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松辽盆地东岭区块烃源岩抽提物具有饱和烃质量分数大、非烃+沥青质质量分数小、碳同位素较轻的特征。利用GC/MS技术对烃源岩抽提物分析,结果为:饱和烃馏分中C29甾烷立体异构体比值、三降藿烷Ts/Tm比值、C31藿烷22S/(22S+22R)表明东岭区块烃源岩达到热演化平衡值。芳烃馏分的色谱分布特征、甲基菲指数、4-/1-MDBT和2,4-/1,4-DMDBT比值等参数都表明泉头组烃源岩处于中等成熟度,营城组和上侏罗统火石岭组烃源岩处于较高成熟度。  相似文献   

2.
准东地区低熟气资源丰富,其形成机制及母质来源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准东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6块低演化煤样(长焰煤—气煤)进行了全面的地球化学分析,包括岩石热解、TOC和RO测定、可溶有机质族组成分离及饱和烃和芳烃GC—MS分析等。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样品属于较差生油岩,但具有较大的生气潜力。RO值为0.47%~0.73%,平均值为0.63%,显示样品处于低演化阶段;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原始有机质主要来自高等植物。在样品饱和烃和芳烃馏分中,检测到相对丰度较高的惹烯、咔达烯、脱氢松香烷、西蒙内利烯、降海松烷等来自树脂体的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具有较低的生烃活化能,是煤在低演化阶段形成天然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较丰富的苯并藿烷、异构(2-)和反异构(3-)甲基烷烃及姥鲛烷和植烷的检出表明有机质经历过轻微—中等程度的生物降解作用。此外,样品中还检出丰度较高的重排甾烷,这是烃源岩在低演化阶段经受黏土矿物催化的重要依据。综合前人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改造作用和黏土矿物的催化均可降低有机质的生烃活化能,有利于烃源岩在低演化阶段形成低熟天然气。  相似文献   

3.
以临清坳陷德南洼陷的低熟原油和烃源岩为例,探讨了半咸水-咸水沉积体系中低熟油的富硫大分子早期降解生烃机制。德南洼陷的低熟源岩以藻类微生物生源为主,原油和源岩的芳烃馏分均含有丰富的含硫化合物,它们对应的可溶有机质族组成具有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的特征,依据源岩的非烃演化、干酪根硫碳原子比(S/C)和芳烃馏分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与有机质转化率的关系,对硫与烃类生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硫的存在有利  相似文献   

4.
白音查干凹陷西洼低熟油特征及成藏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西洼白垩系低成熟原油主要见于埋深小于1000m的都红木组都一段,与同地区成熟油的芳烃和沥青质含量相似,但饱和烃含量低、非烃含量高.西洼白垩系低成熟原油的正构烷烃中奇偶优势明显,Pr/Ph值多小于0.6,Pr/nC18值大于2.37,C2920S/(20S+20R)值小于0.3,C29ββ/(ββ+αα)值小于0.35,C3122S/(22S+22R)值小于0.5;ααα-20RC27/C29、ααα-20RC28/C29比值及碳同位素特征均显示,凹陷内成熟原油与低成熟原油来自相同的油母质.低熟油成藏具有早生、早排、成藏期晚、运移距离短等特点,断裂是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低熟油气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前方滑塌浊积扇中.图5表3参5(赵广珍摘)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参1井深层碳酸盐岩中游离有机质和包裹有机质组成及正、异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在高-过成熟演化阶段,不同赋存形式有机质中常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存在明显不同的响应.R<,o>值为1.0%~1.3%时,Ts/Tm和Σ三环萜/Σ藿烷参数仍可用作成熟度指标;当R<,o>值大于1.3%时,这两项参数变化趋势发生反转,不能用以表征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C<,29>甾烷两项成熟度参数20S/(20S+20R)和ββ/(ββ+αα)在R<,o>值大于1.1%后变化趋势表现出反转特征,不能用以指示成熟度变化.深层碳酸盐岩中两种赋存形式有机质宏观组成及微观分子组成有明显的差别,但同一样品两种赋存形式有机质的正、异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基本一致,说明两者有机质来源一致,其有机组成特征的差异主要是后期差异性热成熟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文留地区沙河街组原油与含油砂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含量在38.3%-79.3%;原油碳同位素值分布于-27.0‰~-28.0‰,饱和烃碳同位素值在-27.4‰~-28.7‰,族组分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较小;多数样品Pr/Ph小于0.5,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αααC2920R/20(R+S),C29ββ/(αα+ββ)参数显示处于低熟状态;甾烷系列中C27含量略占优势,重排甾烷含量与成熟度相关,随样品成熟度增高,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值增大,低熟油样品的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值小于0.3。分布在中央隆起带文西断层与文东断层之间地区的样品,其γ-蜡烷含量较高,γ-蜡烷/C30藿烷分布于0.40~0.99,γ-蜡烷/H3122S.分布于2.11~4.15,反映了陆相咸水湖相原油特征。分布于文东断层以东的原油样品γ-蜡烷含量低,γ-蜡烷/C30藿烷分布于0.05~0.15,γ-蜡烷/H3122S分布于0.16~0.28,反映了低盐度的淡水—微咸水相原油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渤海湾中部海域5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进行色谱-质谱(GC-MS)测定,探讨了其有机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结果显示,样品正构烷烃呈双峰型分布,且后峰群奇碳优势明显,以及规则甾烷不对称的"V"字型分布,说明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双重性,陆源高等植物占优,且研究区北部较其他区域陆源有机质输入强;沉积物有机质主要在微咸水海相还原环境下沉积;C31升藿烷22S/(22S+22R)和C29甾烷αββ/(ααα+αββ)等参数反映研究区沉积物达到成熟阶段,明显偏离了现代沉积物未熟-低熟的特征,表明可能有外来成熟有机质混入;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研究区北部成熟度较高,与物源空间分布一致,以及低碳数峰群普遍存在不可分离化合物(UCM)鼓包,说明北部遭受细菌微生物降解后的石油烃输入可能性较大,混入的石油烃可能与深部油气渗漏有关。  相似文献   

