酶的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5L罐发酵L-山梨糖的Gluconibacter oxydans SCB329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CB933混合菌株中差速离心收集SCB329菌体,破碎,离心获得无细胞抽提液,硫酸铵分级沉淀蛋白后依次经DEAE Cellulose 52和Q Sepharose FF柱层析分得到了L-册梨糖脱氢酶(SDH),它能将L-册梨糖脱氢氧化为L-册梨酮,SDS-PAGE电泳测  相似文献   

18.
CD自杀基因系统对胶质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获得稳定表达CD的克隆细胞C6/CD。CD可以将无毒性的原药5-氟胞嘧啶(5-FC)转化成高度细胞毒性物质5-氟尿嘧啶(5-FU)。生长抑制试验表明C6/CD细胞对5-FC高度敏感。IC50为3μmol/L,5-FC对C6细胞基本无毒性,IC50近6000μmol/L;而C6/CD和C6细胞均低浓度50FU敏感。  相似文献   

19.
淋巴细胞AICD是免疫系统维持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现在已知的可引发AICD的途径包括CD3/TCR途径、CD2途径、CD47途径、CD30途径。它们最终将信号传播至两条凋亡途径,引起细胞死亡。第一条是死亡受今是传导途径,其中主要包括Fas/FasL途径、Apo-TRAIL等TNF受体超家庭起始的途径。另外,Bcl-2家庭构成的线粒体途径可能参与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CD45在T细胞活化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5是表达于所有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有核细胞表面的一个同源二聚体分子,它具有蛋白酷氨酸磷酸水解酶活性,可通过调节一系列底物蛋白的磷酸化程度来参与T细胞活化,另外,它还直接与T细胞表面其它分子发生关系,作用于T细胞,关于CD45分子的作用机制虽然已有初步了解,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