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藏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油藏经营管理”在石油工业中已受到明显重视,一个油气藏,从发现到开发直至最终报废,要经过多学科专家的运作,新近发展起来的“油藏经营管理”就是要通过合理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化开采,降低投资,以达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中介绍了“油藏经营管理”的含义,着重论述了油藏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技术-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优化技术,并说明油藏经营管理技术是多学科技术在软件开发上的综合体现,是当今油田开发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2.
大庆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在大庆外围“三低”油藏开发实践中,发展了多学科油藏综合描述技术,优化开发方案设计,发展“两早、一高、一适时”注水开发技术和“三清五分”油藏管理方法,应用增效、简化、实用的“三降”工艺技术等,提高了“三低”油藏开发水平和整体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3.
现代油藏经营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藏经营管理是为提高油藏开发效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近年来已成为油田开发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油藏经营管理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油藏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等。并简单论述了油藏经营管理中技术状况以及几种边际油藏的经营管理,最后介绍了油藏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论油藏管理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油藏管理,其目的就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从一个油藏中获得最大的经济产量,它具有3个特点:时间连续性、多学科协同、突出经济效益。国外各石油公司已把现代油藏管理运用到勘探开发各个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要增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外石油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现代油藏管理,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以油藏为单元的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2,他引:15  
在大庆外围“三低”油藏开发实践中,发展了油藏综合描述技术、优化井网设计、注水开发综合调整技术和多种开采方式新技术,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和油田采收率,为外围油田有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中在分析中国陆相油藏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针对中国陆相油藏复杂性及展起来的计算机与数据库及图像显示,油藏描述和三维地质建模,网格粗化渗流建模,油藏数值模拟,地面地上结合的组分优化模拟,油田开发最优化系统工程等油藏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新技术,并对现代中国油藏经营管理运作方式的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叙利亚O油田SH_B油藏为典型的低渗孔隙型块状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因“低渗、油稠”等突出特点,在现行的井网和开采方式下油藏开发效果差,主要表现为“三低”,即储量动用程度低、单井产量低和油藏采收率低,尚无一套经济有效、可实施的开发方案。目前,低渗稠油油藏开发在国内外没有成功案例,也没有成熟技术及经验可借鉴,如何经济有效开发属世界级难题。为此,以“提高开发效益,实现有效开发”为目标,针对低渗稠油油藏面临的“三低”问题,应用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技术,系统开展了开发方式、井型井网井距、水平段长度及水平井热采参数等优化研究,形成了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开发对策研究方法,针对性地提出了SH_B油藏的开发对策。优化确定的油藏开发技术对策为开发方案编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内外类似油藏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油藏经营是现代油藏管理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它贯穿于油藏开发全寿命周期,其目的是要提高油藏开发管理水平,实现油藏经营储量价值最大化和寿命周期最大化,是当今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经营管理油气资源的最基础单元。本文初步探讨了构建集成创新、经济评价、快速反应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四个机制,较好地提升了油藏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含水期油藏经营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藏经营管理是近年来为提高油藏开发效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该文介绍了油藏经营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操作步骤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
石油企业实施“油公司”管理体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着管理层次多,效率低,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等问题,不利于推进以油藏为单元的经营管理模式,制约了油藏的开发水平。对石油企业实施“油公司”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为石油企业推进油藏经营管理,实施“油公司”管理体制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阳  薛兆杰 《石油物探》2020,(2):159-168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被认为代表了21世纪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丰富的油藏生产动态资料信息联合,提高了地球物理对油藏描述的精度,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油气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岩性油气藏、深层超深层、深水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主要勘探开发方向。针对我国油气藏特点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需求,总结了中石化近年来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以多尺度资料联合高精度成像、储层反演和油藏建模为核心的油藏描述技术,以油气藏流体监测为主的动态监测及分析技术,以随钻、微地震为主的工程优化技术。讨论了技术的发展方向,注重挖掘油田开发信息,井、震、动、模等一体化联合和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攻关井中地震技术,研发解释、建模油藏工程一体化应用平台,发展随钻地震、微地震及动态监测技术,推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与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2,自引:18,他引:4  
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中国隐蔽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 已经成为中国油气储量增长的重要方向。笔者把很难依据现有资料或地质理论判明圈闭和油气存在的油气藏称为隐蔽油气藏。可以按隐蔽油气藏判别的难度、隐蔽方式、油气富集动力学机制等对其进行分类。“隐蔽油气藏”是勘探范畴的术语, 是据圈闭的隐蔽性和油气藏寻找的难易程度提出来的, 随着勘探技术和勘探理论的发展, 隐蔽油气藏圈闭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在勘探实践中, 需要注意不能把岩性地层油气藏、非构造油气藏与隐蔽油气藏等同起来, 仅强调后两者的研究, 某些特殊类型的油气藏的勘探容易被忽视。岩性地层油气藏在目前仍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体, 而隐蔽油气藏是各类以非构造为主的圈闭类型的一种通俗表达, 也包含某些目前识别和评价难度较大的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13.