8.
东非M盆地福拉凹陷烃源岩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Fu-1井为东非M盆地福拉凹陷的区域探井,获高产油流。分析Fu-1井与Bal-1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下白垩统Abu Gabra组中段烃源岩为低熟—成熟的好—极好烃源岩,推测埋藏较深部位的烃源岩成熟度较高,资源潜力较大,认为福拉凹陷是M盆地最好的生油凹陷。Fu-1井的原油为成熟度不高的成熟原油,遭到生物降解的影响,但饱和烃中异构烷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序列完整,据推测油藏经历两期充注,原油的三环萜烷和甾烷含量较低,C29Ts含量高,重排藿烷系列完整,含有一定量的γ-蜡烷,升藿烷系列中22S构型大于22R构型,甾烷系列中的重排甾烷含量高,C27、C28、C29甾烷呈反“L”型分布,含有丰富的4-甲基甾烷,成油母质为陆源有机质与水生生物混合输入,沉积水体为淡水—微成水介质。  相似文献   

9.
羌塘盆地扎仁地区中上侏罗统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结合其他地球化学资料,对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进行了讨论。研究区饱和烃碳数相对较高,表明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Pr/Ph值小于1,且检测出一定量的伽马蜡烷,表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含盐度低的偏还原环境;规则甾烷以C27略占优势,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值为0.23~0.77,表明烃源岩有机质生物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甾烷成熟度参数C29ααα20S/ααα(20S+20R)值为0.41~0.50,C29αββ/(ααα+αββ)值为0.58-0.63,萜烷成熟度参数C32 22S/(22S+22R)值约为0.6.Ts/(Tm+Ts)平均值约为0.52,表明有机质演化处于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0.
乍得H区块Bongor盆地原油母质生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Bongor盆地原油样品族组分、GC和GC/MS,研究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对生成原油的烃源岩的母质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研究区的原油主要有正常原油和生物降解油这两种类型,原油有机质为混合型,高等植物是该盆地原油形成的主要母源,低等水生生物和菌藻类也对生源有贡献;同时细菌对高等植物改造作用非常重要。研究区原油样品的Pr/Ph、伽马蜡烷含量较高,伽马蜡烷/C30藿烷分布于0.26~0.44,反应成油环境为弱氧化-弱还原性的淡水-微咸水环境;原油具有高C29甾烷20S/(20S+20R)、C29甾烷αββ/(αββ+ααα)、C3222S/22(S+R)和Ts/Tm比值,显示原油的成熟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