油藏地球物理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油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发展经历了构造油气藏勘探、非构造油气藏勘探和油藏地球物理3个阶段;主要技术也从地球物理勘探成像技术逐步发展为油藏描述、油藏模拟和油藏预测技术,并且从非地震、地震、井筒、油藏开发技术和地质理论等技术领域逐步转为油藏地球物理技术领域。为能较全面地了解从勘探地球物理到油藏地球物理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同时介绍了东方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多年来关于油藏地球物理的研究与认识成果,希望能达到共同讨论和共同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缝性油藏是胜利油区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主要包括古潜山油藏、火成岩油藏及湖相碳酸盐油藏等。其特点是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构造内幕、储集空间类型及油水关系非常复杂,渗滤规律目前尚认识不清,造成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总体开发效果较差。本文对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的攻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该类复杂油藏描述的精度,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储层相对稳定性及其在储层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储层相对稳定性是以一定的表征尺度为基础,储层参数在给定的空间(或时间)变程内的变化量是变程的函数.这是沉积储层所普遍具有的特征.储层相对稳定性提供了一种综合测井、地震、地质资料进行定量储层模拟的新途径,它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井的高垂向分辨率和地震的高横向分辨率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表征精度.将储层相对稳定性作为储层横向变化的约束条件,并与地震随机反演相结合用于定量储层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储层横向预测的精度和外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地震属性参数在安棚深层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地震数据体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 ,不同的地震属性值可能与某些地质参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利用地震属性参数可以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描述了地震属性特征参数的意义 ,并对安棚深层系核三段V和VI号砂层组进行了振幅、频率和衰减等属性提取分析。V号砂体的反射波具有连续性好 ,振幅强 ,频率低 ,能量衰减快的特点 ,预测它属于亮点型油藏 ;VI号砂体反射具有连续性差 ,振幅弱 ,频率高的特点 ,属于暗点型油藏。预测与实际钻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利用Surfer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urfer是一个使用简单.功能较强的地质应用程序。结合地质分析,可用以建立适用于油藏开发评价的地质模型.包括构造、骨架、微相和各种属性模型。建立合理的属性和骨架模型必须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人工干预.包括相控建模、尖灭线的处理及资料未控制区的处理等。建立起模型后,可依据模型中的参数对储层进行评价。认识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同时也可将结果输出,为油藏数值模拟服务。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砾岩气藏储层由于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加砂压裂时面临易产生多裂缝及施工难度大等难题,以新场须四下亚段砂砾岩储层为例,通过对产生这些难点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可采取减小井斜度、优化射孔及段塞技术来控制多裂缝的产生,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压裂液的滤失量;针对不同特征的储层,优化了压裂施工的...  相似文献   

19.
火成岩油气藏作为特殊的油气藏,储集条件特殊而且严格。本文以胜利油田惠民凹陷临9-临13沙二上段储层为例,从油源、油气运移、储层性质、圈闭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形成火成岩油藏的必要条件,并对研究区火成岩油藏类型进行了划分。特别指出了该区断层对火成岩油气藏的形成所起的优化作用。研究得到的火成岩成藏规律不仅有利于本地区油藏,也对其他地区相同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的成像测井评价及裂缝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为了实现对基岩油气藏的储层精细评价和裂缝预测,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将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地震资料与地质理论相结合,对研究区的7口井进行了裂缝及孔洞分析、现今地应力与裂缝有效性分析和储层裂缝定量评价,综合预测了裂缝发育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变质岩地层中基本以基岩内幕油气藏为主;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和北东东-南西西向;裂缝的主要走向与古潜山主断层走向大致平行,属纵裂缝;裂缝主要发育在东西两侧靠近断层、近源的构造陡坡上的硬脆性变质岩段。此解释结果与试油资料、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